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7)

 第23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7)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根据能源蓝皮书的显示,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0%左右,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5%。65%,意味着中国的石油大部分依赖进口,进口饭好吃吗?

  嘉宾韩晓平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日本现在是50%,比我们高得多,80%~90%都可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由于石油本身是一种公共商品,产地也非常多,你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现在主要因为这个市场有金融投机,价格不断浮动,所以大家觉得石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不是什么危险。但是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石油价格因为地缘政治问题暴涨,比如霍尔木兹海峡,如果伊朗突然跟美国打起来了,这个地方整个石油供应中断,可能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全球石油价格可能暴升,那我们的油价就也跟着暴升。这时候如果我们有大量的石油储备,就不会危险了。现在我们把两万亿美元放到美国,天天担心它贬值,天天求着它千万不能贬值,与其这样,我们就应该拿这个钱来建立更多的石油储备,而且把硬储备、软储备全都建立起来。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一亿吨的战略储量也不算多。

  嘉宾李晓宁中国经济体制研究会研究员。:从工业化开始,石油就是极端政治化的一种产品,它跟军事跟政治的关系,比别的产品都密切得多。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基廷上将就讲,如果在中国南海发生对美国不利的一些事件,美国将控制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这个油喉,那么他为什么不掐别的区域呢?

  的确,只吃“进口饭”存在着重重风险。在能源进口上,我们都不得不按照国外的游戏规则进行交易。以燃料油为例,我国企业进口燃料油时,往往在装船当天及其前、后各两天的普氏公开市场收盘价的加权平均价格作为结算价格。而国际大油商趁虚而入,往往在我国进口燃料油装船日前、后两天在普氏公开市场上抬高现货价格。缺乏定价权,就往往吃哑巴亏,在国外交易中会损失几千亿元。而中国对石油的高度依赖性也很容易成为国外制衡中国的砝码。

  中国的石油到了必须走出去的阶段。2008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占全世界的10%,而我国探明的石油储量只有全世界的1?4%。按照已探明可开采量和年消费量比较来看,中国12年左右就会消耗完自身资源。于是,走出去,收购油田,确保资源供应成为不二选择。2009年以来,路径恰恰如此。从2009年2月到7月,短短5个多月时间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已经分别与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安哥拉、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了6份互换协议,总规模高达4800多亿元。从地区分布来看,也是遍地开花,分布于中亚、中东、非洲、南美,以及亚太5个地区。

  嘉宾韩晓平:对于中国来说,最希望的还是中东,因为中东的油是最多最好的。我们在两伊战争之前就已经在那儿,两伊战争之后,中国在伊拉克一直做,后来因为美国打击萨达姆,中国受到了影响,但是现在又重新回去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3692.html

更多阅读

第28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俄罗斯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有钱,整个国际支付都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给了它一笔钱。这笔钱拿石油作为抵押,如果没有钱还就用石油来偿还。价格本身还是按国际油价确定,所以表面上看是石油

第27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韩晓平:我先讲一个故事:丘吉尔最早当英国海军大臣的时候,把英国所有军舰都改成烧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他就胜了,因为德国的军舰是烧煤,煤要先点火,两三天锅炉才能达到温度再出航,所以

第26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0)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我们喝水之前一定要往后看,这种塑料瓶子后面有一个三角,里面有“一二三四”。实际上我们现在喝水用的这种塑料都来自于石油,都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一超过70度就会释放有害物质。  我们

第25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9)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二个层面,新加坡这些公司主要不是资源类的公司,它是一个中转公司。比如新加坡有很多油库炼厂,又处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我们南海交界的马六甲海峡,很多的码头资源都可以使用,是一个很好的

第2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8)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其次就是非洲。我们老一辈领导人在那儿经营50多年,非洲是未来很大的希望,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资源,特别是几内亚湾,这个区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石油基地。这里的尼日利亚、安哥拉以及

声明:《第23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7)》为网友初月青衫染蒹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