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利指数怎么算 第13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12)

 获利指数怎么算 第13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12)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金融机构也是一种商业机构,将本求利是他们的本性,把握了这一点总规律,在与金融机构的交往过程中会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当然这并不是使坏,从中可以使我们看透更多的金融机构的商业本质。

  以信用卡为例,用卡人如果有到期帐单未予归还,发卡行一般会进行催收。按照中国刑法第196条的规定,用卡人恶意透支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在实践中,一般法院会以恶意透支五千元以上,超期三个月经发卡行多次催告未还,做为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参考依据。然而,从法理上来说,这种恶意透支的判定,只是一种推定,即使消费者并无主观恶意,的确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无法还款,也有可能被“昏馈”的法官判定为“有罪”。此前已经有过判决的先例。

  不过,选择通过刑事途径追缴欠款的银行好像不多见,银行大多选择民事诉讼,只有极个别案例才会选择刑事报案。其原因主要是在办卡的过程中,持卡人和银行签订了合同,且在刑事判决中,法院基本不考虑拖欠的利息和滞纳金,对于这部分主张,银行只能另行选择民事诉讼追偿。因此,银行通常会选择民事诉讼,而很少选择刑事报案。尤其在持卡人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和滞纳金较多的情况下,根据将本求利的商业本质,银行更少采取刑事报案的行为。

  对于滞纳金和罚息的说法,一般应当出自于行政机关,只有行政机关才有权利收取滞纳金和罚息,金融机构是没有权利对于消费者处以滞纳金和罚息的,滞纳金与罚息这种表述方法本身就有问题。但在信用卡发放的过程中,消费者可能并不知道这种滞纳金与罚息的具体计算方法,例如,几乎所有银行对于滞纳金的规定都是少还一元全额罚息,这是极端不公平的。最近就有银行收取持卡人滞纳金和复利败诉的案例发生。

  在投保以前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极为必要,了解保什么和不保什么。现在的保险产品成百上千,但不管怎么变,条款里面永远有这么一条——“保险责任及责任免除”。这是条款的核心内容,“保险责任”告诉投保人买了这份保险的话究竟保什么,而“责任免除”则告诉投保人不保什么。所有的投保人都希望“保险责任”足以涵盖他们的需求,而“责任免除”越少越好,所以签单前弄清楚这个很重要。

  从消协掌握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银行业还是保险业,类似的合同或合约中都普遍存在加重一方责任的条款。比如,在一份汽车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免责的条款只有五六条,而保险公司免责的条款则多达60多条。这就是典型的显失公平的体现。而且,作为格式合同,其中最后一条都特别说明“本人已详细阅读以上合同内容”,事实上,很多告知、提醒的义务,银行方面根本没有做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9427.html

更多阅读

获利能力指数 第22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21)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消费者就是那只老鼠,而衍生性金融商品就是滚轮,一旦消费者签下了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契约,就等于是老鼠跑进了滚轮,从此以后就只能在「已经被设计的规则中玩」,老鼠不管跑多快跑多久永远无法跑出金融

现金获利指数 第21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20)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事实上,金融机构的传统金融商品只有存款与贷款这两项,除此之外的所有金融商品都是衍生性金融商品。这才符合金融业在市场上的行业属性。金融业是资本中介业所以传统业务不可能复杂,中介业不过就

获利指数 第20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19)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种类  什么叫衍生性金融商品?恐怕要先做一段说文解字,解释一下何谓“衍生性”。所谓“衍生性”,意思是本来不存在的,因为附属的关系才被凸显出存在的价值,这就像是附属在某些金

获利能力指数法 第19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18)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而中国铝业从2007年10月12日收盘价24.25港元跌到最后一个交易日2008年10月10日的收盘价3.29港元,一年中的跌幅高达86%,远超过同期港股跌幅。金某就以每天2000股的速度、19.54港元的价格不停买入

声明:《获利指数怎么算 第13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12)》为网友一步踏尽一树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