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kelly男装 Kevin·Kelly 改变,永不停歇



     ——专访《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凯文·凯利

  偶像的偶像

  凯文·凯利,这个在互联网领域已经久负盛名的前辈却有个可爱的昵称:KK,他是我们所崇拜的乔布斯心中的偶像。他是美国《连线》(Wired)杂志的创始主编,之前服务于《全球概览》,这本乔布斯最为推崇的杂志。在此次的 高峰论坛上,他在介绍十二种技术变革的同时,也阐明了一个真理:改变,永不停歇!

  KK之所以在互联网世界享誉盛名,并非只是因为人们在《纽约时报》、《经济学人》、《时代》、《科学》等重量级媒体和杂志上常常看到他的文章,其传奇之处在于他那些神奇的“预言”。他曾经预言网络会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他曾经预言网络生态里开放的人才能生存下去;他更预言到了PC之死、云端计算的出现,网络将会理解你的喜好,为你提供选择性的生活。1994年他说,“键盘是不人性的,有一天会出现触控、声控的轻便计算机,人们可以直接与计算机互动存取资料。”17年后,乔布斯在iPhone 4S上实现了这句话。他预言,“地球上的计算机有一天会全部相互链接,使用者像蜜蜂一样,在网络上贡献个人智慧,最终会诞生一个虚拟国家。”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无稽之谈的想法,却在28年后被一个叫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男孩用“脸书”(Facebook)实现了,成为“全球第大三国家”,它的子民逾10亿人。他还说,“有一天人造的计算机产品将具有人工智能,可以自我修复、升级,靠着网络链接成为一部超级计算机,进而影响人类生活。”后来,导演华卓斯基兄弟(The Wachowskis)以他的想象为基础,拍了史上最受欢迎的《黑客帝国》系列电影。

  可他本人呢,却不带手机,不用平板计算机,甚至连有线电视都不看,也没有供职过任何一家科技公司,但这些丝毫都没有影响他对未来科技趋势的判断,也没有影响世人将他膜拜为“科技趋势大师”。

  走近“大数据”

  “大数据”突然如重磅炸弹般在全球IT界炸开,以至于《纽约时报》惊呼:“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究竟什么是“大数据”?维基百科上作了如下描述:数据增长如此之快,以至于难以使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工具来驾驭,困难存在于数据的获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通俗地说,大数据其实是一种在互联网时代或信息时代的企业现象,”有业内人士理解。其实在信息膨胀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大量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而如何把这些繁杂庞大,但却意义重大的数据整理出来为我所用,就是数据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次高峰论坛中,KK视大数据为一项就发生在当下的颠覆性科技。“20年后有更好的互联网吗?不会的,会有不同的网,它是基于大数据的,而且它是一种数据的环境,而不只是说在现有的这个情况下再给它锦上添花,我们这边有巨量的信息,各种各样的数据都有,这些数据重新处理组合生成新的产物,这些大数据会存在云端,这个云是个复数,因为现在的云有很多个。”

  对于信息数据究竟有多重要,KK给出了形象的解释,“我在云南的时候是跟我的家人在一起,我们在一个农庄里面过夜,在香格里拉。大家都有手机,但是没有抽水马桶没有自来水也没电。这些人选择了连接,在他们有厕所有水之前,连接更重要,我觉得。这个答案很多人都给出来了,人们首先买的一件东西就是与互联网的连接。”这样的回答显然形象且极具说服力。数据对于我们的生活的确是必不可少,甚至已经取代了那些曾经我们眼中的必需品的位置。

  数据时代以退为进

  在此次高峰论坛中,KK用了一个浅显的举例为大家说明了人类在科技面前不能急于追求效率,要想实现科技的更进步,总得慢下脚步。“即使说你能够清晰看到一山比另一山高,但你必须下山才能上山,你必须降低你的效率、利润和组织有条不紊的程度。但是一般来讲,在一个成功的公司当中,一般不会让你这么干的,因为你是在往相反的方向去努力,一般大家都追求的是能够多快好省。谁会说,我倒有个想法,我想要低效率低利润但又高度危险然后是更小的市场。这个说不通,所以说很难去把这条路走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颠覆的对象往往是一些非常成功的公司。为什么说颠覆是枯燥的,并不是来自于高手之间的对决,他们就是来自于这些质量低、风险高、低利润、小市场,且未经验证的技术。”

