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管理的道理(5)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中”就是今天常说的“合理化”,一切求合理便是中。由于合理不合理常因时、空的变化而变易,所以中国人处事,往往变来变去,看起来不遵守制度,给人一种“很难讲”的感觉。“合理”既然相对于阴阳的变动,就没有固定的是非,中国人“持经达权”的观念,应该列入必要的“共识”之一。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etus)早就指出:“宇宙间没有绝对的恒定,也没有相对的恒定,一切恒定都是虚幻的,惟有变化才是真实的。”可惜他的变动观点,引伸出“事物本质上都有矛盾,相排斥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形成最完美的和谐”,导致了“以斗争为获得正义的法则”。

  这种“斗争”理论,影响了西方的管理;其所导致的劳资斗争,使得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逐渐下降。?

  管理者的第15课 ?

  管理者心中存有斗争的观念,就会影响整体的和谐。竞争而非斗争,这就好一些。但是不如以“不争”来取代“竞争”。不争之争,是我国先贤的高明智慧。用不争来争(以让代争),站在不争的立场来争,才不致为争而争,争得毫无道理也要争。在组织内塑造礼让优先于竞争的心态,形成对内礼让、对外竞争的文化,才是以厂作家的真正效用。

  大易变的哲学,提示我们“事物本质上固然有矛盾,可以用中(合理)把它们统一起来”。大易所揭示的道理,正是组织形成共识最有效的依据。大家共同依循《易经》的道理,彼此求合理,自然很快就能产生共识。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是“定乎一”的原理。“贞夫一”的意思,是一切的事物尽管变动不居,却都以自然合理为正常。“一阖一辟”才是“定乎一”的具体方法。一阖一辟便是今天所说的一开一关,也就是开关的控制作用。

  中国人的习惯,多半“不太相信所宣布的规定”,因为长久以来,“凡听话的常常倒霉”,已经使大家对宣告的作为丧失信心。

 第44节:管理的道理(5)
  其实,这种分析仍旧是表面的。一般人相信这种分析,便十分轻易地用“只要宣示者言而有信,令出必行”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人的习惯,结果必然行不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7926.html

更多阅读

第50节:管理的道理(11)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有些事情牵涉到组织,只要组织不能改变,管理永远有问题。有些情况系于主持人的理念,只要这类理念不更改,问题会长久存在。  四象固然划分出四大象限,不过范围依然太大,无法将问题确实定位

第49节:管理的道理(10)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切管理活动,都有始动之初,所以第一爻不称为一(恐怕和太极或阳的符号相混淆),也不称为下(以免引发刚开始就要争位置的失误),而称为初。重卦六爻,初、二、三构成内卦,四、五

第48节:管理的道理(9)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5)“初九”表示这一爻属于阳性,在时间上是变化之初,在位置上则是六爻的最初阶段。“六二”表示这一爻属于阴性,在时间上是变化的第二期,在位置上则为六爻的第二阶段。依此类推,只要读出两个

第47节:管理的道理(8)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从组织来看,风气有如相邻的两扇门:只要打开合适的那一扇,关闭不合适的另外一扇,组织气候也就良好了。  一开一关,看起来简单明了,却能够确实地掌握关键,快速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目标。  

第46节:管理的道理(7)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对中国人而言,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不明言地叫人把左右两边的出入口关闭起来。大家看在眼里,心里有数,散会时自然一致地由后面的出入口走出去。这时有人向左右两边走去,还会惹人笑话:“情报

声明:《第44节:管理的道理(5)》为网友离今叛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