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缩水记:金融衍生品成投资滑铁卢



       作为全球百万富豪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人有多富?看看花旗银行今年3月底披露的数据吧:港岛区的百万富翁人数高达16.4万人,即平均每7个人中便有1人是百万富翁,而港岛中心的湾仔区则是富翁占人口比例最高分区(18.2%),近乎每5个人中就有1个百万富翁;即使在九龙及新界区,也是每15及17人就有1个百万富翁。

  还有一组数据,即去年有超过20%的百万富翁年龄仅仅介乎21至29岁——当时花旗的专家解读是,这反映出香港的年轻人很早便已经懂得怎样去投资。

  香港的富豪版图随着今年的股市暴跌已经出现变化。曾经造就不少年轻富豪的股市已经成为财富的“屠夫”。不仅年轻人,连资深的投资专家都没能逃过此劫。上市公司确思医药的主席吕志华近日向媒体透露,自己也遭遇投资“滑铁卢”,损失数千万港元。

 香港富豪缩水记:金融衍生品成投资滑铁卢

  吕志华的身份除了上市公司主席之外,同时身兼香港保障投资者协会会长,在此前,他还曾任香港时富证券分析师,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便已经是香港各大报章中的股坛名嘴之一。连这样的投资专家,也难抵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的圈套,被这个衍生品搞得焦头烂额,损失数千万,实在令人唏嘘。

  吕志华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提及这次投资,也遗憾地称这是其最为失败的一次。他曾经躲过1997年金融危机和SARS危机,并抓住了市场低谷的机会创造了数十倍投资回报的神话纪录,却没想到今年会栽在这个Accumulator上。

  富豪身家普遍缩水

  股市暴跌究竟令香港富豪们损失多少,这属于私人隐私,外界无法得知。但是去年的“亚洲股神”、香港人称“四叔”的李兆基曾透露,其旗下的兆基财经资产值当时比去年同期缩水四分之一,至1500亿港元。随着9月金融海啸爆发,恒指再蒸发逾三成,“四叔”的损失可想而知。随着身家急剧缩水,李兆基近来也一改去年的高调,不愿再对媒体评论市场走势。

  从港交所披露的权益来看,一直主张“长线投资”的李兆基在10月股市暴跌之后突然以每股19.4港元出售了3182万股中国人寿[19.31 -4.78%],套现约6.2亿港元。“四叔”持有中国人寿近五年,属头号爱股之一,去年中国人寿一度冲上近54港元,他都没有卖,如今股价大跌近60%,他却忍痛割爱,不得不出手部分人寿股票,可想而知,股市暴跌对于“四叔”的影响之大。这次他账面虽然获利5亿多港元,但是算上机会成本,估计他很难笑得出来。难怪“四叔”近来在媒体上笑谑自己为“冒牌股神”。

  在过往的多次大型IPO活动中,包括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在内的大量重量级的亿万富豪均在大规模IPO中先期大笔投资买进股票,成为新股上市前的“基础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s),此举甚至在香港引发讨论,认为富豪们的投资方式有违公平原则。针对上述意见,港交所总裁周文耀甚至专门发布咨询案进行讨论。但随着今年股市暴跌频频,去年大部分的基础投资者已经损失惨重,而随后的新股也鲜有投资者光顾,有关“基础投资者”的讨论也不了了之,因为富豪们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社会各界,所谓“基础投资者”并没有占取任何好处。

  以李兆基为例,他过往两年买入逾30只新股,但是过去两年上市的新股几乎全部被腰斩,部分甚至跌幅高达90%,市场估计他在此期间如果没有抛出股票而持有至今,账面获利已由去年底约570多亿港元,跌至目前的不足70亿港元。经统计,仅去年一年,他认购的超过10只新股便已经全部跌穿招股价,仅此一项损失将超过20亿港元。这其中,也包括被“四叔”形容为“蚀得好惨”的碧桂园。

  除了李兆基,嘉里主席郭鹤年也被踢爆因为新股而蚀惨。他在去年中开始认购的12只新股,大部分有蚀无赚。除了中交建及工商银行[3.82 -3.78%]赚约6.6亿港元之外,其余新股已经亏损过亿。最让他心痛的或许就是让他斥10多亿港元抽中的SOHO中国、碧桂园、奥园及复星等地产类股,至今12只新股共蒸发约10.3亿港元,可想而知,郭鹤年的新股投资结局相当惨烈。

  如果说李兆基和郭鹤年仅是地产富豪出身,栽在股海似情有可原,那么曾经以“股坛狙击手”震惊香江的华人置业主席刘銮雄(大刘)也出现巨额投资损失则是令市场大惊失色。

  大刘在去年8月份大手笔扫入平安保险,最高峰时在去年9月28日,以每股107.68港元增持股权,使持股一度高达7.03%,市值高达200亿港元。大刘原本打算长线持有,但不到一个月,随着平保的股价暴跌,他已经按捺不住,开始频频清货,在不足两个月时间内,他的持股量已经减至4.89%,而当时的股价已经跌至84港元。仅此一项,大刘两个月损失超过亿港元。到今年7月,华人置业披露待售证券出现巨额账面亏损25亿港元;去年底逾81亿港元的上市证券账面值,经出售部分证券及调整账面亏损后,减值一半至只有41亿港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6362.html

更多阅读

金融衍生品有社会意义吗(1) 金融衍生品建模

博主注:在目前的四大类金融衍生品远期、互换、期货和期权中,所有的交易严格说来都属于零和博弈,这些交易并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机会,即在不损害第三方的条件下,交易双方均能获得效用改善。如果以帕累托改进来定义交易的社会意义的话,那么衍

金融衍生品风险案例 试论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及其风险控制

  一、金融衍生工具交易  金融衍生工具是与基础金融工具相对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就是通过创造金融工具来帮助金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情况

     金融衍生品是上世纪80年代金融浪潮中兴起的一种金融创新,它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品种。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业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我国的金融机构随着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

巴菲特谈:金融衍生品

两年前,在2008年年度报告中,我向你们披露伯克希尔持有251个金融衍生品合约(包括那些用于旗下公司运营的合约,比如中美能源公司),现在这一数字是203,我们增加了一些新的投资,而一些旧合约已经到期或被解除。这些衍生品均由我本人负责,它们

声明:《香港富豪缩水记:金融衍生品成投资滑铁卢》为网友我永远记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