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次级贷款行业”这个曾经可以点石成金的名词,掠去浮华和疯狂,只剩下苍白而滑稽的结局——原来,它除了制造“无中生有”,竟是一无是处。

  嘉宾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的信贷跟美国不在一个水平,美国人都有五张信用卡,买房、买车,包括买计算机都是贷款。而今天的中国贷款,大多用来贷款买房、买车了。如果美国信贷是一个70岁年纪的人贷款,那么中国信贷则是20岁的人。美国70岁的年纪贷款,这和一个20岁的人贷款不一样。20岁的人贷款可能有40年的工作,但70岁贷款还有偿还能力吗?

  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买房越来越划算。开始是一些信用级别高的人贷款买房,后来优质客户越来越少了。商业银行放宽了条件,信用级别低的人也能买房,最好让美国穷人也能买得起房子。

  但是,穷人的信用低,怎么办?作假。为了让穷人买得起房,商业银行不断降低首付,从30%到20%甚至零首付。给富人的利率是5%,而给穷人的是10%。

  一个美国人这样说,“我在监狱里,连10美元都没人借给我,但我出来之后,银行竟然愿意借我10万美元让我买房。”

  为了转嫁风险,商业银行把他们认为有问题的房贷打包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拿现金买了,为了增加这些金融衍生品的可信度,最后连保险公司也参与进来,并打包卖给全世界。每个人都实现利益最大化了,每个人都在其中。国会作证的时候就问到三大评议机构,“你们怎么能把次贷搞成这样?”他们说,“我们已经把我们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我们想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贷款保险、打包出售也是全世界金融机构的惯例,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比如,中国的保险公司,在做重大投保的时候,其实也是要把保险公司再保险的,以分担自己的风险。因为,一旦一单生意做砸了就有可能破产。通行的管理都要做再保险,即相当于把贷款拿过来再打包出售给别人,来分散风险,以实现风险共担。但美国的打包卖,不但没有分散风险,反而直接把华尔街、美国送上了火山口,并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

  嘉宾韩秀云:这是因为次贷里面包的是烂苹果。比如我是穷人,买房子根本没有能力还,我也没有能力还你的本和息,但是你告诉我可以延期,于是就给了我。各个机构知道有风险,但还是打包先卖了赚钱。但真正打开之后,才发现这个包里面是烂苹果,所以即使有保险盒,这个保险盒再保险也无济于事。

 第2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2)
  事实上,美国次贷导致的直接坏账,在房地产只有7800亿美元。这个数字对全球经济微不足道,但通过衍生品制造的衍生品市场,当它崩溃的时候,全球金融机构都被席卷进去。可见,这次金融危机不是烂苹果本身,而是一个烂苹果变成了10个、20个了,直到大家不能承受之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3713.html

更多阅读

第6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6)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对于美国金融系统的企稳,究竟有何判断依据?经济学家许小年分析认为,金融体系恢复正常功能,起码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资产价格跌到底,投资者在确认到“底”之后,才敢放心买入,反弹才具可持

第5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5)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如果金融系统的有毒资产不解决,金融机构就会萎缩。银行再萎缩,怎么向企业融资呢?这个是最大的问题。而影响实体经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如果美国的有毒

第4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4)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有了示范效果,东欧国家、苏联等都跟进了。于是,原本世界上另外一半的计划经济也逐渐向市场经济方面调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是人类历史上全球化速度最

第3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3)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韩秀云:次级贷款实际上本身并不大,但是投资银行做了杠杆,雷曼兄弟把1亿美元做成60亿美元,甚至更多。在美国,大部分投资银行的杠杆率为30∶1,雷曼兄弟达到了60∶1,房利美和房地美达到了10

第2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次级贷款行业”这个曾经可以点石成金的名词,掠去浮华和疯狂,只剩下苍白而滑稽的结局——原来,它除了制造“无中生有”,竟是一无是处。  嘉宾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

声明:《第2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2)》为网友独爱单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