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中国还安全吗(5)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徐光裕:阅兵的实际功能很多,一种就是重大的国家庆典往往会出现,可以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这种形式,包括美国都有。另外一种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军种成立的节庆、节日,比如说海军节、空军节,在国家建立了重大功勋的一些节日,往往会举行阅兵式。第三种情况就是,有些重要的国家领袖、领导人就职就位,也会举行重大阅兵式。第四个功能就是战争动员,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前夕,在红场进行阅兵,电影里可以看到这个镜头,斯大林当时在红场阅兵,防空军、高射炮、防空气球全都放起来,因为防止德国人袭击。在红场检阅结束以后,斯大林发表了一个非常慷慨激昂的演讲,检阅结束,受阅部队立即开赴前线。它就是非常典型的一次,属于战争动员式的阅兵式,这也是一种阅兵的功能。

  走出国门,纵观世界各国举行的阅兵式,我们会发现,虽然花样繁多、风格不一,然而但凡阅兵,大多带有向国际社会展示国家实力的意图。因此有人指出:按照“强者示弱、弱者示强”的逻辑,阅兵似乎总是更受到战略被动一方的青睐。

  对强势国家来说,大规模的显露军事实力似乎并不是他们的选择。故而,我们基本上见不到美国人搞这样的阅兵式,也很少见到德国、日本这些“二战”发动国展示精兵利器。他们不仅忌讳大规模展示军队实力,甚至还在设法隐蔽其武器装备的攻击性特征。

  嘉宾姜廷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员。:阅兵不但是隆重的军事仪式,也是一种军事文化,用现代话来说,它不仅反映出硬实力,也反映软实力。从现在看,阅兵越来越受国内广大群众的关注,像60年阅兵大家很期盼。

  嘉宾徐光裕:任何一个老百姓都希望国家强盛,这是毫无问题的。那么国家强盛的标志在哪里,有两条,很重要的两条,第一条,所有老百姓生活过得很好,这点很重要,就是所谓有饭吃,不挨饿,能够生活很好,接近国际水平。第二条,没人敢欺负,这是所有老百姓都应该赞成的。所以强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分,就是国家要强盛,要有一定的硬实力,这离不开军队。所以尚武精神包含这么两个非常重要的老百姓的愿望。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过,“历史会对我友好的, 因为我正在创造历史。”以这样的观点来看,今天的中国也正在创造历史,在这段辉煌的岁月中,历史注定会记住中国。

  中国复兴的脚步已经不可阻挡,日益强大的中国呼唤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匹配,因为“真正而持久的胜利就是和平,而不是战争”。从更多的层面看,60年阅兵并不仅仅是军力的展示,而更像是中国不断雄起的一种信号。

 第56节:中国还安全吗(5)
  两岸统一的出路在哪里

  作为当今中国最棘手的政治问题,两岸统一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中国。随着60华诞的到来,台湾问题再一次成为热门话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3658.html

更多阅读

第58节:中国的软实力(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九章 中国的软实力  教育教育还是教育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一个国家的

第57节:中国还安全吗(6)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战”奠定了当今世界的格局,台湾问题是“二战”遗留下来的世界性政治问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实现了德国的分裂、朝鲜的分裂,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的分离

第55节:中国还安全吗(4)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之间为了增加和平气氛,大家都要求各个国家的军队加强交流。因为“国之利器不示人”是在战争状态下,在和平时期,一定的公开性绝对有好处。   2009年, 中国60周年国庆大

第54节:中国还安全吗(3)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1949年以来,在军事层面,中国基本上都是以作战拉动需求。因为安全环境太恶劣,处于自卫的考虑,才被动地发展军事技术。这就好比是药还没有抓来,病就先发了。历史上,被动落后的处境曾经使中国

第53节:中国还安全吗(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宋晓军:我觉得这个数字不高。通过新闻媒体公布的技术装备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装备费用还是偏低,偏低情况下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你没有那么多钱把技术基础部分夯实。  我们应该增加

声明:《第56节:中国还安全吗(5)》为网友和田暖玉温如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