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大易与管理(7)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我们既要知道管理到底应该怎样做,又要明白自己之所以这样做的道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发挥大易管理的宏大效果。

  一旦说得出所以然的道理,就有自信肯定自己在实施中国式管理,并且有信心进一步求发展;有些人嘴上说一套,实际上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这种心口不一的不得已现象,也才有可能大幅度减少。

 第16节:大易与管理(7)
  否则,自己明明实行着中国式管理,自己却浑然不觉、认识不清或不敢承认,甚至否认自己的所作所为即是中国式管理——这样做,怎么能够名正言顺地迎向未来,走出宽坦的大道呢?

  我们把《易经》和《易传》,合在一起,称为“大易”。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管理措施,就成为“大易管理”。管理者以“趋吉避凶”为出发点,逐渐体会到下述三种道理:

  (1)吉凶祸福是一种因果关系,但是人的意志,可以有所改变。愿意接受的,就会呈现原有的因果,成为“命定”。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听天由命,顺着原先所订的计划,当然“一切有定数”,丝毫没有自主性。不愿意接受的,应该以自己坚定的意志力来改变既定的因果,使其产生不同的变化,便是“改变命运”。我们看到少数自主性很强的人,不停地动脑筋,一直在改变原先的计划,便是勇于向命运挑战,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改命者。

  (2)管理者若是没有决策能力,只好一切顺应吉凶祸福的变化,既无奈又无力。管理就是发挥管理者的意志力,企图改变未来,使其逢凶化吉、转祸为福。能够面对困难、力求突破,把危机转化成为良机的管理者,才是懂得趋吉避凶的高人。

  (3)决策可能是个人的行为,而执行决策,完成任务,却大多需要群体的协力。管理者希望趋吉避凶,摆脱不愿意承受的因果关系,除了“反求诸己”之外,还要进一步“与人感通”。由于管理者平日的表现受到大家的欢迎,所决定的事宜比较容易受到大家的认同,因而能使上下员工通力合作、协同一致,产生强大的执行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7954.html

更多阅读

第35节:大易的功能(7)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但是,附近的餐厅,同样在改善服务态度,而过分积极地催赶顾客,却会造成顾客心理上的不满。几个月后,结果就是:旧有客人大量流失、新的顾客接不上来,所以只好歇业。”  心生数,老板对业绩增

第28节:大易与管理(19)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絜矩之道的定位,正是今日所谓分工专职。组织成员各有所司,而又彼此配合,共同朝向目标,尽力而为。经权之道的定性,则是依据安人的原则,审视时、地、人、物、财的变数,给予合理的措施。  至

第27节:大易与管理(18)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管事的部分应该尽量科学化,大易管理必须采用科学的办事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大易管理,在以“正德”、“利用”、“厚生”之道,来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工具。因此科学要和伦理相结合,即

第26节:大易与管理(17)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管理不可能不竞争,可是对内、对外,都不可能公平,所以“不争则已,一争就不择手段”。大家都寄望于“良好的游戏规则”,却又坚持“现行的游戏规则对我不利”,因此公然不遵守规则,还理直气壮地

第25节:大易与管理(16)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均衡指择乎中道,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是一种“不偏倚”的状态。中国人自称“中国”,不是自以为居天下之中的上国,而是以“中”立“国”的意思。中国自古以来,便能时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所以包

声明:《第16节:大易与管理(7)》为网友唯憾梦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