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材料 人才短缺是民企国际化的首要挑战



中国民营企业在上市和国际化道路上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不是产品,不是品牌,而是人才短缺。全球领先的全方位人力资源雇佣与管理服务商万宝盛华在 2010年初发布的国内首份关于中国民营企业人才策略的调查显示,人才短缺已成为中国民企国际化的首要挑战。

人才短缺:中国民企的共同痛楚

万宝盛华 (中国 )对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区 10个城市的 166家民营企业开展了人才策略的调研,以了解中国民营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力资源挑战。调查显示,无论是处于成长阶段、上市阶段还是国际化阶段的民营企业,均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共同挑战。其中41%的国际化阶段的民企表示,难以吸引到国际化发展所需的人才已成为中国民企国际化的首要挑战。而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调整难度大,是即将上市或已经上市的民企面临的最大的人力资源挑战。

改革开放 30年来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民企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人才挑战。万宝盛华 (中国 )董事总经理袁建华说,中国民营企业要想在和跨国企业争夺人才的过程中赢得成功,当务之急是重视自身的雇主品牌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培育适合人才发展和成长的土壤。

除此之外,“空降兵”存活率低、人力资源部门势单力薄、缺乏具体的人员配置规划、缺乏跨地区以及跨国招聘经验等,也是民营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

设计、研发类人才最受民企青睐

 首要材料 人才短缺是民企国际化的首要挑战

调查显示,54%的受访企业表示,设计、研发类人才是他们最常招聘的人才,紧随其后的是销售、生产与技术控制类人才。在最常招聘的人才中,管理类人才主要是人力资源、生产与质量控制技能方面的人才,分别占到管理类人才招聘总数的 88%和71%,而非管理类人员主要集中于采购和客户服务人员。

袁建华说:“中国民营经济进入了以研发和销售带动发展的新阶段,民企要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必然要加强产品设计和研发的力量。而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说明民企已经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这块软肋,并且有意识地在加以改善。”

民企雇主品牌建设刻不容缓

中国民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对雇主品牌的建设,从而导致民企不得不面对今天的人才痛楚。万宝盛华 (中国 )还发布了《上市和国际化:中国民企的人才策略》迷你白皮书,首次呼吁中国民营企业必须重视自身的雇主品牌建设,构建制度管理文化,通过内部培养以及外部引进人才两种举措,助力上市和国际化。

与此同时,中国民企必须重视和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并借助外部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民营企业从公司创立起就应该发挥人力资源部门对业务战略的影响,给予人力资源管理者充分的空间和授权,根据公司的整体战略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从而可以为各业务单元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积极的建议。

(万宝盛华供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247.html

更多阅读

株洲民企人才网 中小民企如何才能留住人才

中小民企规模小、实力弱、底子薄,没有大企业的名声,也没有大企业的环境,不能像大企业那样吸引人才,也不能像大企业那样留得住人才。相比而言,中小民企比大企业更需要人才,况且中小民企有自己用人的灵活优势,这也是现在民企和国企相比剩下

定心丸的意思 社会责任是民企的“定心丸”

健全企业制度,实行人本管理,不断完善自己。这是民企社会责任的希望所在。社会责任对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形象塑造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方式。国企也好,外企也好,还是民企也罢,均概莫能外,并且它们正越来越多地活跃

国际化设计风格 民企国际化的“顶层设计”

《浙商》记者 沈晓琳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当中存在一个重要的缺陷:在中国,走出去的主体现在是国企,而不是民营企业。4月15日-16日,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在此举行。论坛召开前两天,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接待了美中能源协会的秘书

郭广昌:民企融资的困境与突破

2007年12月23日,“2008年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海)——金融创新与企业转型”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复星高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做“民企融资的困境与突破”主题演讲。   郭广昌:尊敬的各位教授,各位专家,

马云:拥抱变化是民企精神之“魂”

东西方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拥抱变化、创造变化。当变革来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放弃昨天还认为是最重要的事----就像下围棋,看清全盘后,要学会“弃子”     要把机会做大做强,将公司与制度、文化、人才紧密结合,从商人晋级到企业家,企业

声明:《首要材料 人才短缺是民企国际化的首要挑战》为网友拥抱吗趁现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