  KK强调,在金融行业同样如此。很多时候,那些我们眼中成功的企业,其实往往就是被要求颠覆的对象。成为颠覆的试验品,不管你是不是愿意,也不论你究竟有多成功。在这个急剧变化的市场当中,如果你始终不愿走一次下坡路,似乎就永远登不上一个更高的山峰。

  在面对时代巨变的今天,依靠科技与数据之后的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如何实现差异化,差异就是财富之源,你要想实现差异化,首先要走向你的高峰。大家要有不同的思维,要有不同的思维确实不容易,我所看到的几项颠覆性的技术也许是大家不屑一顾的,可能就几个人会对它感兴趣。这个东西效果也许不会太好,市场非常小或者说这个是没有经过验证的。我可以给大家讲,大家觉得嗤之以鼻的事情,在未来20年是能够看到非常大的颠覆性的技术。”KK所介绍的这十二项技术,正是本次论坛中的首推:1、大数据+云;2、QS量化自我;3、监测无所不在;4、可穿戴设备;5、手势UI;6 、柔性屏幕;7、3D打印;8、PRS个性化机器人;9、自动驾驶汽车;10UIQ实用智能;11电子货币;12众筹。对未来科技不断预言成功的KK此次提出的这十二种新科技是有巨大潜力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的。

  KK在论坛中先介绍了其中的一些颠覆性技术。“但就我来讲,这个已经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所以它来还是不来已经不是个疑问了。我确实认为它潜力非常大,有可能会改变互联网的面貌,我之所以讲到互联网和大数据,是因为20年前做连线杂志的时候还没有网络,我们这个所谓《连线》杂志是在有网之前的。当时互联网只是在萌芽状态,一开始这个‘网’是既不智能又不高效,大家觉得说这个‘网’的前途何在?当时对于20年后互联网面貌的预测可能都不太对,当时我们就想,会有5000个频道,大家会从不同的地方买各种各样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一个更高质量的电视系统,当时我们觉得说网络无非就是更好的电视嘛。结果大相径庭,我们没想到网上的内容是由你我这样创造的,我们看到互联网居然诞生了推特、脸谱等等软件,维基百科这些真是网络的精髓。

 kevin kelly男装 Kevin·Kelly 改变,永不停歇
  网络会不会变得更好呢?20年后有更好的互联网吗?不会的,会有不同的网,它是基于大数据的,而且它是一种数据的环境,而不只是在现有的情况下再锦上添花。我们这边有巨量的信息,各种各样的数据都有,这些数据重新处理组合生成新的产物。这些大数据会存在云端,这个云是个复数,因为现在的云有很多个云。很大一个问题就在于以后会是一个云还是很多种云呢?

  我们有云,那它就会改变我们的行为,同时会强调对于事物的访问权限。假设说有大数据了,也放在云里,所有的这些电影、书籍、音乐都放在云里,你在云里任何时间都能找到你想要那本书、音乐,这个时候你就不需要买了,你只要订阅就可以了。亚马逊会让你去订阅你想要的这些电子书,你只要交了订阅费,你随时随地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不需要多付费。因此我们说获取比拥有更重要,要拥有的话,你就要维护、要升级、要存储、要管理并负责它的安全。你只要获取,你就会发现拥有一件事情成为了一个义务一个责任,但是这个时候拥有的‘所有权’已经没有那么强的吸引力了,我们重心会转到获取这个途径上。我们整个的界面或者我们的态度都会变化,我们做商业的态度也会不一样。这也就是云带来的一种后果。”

  先锋对话KK:银行家要倾听科技

  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的高效中,我们已经领略到了数据库的魔力。这种能力能够打破数据边界,绘制企业运营全景视图,做出最优的商业决策和发展战略。所有行业都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浪潮,金融业亦无法作壁上观。“移动”起来的金融在增加圈内生态的竞争之外,更赋予了银行强劲的生命力与无限的发展潜力。对于今后科技界与金融界的交汇发展走向,我们不难从此次《金融理财》杂志社对KK的专访中找到答案。

  控制与失控的平衡

  记者:您所称之为“混合控制”的概念是由“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不同模型组成。这也恰恰是我所希望您给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提的建议——如何能够平衡掌握“控制”和“失控”两种不同方式所带来的效用和能量?

