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投资信托 银行版资管破冰  信托很受伤



     生存考验

  一场考验行业生存能力的风暴正在发酵,10月23日,北京某信托公司的项目经理在首批银行资管产品推出后,神经再度紧绷起来——“其实从泛资管时代到来,圈子里很多人就说信托业最美的时代已经快要结束了。”上述人士表示,尽管这样的话或许有些悲观,但多少反映了行业的现状。

 银行投资信托 银行版资管破冰  信托很受伤
  在他看来,尽管不少信托公司今年由于泛资管和兑付带来的压力已经开始寻找新的

  投资方向和领域,但“银行版”资管计划的推出无疑将加快这一脚步,“大家都希望赶在政策出现更大变化之前有所准备,一旦政策放开再应对就太晚了。”

  不少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转眼一看,自己不经意间就成为了某信托产品的持有人,原因就是通过银行购买了信托的产品。

  实际上,包括信托、券商、基金甚至保险产品,都需要通过银行代销,而这就是俗称的通道业务,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发行产品方则获得投资者的认购。

  然而,随着“银行版”资管计划试水,信托公司长期以来依靠通道销售做大资产规模的方式可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对信托的影响很大,而且会根据银行资管产品的规模来决定有多大的影响。”上述项目经理坦言。而在用益信托首席研究员李旸看来,信托之所以成为此次“影响面积”最大最广的那个,原因就是规模大。虽然短期内由于银行的资管计划没有完全覆盖银信合作产品所有的通道业务,“但未来的趋势必然会扩大。”

  事实上,近年来,通道业务早已成为各家信托公司资产规模增长最主要的业务,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9.45万亿元,同比增长70.72%,其中银信合作余额为2.08亿元,占到了近乎四分之一的比重。

  这就意味着,一旦银行资管试点扩大,那么高达“两万亿”的通道规模显然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甚至是降低的风险。不过,尽管对行业带来的冲击不小,但李旸指出,银行开放资管在给信托带来压力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为银行开发了新业务带来更多利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李旸说,“按照原来的分工,银行和信托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那么在银信合作的产品中,银行通过表内转表外便能降低风险,但如果自己做产品,那么等于风险依然留存在自己内部。”

  当然,就算风险更大,对资管这块蛋糕,谁都不会错过,“现在大家试水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今后的财富管理做准备。”李旸说。

  亟待转型

  事实上,就算“银行版”资管暂缓推出,信托业也必须面对亟待转型的境地。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截至10月20日,今年10月成立信托产品105款,募集资金76.18亿元,与9月同期相比,产品数量和融资规模均大幅下降;而从7月至9月,集合信托的平均募资规模则已经连降三个月。

  在制度红利越来越不明显的情况下,信托业面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对此,信托专家孙飞认为,信托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未来将向四方面发展,“一是打造金融控股集团;二是成为大财团、大银行或大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三是构建相对业务专业化的信托公司;四是升级为信托银行”。与此同时,“信托业也要从被动融资型向主动理财型提升,从佣金收入型向投资收益型提升,从单一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提升。”上述人士表示。

  其实,在信托疯狂生长的十多年里,无论是行业规模还是薪水收入,信托业都成为金融圈的“高帅富”,但在李旸眼中,完全依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信托在其他金融机构面前,依然存在诸多“屌丝”的气质。

  “无论是银行还是基金或是保险,几乎都有自己的领域,但信托则只是借助制度的优势,依靠自己做出来的市场,能够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托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李旸说,也因此,即便是转型,创新能力也将成为信托生存的基础。

  “目前大家谈到的信托转型,主要是业务结构的转型,也就是业务比例发生变化,比如传统的通道业务占比为80%,那么今后就调整到30%-40%。”李旸说,因为要完全转型并不现实,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托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业务投资方式、领域和业务结构,“至于今后的发展,无论是公益信托、资产证券化、企业年金等,都可以成为信托转型的发展方向,但怎么发展还要看政策。”

  证券化难落地

  现实是,在一边调整通道业务的同时,诸多信托公司也将转型目标瞄向了曾多次被管理层提及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此前,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童恺和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裁林静都曾公开表示资产证券化是下一步创新发展的趋势。

  对此,孙飞坦言:信托业想要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取得快速发展,就应加快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立法,“实现资产证券化的真正证券化及公募化,特别是加快与国际接轨,加快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的推出。”

  然而从目前来看,资产证券化的“常规化”似乎仍需时日。根据国泰君安的数据,从200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截至2013年上半年,总共发行了23期产品,发起人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但其中,银行占据了绝对优势。

  这就意味着,尽管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先后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财务公司、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银监会监管的其他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及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的融资租赁债权纳入试点范围,但除了银行以及个别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外,其他试点机构目前都尚未发行产品。

  “发起机构的范围局限,使得那些资本管理愿望更加强烈的中小银行往往难以获得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额度分配,也无法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或管理资产负债表,而银监会下属的融资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目前也无法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国泰君安债务融资部副总经理尚理慧表示。

  也因此,在资产证券化中扮演SPV(特殊目的载体)的信托也想要通过参与资产证券化增收,依然存在相当的难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767.html

更多阅读

资管时代量化稳赢 稳赢安e长期投资

资管时代 量化稳赢一、投资环境发生质变,资产大管家需求在上升.1、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百姓的投资趋势和改革开放初期投资者的投资模式会产生变革,从散户投资到请有历史成绩的专家理财的转变。2、从求银行到银行求你的转变,银行的竞

外盘期货鼎金投资 18.8亿期货资管谋突围

      2012年9月,期货资管开始试点,2013年正式设立期货资管账户。据期货资管网发布的《2013年期货资管年度报告》显示,在运行一年多的时间里,期货资管产品账户280户,管理资产规模18.8亿元。  然而,与银行、基金、券商等“资管老大哥

券商:资管规模3年增十倍

     大资管时代的竞争愈发激烈,资产管理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2年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总规模近30万亿元,规模和广度大大超越从前。而在此背景下,券商资管几乎从无到有空前发展,截至目前已突破3万亿大关。  有业内人士认为,

声明:《银行投资信托 银行版资管破冰  信托很受伤》为网友追你们到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