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6)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陈志武:确实如此。家长们逼着孩子考北大、清华,走独木桥,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所以,国家不能把所有教育资源都放在公立学校,要鼓励私立学校的存在和发展,给中学毕业生提供另外的出路。公立学校的课程往往几十年一贯制,缺乏改变的动力。私立学校因为收费高,就得更多考虑学生的要求,课程设置会灵活很多,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现在社会上很多机构不承认私立学校的文凭,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学校是国有的,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更多的也是国有的,所以他们都追求文凭。美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企业在招聘时,学位、学校是第二位的考虑,最重要的是看你的能力。这是因为美国的企业基本都是私人的,选人时会不拘一格。官僚化的国有企业才会样样要求文凭、证书。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应试为主、强调文凭的教育制度会慢慢得到改变,学生也不必把北大、清华看成独木桥。

  问:现在,不光是学生,高校老师们的压力也很大,他们被要求每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否则就可能饭碗不保。在耶鲁大学,学校是如何评价和考核教师的?

  陈志武:在美国的大学,做到了终身教授,学术论文的数量要求就很松了。在耶鲁大学,大多数人从事学术研究是因为喜爱它,陶醉于其中,是一种天然倾向。这些人到企业去,收入会增加很多,但他们宁愿留在大学里。而在终身教授的评选过程中,论文数量不是硬指标,主要看质量,你有两三篇有影响的论文就可以了。对论文的评价也是在学术圈子里作的,要看其他大学的同行对它的评价。教授们都很在乎自己的名声,如果你在评选过程中行贿或拉关系,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第52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6)
  问: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的现象,两院院士也基本上都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陈志武:过去,人们认为,自然科学发展了,科技水平就上去了,社会就会跟着进步了,所以没有人重视社会科学。这些年的事实表明,简单的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带来社会的进步。有科学知识、有掌握了科技的人,这只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如果没有社会科学对激励和产权保障机制的研究,科技的发展是很困难的,或者是科技被用在对社会不利的事情上。科技即使再发达,政治制度上的不可靠,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毁掉几代人积累下来的科技成果。

  问:近几年,国内的媒体经常提到印度在科技方面的进步,印度的科技体制和中国有何不同?

  陈志武: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前是管制经济,和中国的不同主要在于民营经济的成分比较高。大家提到印度的科技进步,主要指的是它的IT外包能力很强。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人英语比较好,业务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另一方面,印度也利用了美国股票市场这个提前兑现财富的机器,以此来激发它的IT产业的发展。另外,印度在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比中国可靠得多,其司法也独立,这对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很重要。除此之外,两国的科技体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395.html

更多阅读

第53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7)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问: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如官本位、大一统等阻碍了科技进步,您如何看待文化因素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陈志武:为什么会有官本位、大一统?是因为国家垄断了所

第51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5)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问:国内目前的科技体制确实是由国家主导的,最典型的体现是由国家来分配科研经费。  陈志武:这种做法副作用很大。经过观察后我发现,北京的大学、研究机构得到的经费比外地的同行们

第50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4)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二  问: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只要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增加投入就能提高科技创新。  陈志武:这是一种典型的旧式思维方式。从洋务运动到“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中国人奉行的就

第49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3)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事实上,由于中国IT行业通过到美国上市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这已经使该行业的创新活力为中国各行业之首。金融全球化的效果之一是把美国的创新、创业文化带入了中国。  问:那么,对

第48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2)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第一,是否有学术自由、人们的思想是否受到约束、个人才能的发挥空间到底有多大,这些制度机制对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发端于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逐渐把西欧城邦国家从专制独裁、王

声明:《第52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6)》为网友解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