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10)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一,生产什么?

  明天就要考试,不及格就不能毕业,而心爱的女朋友非要去看《2012》,不去的话,“女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今晚的时间是一定的,不能两样都做,选择一个意味着放弃另一个,你必须做出选择,究竟用它做什么,看书还是看电影?

  中国电视机产量世界第一,大飞机却一架也不生产。如果不生产电视,把资源转为生产飞机会怎么样?

  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兼顾(如果能,资源就不稀缺),只能选其一,这个问题叫“生产什么”。这是人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如何生产?

  农民种粮,既可以用机器,也可以用人工。收割机当然比人工快,可是如果只有一亩地,还是人工好,因为机器太贵,不值得。如果是大面积耕作,当然是机器划算。所以,中国农村至今主要用人工,美国的农场则用大型机械,否则全赔钱。

  比亚迪的老总王传福(2009年中国福布斯排行榜第一名)去日本学习手机电池生产,发现日本用机器人做,因为日本的人工太贵,用机器可以节约成本。他手里只有几十万元钱,日本人的方法学不了。回来后,他决定用人工生产,中国的人工便宜,他把日本机器人的那些分解动作,全部改造为人工操作,比亚迪成功了,现在比亚迪手机电池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中国每年的会议费有3 000多亿元,有些会议没有任何实际的用处,不过是确定了下次开会的日期。单就开会的形式来说,没有特别的必要,集中开会实属浪费,电视电话的方式就够了,能省很多钱。

  中国邮政为什么连年亏损?居然是因为技术太先进了。引进大量的信件分拣机,结果工人下岗。信件就那么多,用机器和用人工的效果一样,可是用人工便宜,机器贵,弃人工不用,当然就亏损了。

  有人很迷信技术,觉得手段越先进越好,其实,这是误解。技术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追求的,应该是经济效率,也就是利润最大。技术只是实物形式的效率,和利润是两回事,利润是货币形式的效率。

  生产(也包括消费)的方式有多种,不同方式的后果不同,这是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生产。

  第三,为谁生产?

 第21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10)
  生产并不是目的,消费才是。产品只有到达消费者手里,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产品到个人手里的过程,叫做分配。如何分配,即“为谁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卖力干活的和偷懒怠工的,最后的报酬完全一样。

  平均主义制度的假设是,大家都会努力工作,没人偷懒。开始时,大家可能积极劳动。可是,热情作为动力总是暂时的,利益才是最可靠的激励手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9385.html

更多阅读

第22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11)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总有一天,那些努力工作的人会发现,自己被偷懒的人剥削了。谁也不比谁傻多少,结果就是大家都偷懒。在平均主义体制下,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偷懒,占别人便宜。制度存在缺陷,好人也只有做坏事的份儿。  三

第21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10)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一,生产什么?  明天就要考试,不及格就不能毕业,而心爱的女朋友非要去看《2012》,不去的话,“女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今晚的时间是一定的,不能两样都做,选择一个意味着放弃另一个,你必须做出选择,究

第20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9)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有两种解决思路,其中之一是减少欲望,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痛苦。  怎么压制人的欲望呢?用宗教或者类似于宗教的东西。比如,佛教教义提到,人活着就是受罪,好好修行,死后上天堂。信奉宗教的人,比一般人有

第19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8)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痛苦是快乐的敌人。于是我们就要想办法,减少痛苦,满足欲望,获得快乐。  用什么满足欲望,克服痛苦和烦恼呢?  经济学家用一个专门的词:资源!  资源是人可以利用、满足欲望的手段。有些资源,无穷无

声明:《第21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10)》为网友黑框丶眼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