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改革开放30年的启示(9)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最近我也写过一些文章,如果由国家掌握中国社会主要的资源、资产和财富,同时也主要由国家来独享这些资源的分配,把税收都交给政府的话,最后只会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中国经济决策、消费决策、投资决策中间的垄断地位。同时,会弱化民间经济决策的控制权。这样会产生一个必然的结果,即让中国的经济增长继续靠投资而不是靠消费来实现。因为消费是民间的消费,你要让老百姓消费,首先要给他更多的财富,如果没有财富的话,消费怎么能够上来?

  如果现在仍让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当中唱主角,保留国有企业垄断地位的话,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只能还是靠投资、靠高污染、靠重工业项目。

 第28节:改革开放30年的启示(9)
  但是这种增长模式现在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经济有明显衰退的环境和趋势之下,依靠投资同时依赖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过去30年也许可以,但是在未来阻碍会越来越大,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问题。

  问:我们刚才也谈到法治社会了。市场经济可以说就是一种法治经济,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要建立法治社会,但现在的状况似乎并不乐观。到底是什么制约了法治社会的建立?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建立法治社会?

  陈志武:法治社会的核心基础是让社会绝大多数的人有更多的收入、更多的财富,让我们有所有。如果我们都是无所有的,只是国家拥有一切的话,就逼着我们个人从国家权力里面要生活、要饭吃。在这种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处于被动的、处于求国家、求政府的位置的话,我们每个人是不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因为你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时候,第一个就是来自于权力方面的威胁,权力掌握在政府手里,而政府又掌握我们的饭碗,那你怎么能拿起法律武器来要求自己的利益?

  所以从这种逻辑上来说,只要一个国家主要的经济收入掌握在国家、政府手里,这个国家的法治发展就会很艰难。

  这些年本来是想国退民进,但是后来随着国资委的成立,不仅没有让国有企业从更多的竞争性行业里面退出来,反而是国资委进一步巩固了权力,而且扩张了权力。所以不仅没有国退民进,而是反过来国进民退,就是让第二次国有化有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进一步地国进民退,让国家在各个领域进一步占据垄断的地位,这个对中国的法制建设是根本性的挑战,也是一种意义上的倒退。

  根据我的计算,现在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生产性财富中占了60%~70%,就是财富有3/4是由国家控制的,只有1/4是民间控制的,这样的控制结构对法治的发展、人们的权利被尊重、个人空间的保护都是非常不利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419.html

更多阅读

改革开放30年的代表:大邱庄和悲情禹作敏

2007-11-06 14:26:31 来源: 财经文摘  进入大邱庄贴吧 共 5 条 黑马推荐改革30年的代表大邱庄,是命运多舛的地方,也是有着许多神秘传说的地方。这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幕布的一角,但是,窥视秘密的感觉,与当年亲历伤痛的感觉是截然

转载 改革开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原文地址:改革开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变化作者:我们是奥丁社团社会调查报告课题:改革开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变化调查人:杜双双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

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 我国餐饮业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启示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餐饮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社会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并向质量型、健康型和享受型转变,我国餐饮需求增长与消费档次提高的走势并存,消费需求个性化与市场细分化的特征加强,餐饮

李如成:扬帆逐浪竞风流—接受改革开放30年主题采访

 扬帆逐浪竞风流——李如成总裁接受改革开放30年主题采访   “四步走”回首来时路   记者:改革开放30年,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李如成:好的机遇。雅戈尔是从零开始做起的,当年我们都是一些农民、知青,在城市里都没有工作,40几个

声明:《第28节:改革开放30年的启示(9)》为网友树影摇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