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动成功 只要行动,成功就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

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企业家、董事长、总裁。

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

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

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成功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

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布雷登教授。

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

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

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不断采取行动,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

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所以,笔者善意提醒只是梦想着成为盖茨的你——并不是因为事情难你不敢做,而是因为你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职场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

 上海行动成功 只要行动,成功就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只要你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工作着,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成为盖茨式人物的梦想不是空中楼阁!

对于自己获得的成功,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时速》一书中做过这样的总结,认为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做到了三点:

一是有眼光。

当他从哈佛大学辍学时,他曾约过同班的另一位高才生,建议一起创业,但他的这位同学说:“不行呀,我们还年轻,知识不够用,等我毕业后再说吧!”,比尔·盖茨却顶住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毅然放弃学业,走上了个人创业之路!当大学本科毕业时,比尔又来找他的那一位同学,但他的同学还是说知识不够用,要等研究生毕业后再说。等到他研究生毕业后,比尔·盖茨早已成为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就是通过超前了25年的眼光,断定个人计算机必然要走入千家万户,所以,才下了那么大的一个决定。

二是抓住了机会。

在比尔·盖茨成功之前,年轻的APPLE计算机的创办人罗布斯早以生产个人计算机先驱的身份成为亿万富翁,成了美国所有年轻人崇拜的偶像,这时,庞大的个人计算机市场已被拉动起来。比尔明白,再好的计算机也需要软件的支撑,于是 18岁的比尔·盖茨喊出了“有一天我要让世界上所有个人计算机都用我的软件!”的豪言壮语!正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才用仅仅十年的时间就荣登世界首富的宝座!今天,所有人,包括笔者本人,都是微软的客户!从Windows95/97/98/NT/2000/Me/XP,到WindowsVista,无不受惠于微软。

三是立刻付出巨大的行动!

看到了就要立即去做,这是任何一个成功者所具有的共同特质。用比尔 ·盖茨自己的话说:“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拖延。任何事情想到就去做!立即行动!” 比尔·盖茨说:“好的习惯是一笔财富,一旦你拥有它,你就会受益终生。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你的人生将变得更有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2082.html

更多阅读

厚古薄今:斯托克顿和保罗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控卫

厚古薄今:斯托克顿和保罗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控卫 由 西徳隆东墙 发表在虎扑篮球·湿乎乎的话题 http://bbs.hupu.com/votelz认为评价斯托克顿的两个点是1991年和1996年,先看1991年(梦一内容转帖自网易考古系),1991年是斯托克顿进入联盟

我不爱你,我也不恨你 萧敬腾怎么说我不爱你

大家不要误解,这不是一篇关于爱情故事的文章。呵呵。这句名言出自我的一位前任总经理。他认为这是每个人在公司里工作应该抱有的心态。他的原话是:“我们到公司工作,大家之间就是工作关系,我不爱你,我也不恨你。大家上班工作,下班回家抱老

声明:《上海行动成功 只要行动,成功就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为网友瘦瘦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