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新国有化”的危险(3)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第二,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必须转型,重型制造业太重,服务业太轻。以前苏联为例,在国有计划经济下,前苏联经济也曾经增长很快,只是它增长的是制造业和军工,而不是服务业。今天的中国还基本如此,当资产增值和资产收入的绝大部分都属于国家,由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去花费时,他们当然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相比之下,如果通过资产私有化把国有财产、土地还回给老百姓,资产增值后老百姓家庭的消费会跟着增加,他们的消费需求必然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国有经济支持的是一种产业结构,私有经济支持的是另一种产业结构。谁可以决定钱怎么花,最终会决定该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三,国有经济分量越重,对法治建设的威胁就越大。换言之,为了法治发展,中国也应该私有化。如何理解这点呢?根据对几十个国家的情况做的研究,我发现,一个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越高,它的法治水平就越差。为什么会是这样?民营企业界的人对这一点可能有很强的感受,因为任何行业只要有国有企业介入,那个行业就别想有平等竞争,也别想有法治。道理很简单,国有企业后面的股东是国家,国家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可以随意修改法律法规,可以根据其意愿解释法律和各种政策的机构。所以,有这样一个掌握绝对特权的股东在背后,国有企业只要进入任何行业,那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就没法平等竞争了,一旦有法律纠纷,法官跟国企是一边的,同属国家机构,你说法官会平等对待国企和民企吗?更何况国资委还直接跟法院打招呼,要他们注意保护国有资产呢。

  比如,几年前,中石油、中石化挤掉民营加油站的事就很典型,这两家国企通过国务院出台一些法规,要求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不能有超过多少家加油站,最后逼着民营加油站必须以一个象征性价格卖给中石油、中石化。别的行业也是这样,只要国企一出现,它们就可通过法律法规把民企挤垮。

  最近了解到,在造船行业中,国家发改委规定十万马力以上的轮船发动机,必须经发改委的审批才可以造。表面看,要发改委批,那申请一下不就行了吗?但实际上,发改委这些年的做法是,把这种大型发动机的制造和造船机会基本只留给大型国企,不给民企。所以,国有企业的存在会从根本上破坏各行业的游戏规则,法治就只能是一种愿望,但不能成为现实,因为法治的第一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民企跟国企不可能平等。

  问:那么,在具体操作上,如何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呢?

  陈志武:应该把国资委体系掌握的国有资产一部分划拨给社保基金,剩下的跟国土资源部掌握的一些国有土地一起放到一个或几个大基金里,然后把基金份额分给全国老百姓,每个公民得到同样多的基金股份,并允许个人自由交易这些基金股份,就像现在的股票基金可以交易一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385.html

更多阅读

第63节:“新国有化”的危险(4)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当年不正是这样做的吗?这不是休克疗法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第一,当时的休克疗法更多指的是政治制度改革和法制改革在先、经济改革在后的改革路径,

第61节:“新国有化”的危险(2)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资产性收入呢?即使不考虑土地收入,不考虑地方国有企业的收入,仅央企去年的利润就为9800亿元,分到13亿人头上,这又多了753元。每户五口人家每年又多了3765元!  但是,我们知道,这每家每年

第60节:“新国有化”的危险(1)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  “新国有化”的危险  本篇来源:2008年2月16日《经济观察报》,记者李利明。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成就世人公认。但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各种

第54节:肯定性的人生观(3)

系列专题:《预约你的幸福人生:正向思考》  小故事  三位石匠做着同样的雕塑工作。如果你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给你三种不同的答案。  第一个说:"您看到了啊!我在凿石头呢,凿完这一个我的工作就完成了。"这种人永远也不会在工作中

第11节:新员工的五个注意事项

系列专题:《赢在起点:职场新人要懂的52件事情》  第二章 职场的渴望与困惑  职场中人渴望成功,但现实并非总是令人满意,当不熟悉职场规则和工作伦理而不断犯错和遭遇职场困境时,难免会对职场中的一些人和事难免会产生困惑。  新员

声明:《第62节:“新国有化”的危险(3)》为网友一颗独苗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