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张鹏:踏踏实实做一家保守的好店



 “掌柜的”张鹏:踏踏实实做一家保守的好店

       在光影浮华、商城林立,经济飞速发展的京城,在西四环四季青桥畔有一家小小的茶社和一位坚持自己梦想,略显“另类”的“掌柜的”。

    “掌柜的”名叫张鹏,他的小店取名“试茗茶社”,专营普洱茶。说他另类,是因为在这个追求高效和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时代,面对充满“机遇”的市场;面对“日进斗金”、“一夜暴富”的诱惑,张鹏不为所动,始终坚持着对品质的追求,坚持着对传统茶文化的守护。也正是因为这种坚持使得他的茶社就像一杯越陈越香普洱茶,经历岁月的打磨与积累,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从健身房走出的茶商

        现年34岁的张鹏曾经做过小学体育教师,1998年开始接触健身行业,并于2004年成为了京城某知名健身俱乐部的一名私人教练。凭借多年教师工作中积累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以及随和善良的性格,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张鹏很快就在众多私人教练中脱颖而出,一年以后已经升任为私教部主管,不久以后被另一家健身俱乐部聘为健身房经理。入行一年多便从一名私人教练升任为一家健身房的管理者,可谓平步青云,但是就在这个职业生涯稳定上升的时期,张鹏却考虑退出健身行业,投身并不熟悉的茶行。从一个成熟的健身房管理者到一个白手起家的茶商,这样的落差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这样的选择并不是谁都有勇气做。

       但是回想起当时做这个决定的原因,张鹏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不是因为什么样的宏图大志,只是淡然一笑,张鹏坦言自己是一个比较随心随性的的人,就像普洱茶的品质,内敛、淡定,却又有一种坚持,选择做茶商完全是源自对茶文化的热爱,对普洱茶的痴迷。从私人教练升任为健身房经理以后,张鹏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和学习新的事物,去思考人生,在这期间他逐渐喜欢上了茶文化。在众多品种之中,尤以普洱茶那种更为纯粹的口感,内敛却又无穷的韵味让张鹏为之着迷,特别是普洱茶那种历经岁月积累,越陈越香的文化理念也十分符合张鹏的性格与人生观。从最初的喜欢喝茶,品茶,发展到狂热的迷恋茶,研究茶,收藏茶,张朋笑称在06年的时候自己对普洱茶喜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并且觉得这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爱好,而是一项值得自己去用心经营与守护的事业。

        虽然对普洱茶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和狂热的程度,但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心还是让张鹏保持着对市场冷静的观察和客观的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选择,2006年张鹏选择了市场发展比较成熟、摊位租金相对较低的大森林市场作为自己茶社的起点。当初的茶社命名为“普洱精品”,做专做精是张鹏坚持至今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理念。为了保证茶社稳定的起航,当时的店面主要交给妻子打理,张鹏并没有完全辞去健身房的职务,而是通过这份稳定的收入来慢慢培养、帮助自己的茶社一点点发展。经过两年多的悉心经营,张鹏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为他赢得了很多固定的客户,也为店里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精品茶。2007年因为发展需要选择了现在位于西四环四季青桥畔的店铺。如今的“试茗茶社”已经步入正轨,张鹏也于2008年年底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全职“掌柜的”。

       开店难,难在做人

       投身一个陌生的行业,白手起家,从投石问路,到步入正轨,这期间的付出与艰辛自然不言而喻。被问及创业过程中觉得什么最难,张鹏却说,开店难,难在做人。

    茶叶市场在中国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其中主要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群体的不成熟,人们对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消费过程中也经常被别有用心的商家误导。一家店铺有很多种开法,如果以单纯的赚钱赢利为目的,可以像很多同行一样选择热闹、客流量大的位置,把店面做得很花哨,把货品做的很杂很全,把一次性消费的生客作为主要的客户群体。但张鹏并不认可这种类似快餐文化的经营方式,而是选择做专做精。用他自己的话说“要先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再做生意。对物质的欲望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应该节制的”。在张鹏的店里有多达几十个品牌的普洱茶出售,但只需分成两类,一类是多年以来经过市场验证和认可的名茶、好茶,另一类是张鹏自己品尝过觉得值得推荐分享的茶,店里卖的每一款茶自己必须都喝过并且认可,这是张鹏一惯在坚持的做法,对于金钱、财富,那些是在将一项事业踏踏实实做好做精的基础上随之而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现在很多茶商只根据市场“潮流”行事,追逐眼前利益的做法实际上是在伤害这个市场,而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这个行业和所有从业者。面对很多“机遇”和“流行趋势”,张鹏都选择了拒绝,这虽然让他失去了一些日进斗金,一夜暴富的机会,但是对品质的坚持和执着让他赢得了业内同行的尊重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甚至还因此而成功避开了普洱茶业内一次惊涛骇浪的危机。

