第13节: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2)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相反,在解决问题上最不可取的就是那种失败者。失败者的口头禅是“没办法”、“不行”。这样的话说上三回,干劲儿就会立刻消失,说上四回,做事的人看起来就像笨蛋,就会牵制他们前进的脚步。

  当今日本全国上下都像是“失败者”,节奏非常缓慢,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地方自治团体,大家的眼光都在下降。“日本是不行的”,“没有办法”,“这样下去就会被中国吞噬”,这么说的话,事情也许会变成那样。因为有了这种灰暗的自我暗示,人就会连挑战都无法进行下去。

  但是,不挑战的话问题是绝对解决不了的。“NIKE”的菲尔?南德会长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不进行挑战,就连是否能成功都不知道。”打高尔夫球时,要想让球进洞,不去想把球打到比洞更远的地方是绝对不行的。可是,在当今日本的面前,洞口就在1米处,却使用了三个短打球。

  陷入经营危机的“大荣”公司也是如此,在寻求政府帮助前,该公司其实可以自己解决一些困难的。为了消除2兆4000亿日元的负债,应该是“Lawson”这么做,“福冈大荣Hawks”和“福冈Dome”以及“希霍克休闲宾馆”3个结合起来自主地拿出答案,可是大荣却毫无行动。结果,大荣公司把能卖的东西全卖光了,债务减少到了1兆日元左右,说是能恢复到年间赢利540亿日元的健全体制,可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效果。用540亿日元的年赢利偿还1兆日元的债务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花费这么漫长的时间,市场还会等你吗?

  日本万事都是这个样子。无论是销售业还是建筑业、银行业,最后都是身无外物,只有等死一条路。《新闻周刊》上刊载过“起死回生的公司”这样的新闻,确实是这样。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没有办法”,“没有应该采取的措施”,这么想着,什么也不做,所以事态变得更加恶劣,人也越来越不想干任何事,就这样一点点倒下去。这就是日本的现状。

 第13节: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2)
  1?3?2PSA的原则2:经常考虑“what、if……”

  用PSA试着考虑一下:“如果有答案的话,那么答案在哪个范围呢?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也就是说,要设定“what、if……”这样的问题,就是“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怎么考虑(或者行动、反应)好呢?”换言之,形成思考“what、if……”的习惯是PSA的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3124.html

更多阅读

第17节: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6)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第二步把“地域分配的不公平”当成假设,第三步就必须用数据或事实证明它,也就是说,要调查所有销售人员是否进行了能卖出同样台数的分配。例如,如果每个销售人员都被分配到潜在需要(登录台

第16节: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5)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汽车销售中的经典案例  接下来用具体的汽车销售来说明一下。在汽车的销售上,无论哪家公司,卖得好的人一个月卖8~9台,卖得不好的人卖0台,平均卖4台左右。那么,卖得好的人和卖得不好的人

第15节: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4)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针对现象多次实行对症疗法的公司全都如此。针对被说成是那个时期经常出现的最大问题的现象制定对策,只会增加成本,其结果毫无成效。  可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营业额下降的原因也只有一

第14节: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3)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1?3?3PSA的原则3:不要把原因和现象弄混  以我的经验来看,通常五成以上的肥胖原因只有一个,可能你会觉得原因很多,可那只不过是一个原因以不同形态出现而已。抓不住原因和现象区别的人,就

第12节: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1)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与此相反,日本超市的改善方法最多就是加快速度,或者自己的价格也下降两成,或每两年进行一次店面改装,只是进行这些看不出变化的营业努力,或只是一点点削减成本,核对决算结果。可是这些就像

声明:《第13节: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2)》为网友爱难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