  KK: ?我认为互联网创业者们应该不断地实验。事物创建的早期,失控是最佳模式,事物自下而上发展,并观察事物可以走多远;之后,你会努力把事情做好,增加领导力元素,顾及事情的成长,或者“混合控制”,逐步可以“驾驭”。我认为创业者可以对此思考,但不必思考过多,而是应该行动做事。现实的情况会有很多变化和选择,所以我不认为单纯的思考有何裨益,创业者应该自下而上的开始启动,走得越远越好,逐步叠床架屋,可以加一些“照顾”,也可以加一些规范,或者是“混合控制”,从而逐步达到驾驭的目的,但是千万不要试图抑制自下而上的成长,这是一种艺术。

  克服技术恐慌症

  记者:我们可以说,技术和我们人类是等同的吗?您认为人们如何掌握技术“好”的一面,而不是“坏”的一面?

  KK:?不,技术和生命及进化等同。人类只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微小的线索和环节,技术是另一个环节,也许会存在于后人类之时代,当然它也源自于人类。创造这个星球上万物、多样物种和生命的原力是什么?这个原力是什么?它从何起源?它因为何种原因驱动万有和万物?我们对此并十分不清楚。但这个驱动力与创造技术的驱动力完全等同,它并不是源自于人类的意识。

  我认为当技术带来好处的时候,人们会利用它,人们享受技术成果理所应当。即使人们担忧,或者恐慌,人们仍在使用互联网,虽然他们有时会有所担心…对,担心,不一定是恐慌。我认为对技术态度的一个问题是,因为人们担心、恐慌,所以会限制、制止技术的发展,甚至将其非法化,而我对历史的研究显示,这根本毫无作用。有时你可以暂时性地将技术发展冷藏,延缓十年,二十年,但就长期而言,你无法阻止技术的潮流,这是大势所趋,无可阻挡的。所以阻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另一面。我们如何让人们对技术不带恐惧?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提醒人们,不论何种新技术出现,人们在最初总会恐慌;这可以通过教育实现,即,让人们意识到对技术的初始恐慌反应皆属正常,但人们应该像孩子们学习一样逐步克服恐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754.html

更多阅读

黄万里:三峡工程"祸国殃民",永不可修多维月刊

黄万里:三峡工程"祸国殃民",永不可修多维月刊 2001年8月27日15时05分,黄万里在清华大学校医院一间简朴的病房悄然离去──戴晴在悼念文章中说:“离开了这个他又爱又痛的世界。”  从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戴晴的心在颤抖:  他爱它,

创新和创造 iPhone 5C & 5S,是创造还是创新?

     无论多么天才和成功的创意,最终都会被另一个更新的想法所取代,但是企业管理者也无法避免人类共有的弱点——总要抱着熟悉的东西不放,那些陈旧的观点、信念和思维模式,即使到了该退位的时候,仍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比如,亨利·福

创新和创造 iPhone 5C & 5S,是创造还是创新?

     无论多么天才和成功的创意,最终都会被另一个更新的想法所取代,但是企业管理者也无法避免人类共有的弱点——总要抱着熟悉的东西不放,那些陈旧的观点、信念和思维模式,即使到了该退位的时候,仍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比如,亨利·福

rtb充值是什么 当我们说RTB 时,我们在说些什么?

     RTB(Real Time Bidding,实时竞价)正式进入中国广告界已经一年半时间,然而RTB及其相关的各种概念,对于许多人来说依然陌生。  事实上,RTB是广告业从原始粗放到现代精细化运作的结果。如同买卖蔬菜,原来由家庭耕作的菜农,零星售卖

声明:《kevin kelly男装 Kevin·Kelly 改变,永不停歇》为网友抱剑對千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