       普洱茶自面市以来一直笼罩着神秘的光环,其悠久的历史,诸多强身保健功能甚至在海外获得的奖项都成为被大肆炒作的对象,一时间风靡全国,自2006年以来价格一路飙升,尤其到了2007年初,价格成倍上翻,很多急功近利的茶商甚至口袋里有闲钱的行业外人士都纷纷进货囤货,想趁机大赚一笔,然而几个月之后普洱茶的价格又突然一路暴跌,茶价在短短几月内的暴暖暴寒让很多妄图顺势大捞一笔的人血本无归,有很多应运而生的新茶厂刚刚建好甚至连设备都没来得及使用一次就倒闭了,这一次震惊业内外的普洱茶危机让很多茶商大伤元气,而张鹏和他的茶社却安然无恙平稳过渡。这一看似有几分传奇色彩的经历,只被张鹏简单归结为做自己该做的事请,不被暴利所诱惑。张鹏开店的初衷是对普洱茶的热爱,对茶文化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归属,并不把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杆,所以当2007年普洱茶市场一片火热,价格狂飙,茶商都纷纷冒着高成本的风险如火如荼的进货囤货的时候,张鹏没有为了牟取暴利而用很高的进价去引进大量物不及所值的货品,当时店里出售的茶都是自己之前认可并且积累下来的存货,所以当价格一路暴跌的时候,“试茗茶社”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对于这次危机的成功规避,并非张鹏用了多么高超的技巧,而是因为他从开店的第一天就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踏踏实实地做一家保守的好店

       对于很多第一次来“试茗茶社”的人来说,这里并不像一家商铺,与这个时代商家们惯用的轰炸式推销不同,张鹏从来不去作主动的推销,不会围着上门的客人口若悬河的吹捧茶的口感,夸大其词的描述茶的功效。张鹏说自己是一个不喜欢去激发别人购买欲望的人,对于客人,对于每一桩生意,求之不得,索性随缘,与其说卖茶,更像觅知音。对于张鹏来说踏踏实实的修炼内功,是比大肆去做推广宣传更为重要的事情,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经过三年的积累茶社已经拥有一批忠实的消费群体,并且还在不断扩大,其中熟客占消费群体的80%,这里面有懂茶的行家,也有只是对茶文化好奇的门外汉,但无一例外的是都被张鹏的执著和踏实认真的做事态度所打动,由生客变熟客,由熟客变朋友。 

       在这个紧张快节奏的时代,当人们一个个为了更大的房子和车子日夜奔波忙碌的时候,张鹏在他自己悉心经营的天地里享受着另外一种怡然自得,淡定超脱。与其他创业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个年轻人有一份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淡然,在所有人都加足马力希望快些摧城拔寨实现宏大人生目标的时候,张鹏却总对自己说保持冷静,慢下来,与这个浮躁的时代相比,显示出一种超然于外的从容。店里生意不忙的时候张鹏把时间都用来看书,品茶,和朋友谈天说地,这在他来说叫做修炼内功,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岁月和时空的厚重感,同样张鹏也在不断充实着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谈到未来和理想,张鹏说了一句话“踏踏实实地做一家保守的好店”,这句看似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话语,却如同一杯陈年香醇的普洱茶,细细品来,韵味无穷。张鹏解释道,所谓保守,保是指保持一份纯真的心态,始终记得自己开店的初衷是对普洱茶的热爱,对这种文化的热爱,不为利益所动,坚持自己的方向;所谓守,就是要遵守行业的规矩,真正按照普洱茶这个传统行业的规律花时间和心血去经营,去运作。所谓好店,就是要专,要精,店面大小,品种花哨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客人觉得这家店里每一样东西都是有价值的,要做一家越积越厚可以世代相传下去的店。张鹏坦言最大的理想就是把自己的茶社做得像那些经久不衰的百年老店,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掌柜的”,将来还会把店传给自己的儿子,孙子,世代传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6586.html

更多阅读

书法家:张鹏翼藏品编号003

此藏品于1987年6月29日向老人求得,张鹏翼老先生时年90高龄,用鸡毫书写。书法书写的是清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包世臣的《包世臣论书》:伯英变章为草,历大令而至伯高始能穷奇尽势......藏品尺寸:136 X 34张鹏翼简介:张

小说东莞的夜中国芳汀:我做小姐的日子

中国芳汀:我做小姐的日子苏 婧/文一fly me to the moonn——之后我再也没听过这首歌,也再也没敢听过这首歌。那天他坐在副驾驶,我坐在后排,我说,“你给我放这张碟

金学伟:过了此村无好店

上周我们讲到了熊周期和牛周期问题。凡是牛周期,其最低点所产生的时间与上一轮牛市的谷底相比,总是在18到21个月之间,或是距某一重要谷底的时间在19个月的N倍数附近。比如1992年11月的386点,距1991年5月的104点为18个月;1994年7月325点,距

音悦台创始人张斗:我的音乐创业之路上

主持人源源: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在路上》,我是主持人源源。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这位嘉宾,他自称是一位有15年网龄的互联网老兵在2000年,在互联网最为火爆的时候,他加入了阿里巴巴,可以称为是阿里巴巴元老级的员工。离开阿里

龙泉青瓷的代表品牌 张涛:安踏做代表中国 代表中国人的品牌

《长江》:我们从外部观察,安踏现在面临的问题,一是品牌的更新和提升;另外一个是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成长要同公司成长的速度匹配。你们内部的观点呢?张涛:就品牌而言,我个人感觉安踏的品牌在中国本土体育产业里,还是有自己比较独特的定位

声明:《“掌柜的”张鹏:踏踏实实做一家保守的好店》为网友我要做太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