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香港繁荣之路(2)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其次是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化。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这些强化了香港作为中国通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作用。香港是内地和外国跨国公司都能接受的中间商,中国的外贸越多,香港的商机就越多。相比之下,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没有一个中国这样的经济老大哥在边上,靠一个这么大的老大哥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走出来。

  再次就是香港的经济优势在于金融业,包括资本市场和银行,而其他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极深的国家当时基本都以制造业为主,这对他们在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影响很大。原因是,在1997年之前和之后,制造业都往中国转移,其他亚洲国家难以抗拒这种趋势。所以,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些亚洲国家的产业结构限制了他们的复苏速度。相比之下,香港的金融优势并没有受到任何挑战。相反,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外资与金融支持,中国内地的资本化发展也需要香港的金融服务业支持。这样一来,中国的发展不仅没有像冲击其他亚洲国家一样冲击香港经济,反而进一步刺激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香港经济的发展。

 第39节:香港繁荣之路(2)
  问:除了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后来又赶上了禽流感和“非典”两场公共卫生危机。它们给香港带来了多大影响?香港为什么能够战胜这两场公共卫生危机?

  陈志武:主要归功于香港的医务人员,他们保留了过去一个多世纪在香港累积起来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文化。他们的所为也证明了自由社会和自私自利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并不像我们以前想像的“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必然是人人自私的社会”。

  正因为香港的医务人员比内地更具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文化,我一直认为香港应该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业、养老业,为内地的个人提供内地很难有的职业医疗与养老服务。

  问:您如何评价香港今天的经济状况?香港和上海,您觉得谁才会是今后中国的金融中心?

  陈志武:除非内地在制度保障和新闻媒体开放度上有实质性的改善,让司法、市场监管和媒体都享有根本的独立性,否则那些认为上海能从根本上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看法只能是一种愿望。不可否认,在政府直接操纵与安排之下,上海的资本市场不时会出现胜过香港的局面,但那是表面现象,是政府安排的。世界历史上任何主要的金融市场中心没有一个不是市场自发力量发展的,那样才有活力,能长久繁荣。而政府安排并靠压制市场自发力量发展的资本市场,本身就跟资本市场的本意相冲突。当然,这不排除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政府安排下的表面繁荣,就像当年前苏联计划经济的繁荣一样,但那会难以持久。香港的法治、新闻媒体以及职业监管团队的优势,加上外国金融机构和从业者对香港制度的熟悉,这些使香港在未来许多年内具有上海难以逾越的优势。所以,香港会继续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这也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胜过印度等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香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改革开放中的特殊作用,难以想像中国的改革开放会这么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408.html

更多阅读

第39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7)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准备在这里实施的怒江水电开发方案,刚一出台便引发巨大争议。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建坝”所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反对者们列举了“建坝”后将出现的污水问题和泥沙淤积问题,说明“建坝”

第42节:香港繁荣之路(5)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问:您本人如何预期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的香港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对香港的未来是越来越有利,还是不利?  陈志武:如果香港进一步从几方面强化其经济与政治结构,香港的未来会继续繁

第41节:香港繁荣之路(4)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问:您如何看待这10年间,香港在世界金融地位上的变化?如今,香港能算得上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吗?目前,香港与伦敦、纽约这两大世界金融中心是否有差距?如果有的话,差距在哪里?这种差距怎

第40节:香港繁荣之路(3)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我知道,许多人说,随着大陆自身的改革,外商和投资者自己可直接绕开香港进入内地,香港的重要性会逐渐减弱。这是对的。但是,中国经济规模会很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在这个发展

第38节:香港繁荣之路(1)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香港繁荣之路  本文部分内容刊登于2007年6月29日《人民日报》,记者唐勇。  200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经历了10年风雨洗礼的香港,其回归和“一国两制”的影响如何?香港今后

声明:《第39节:香港繁荣之路(2)》为网友夜深人未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