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人际吸引力的NASCR法则(3)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研究发现,其中一组朋友包括5个文科生,他们的政治观点都很自由,他们都很聪明;另外一组朋友由3个保守而老练的人组成,他们都是工学院的学生。

 第3节:人际吸引力的NASCR法则(3)
  试验的结果是:拥有较多相似地方的人,相互之间就比较容易吸引。

  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向对方诉说你和他共同的观念、立场或者发现相同的兴趣、爱好或有相似的经历时,两人的思想就很容易产生共鸣,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心理学家指出,这其实就是人的一种相似相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在与朋友交往时,如果我们能找到共同点,投其所好,就能很容易把对方吸引过来,跟他们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C=complementarity,互补性吸引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脾气暴躁的人和温和而有耐心的人能友好相处;活泼健谈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能成为要好的朋友。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两人相处,对双方都有助益(互补)或彼此都有友好的意愿(相悦)或彼此发现有类似的态度(相似)时,两人的交互关系就有继续维持的可能。

  也就是说,当双方的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前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对气质相同的人合作的效果和气质不同的人合作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个弱气质的学生在一起,常常因缺乏主见而面面相觑、无可奈何;而两个强气质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常因对问题各执己见、争执不下而影响团结;团结搞得最好的是两个气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小组,该小组的学习效果最显著。

  所以,需求互补必能增加吸引力。

  比如A所具有的长处正是B所不具备的,而B所占据的优势正是A所没有的,他们对对方的互相倾慕造成A与B的相互吸引。因为A和B各自都能满足对方的缺憾,双方一拍即合,这是以需要补足为前提的。这一原理源自于心理依赖性和自我完善的愿望,交往双方都具有异于对方的长处,才能产生对对方期待的心理。期待是被吸引的直接基础。

  R=return,关系回报吸引力

  感觉是相互的,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这就是关系回报吸引力。在人际交往中,一切关系的形成都被这个定律制约着,你期待什么样的朋友,你身边的朋友就是什么样;你希望朋友怎么接近你,他就能怎样接近你。所有的一切,全都由你的态度决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904.html

更多阅读

第4节:人际吸引力的NASCR法则(4)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心理学家巴克曼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随意抽取几个人作为被试者,并确保他们互不相识。接下来,他分别告知被试者,小组里有几个特别的人会喜欢他们。事实上,这些信息是假的。在经过一次讨论后,巴克

第3节:人际吸引力的NASCR法则(3)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研究发现,其中一组朋友包括5个文科生,他们的政治观点都很自由,他们都很聪明;另外一组朋友由3个保守而老练的人组成,他们都是工学院的学生。  试验的结果是:拥有较多相似地方的人,相互之间就比

第2节:人际吸引力的NASCR法则(2)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我们常常与一些人共享小区入口、停车场和娱乐场,我们和随即分配到同一宿舍的同学共享宿舍的所有资源,这些共享使人不可避免地频繁交往,那么为什么这些交往会诱发喜欢而不是反感呢?  其中一

第45节:处世中的‘黄金法则‘(2)

系列专题:《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肯定他人的价值和优势。  赞扬他人是对人的一种肯定,是表达自己好感的直接方式,而获得赞扬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莎士比亚说:"赞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不能生长。"  赞

第44节:处世中的‘黄金法则‘(1)

系列专题:《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第5章 说话办事,态度是决定效果的硬道理  年轻人说话办事,态度决定一切。  你如何对待他人,他人就会如何对待你;你怎样对待一件事,事情就会呈现怎样的结果。傲慢、自大、浮躁等都是年

声明:《第3节:人际吸引力的NASCR法则(3)》为网友墨香九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