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力》上篇2本书的教材布局和学习方法(1)



21目标是成为问题解决者

据说现在是日本自伊奘诺盛世以来最好的经济时期,可是日本企业的业绩却绝对说不上好。虽然产业重组使效益稍稍好转,可无论是营业额还是生产力、收益,实际上在泡沫破灭后还是很低下,没有变化。所以可以很顺理成章地说,改革对很多企业都很重要。

可是,企业改革没有被实施才是现状,不仅企业的负责人,而且经营企划部、总经理室等本来需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人或部门都没有显示出他们的才能。这一点,阅读本书的读者们也会理解并感同身受吧。

正因为如此,解决企业问题的责任不是要委任给谁,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问题解决者,都要为企业业绩的提高做出贡献。成为问题解决者非常难,但只要好好掌握这本书里面的基本技巧,正确地思考、行动的话,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问题的解决上,最重要的就是“发现问题”这件事。为了发现问题,不仅需要现有的公司积累的管理方面的信息(普通信息),而且还需要能帮助理解问题本质的“好信息”。好信息就是解决问题的信息,有了这个才能做好分析,其结果就会得到以前没有注意过的、新的、有意义的发现。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为了确立对竞争对手的优势而作的对策,不应该是对以前的解决方法进行改善,而应该是全新的战略手段。那么,这种新的战略有可能通过分析目前为止所看到过的信息想出来吗?那是不可能的。

|www.aihuau.com|22

很多企业通过收集信息来进行问题分析,可是,“从分析中你能明白什么?”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即使回答了,充其量也是笼统而模棱两可地回答“明白了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他们不能把分析后了解的“大量事实”按共同点分类并归纳出“主要发现了什么”。但是,当大家学会归纳地考虑问题后,就能归纳事实,最后就能够发现本质问题。

要发现问题,不能靠想,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所以,反过来说,能把这种措施变成自己的东西,就能够为问题的解决作贡献。这种措施就是,在充分理解“解决问题的意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己公司所处的环境”、“有效收集情报”、“把数据图表化后考虑”、“用框架图整理以加深理解”等,就是要理解这些重要的思考方法。

发现问题不是要做什么漂亮的分析,不只是要充分理解客户的想法,想着要如何解决竞争对手或自己公司采取了什么行动,而是要基于事实进行理解。绝对不要忘记通常所说的“要忠于事实”这句话。

这本书涉及了在发现问题上所需要的重要的思考方法或具体方法。

所谓的解决问题可以理解成,在发现问题的那一瞬间,6成左右的工作就结束了。反过来说,只有发现了问题点,才能够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为发现问题而做的工作,实际操作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作为通往问题解决者的最初入口,我希望大家能够从这本书开始好好学习。通过理解在解决问题上很重要的思考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即使在日常工作中你也会显现出很大的不同。首先要充分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或手段,不断重复地在实践中应用,这样才会牢牢掌握,最后当你敲上问题解决者的门时,门就会打开,你自己就会成为承担公司变革任务的人。

这本书里所说的只是《经营管理者养成计划——解决问题必须的技巧课程》的一部分,如果读者对这本书很感兴趣的话,请一定要挑战一下《解决问题必须的技巧课程》。可能有点啰唆,大家如果多次练习的话,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问题解决高手。这样的话,世界就会变得更广阔。要是你能理解我的思考方法,并参加培训的话,我会无比高兴的。

在这本《实战!问题解决法》的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小学馆铃木先生的帮助。另外,在这本书的基础《解决问题必须的技巧课程》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公司的顾问武田聪子、冲中圆香、松泽美帆、八木美树、柴田祥子还有实习生们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借此机会谨表感谢。

斋藤显一

22本书的教材布局和使用方法

关于讲义《经营管理者养成计划——解决问题必须的技巧课程》由4个讲座构成。本书是从《解决问题的基础技巧讲座》的讲义中精选出基本内容进行的总结。

关于演练

在《解决问题必须的技巧课程》中,要把演练放到最重要的教材这个位置上。为什么呢?为了锻炼在实战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只知道手段是不够的,我认为反复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对数量众多的具体商务问题,制定好流程进行思考,并且把想法写到纸上,边看自己写在纸上的想法边想“这样好不好”,无数次重复这种训练,才能掌握它。掌握问题解决能力,也就是把“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这件事习惯化。要是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那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你都会拿出勇气,积极果断地挑战。

在这种意义上,演练成为最重要的教材,可是很遗憾,本书不能收录《解决问题必须的技巧课程》中的演练,所以重新制作了一些演练收到书中去。为了锻炼在实战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虽然演练数量说不上充分,但也请大家在训练中品味它们的精神。23本书的学习推进方法

在处理问题前请不要看“解答提示”。最开始就看标准答案的话,会觉得答案很理所当然,问题太简单了,可一旦不看答案靠自己回答的时候,手就会停下来,怎么也得不到使自己满意的答案。

第2部分中收录的演练也是这样。不要轻易就看答案,要首先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要把“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变成习惯,这样才能学到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①阅读演练问题。

 《问题解决力》上篇2本书的教材布局和学习方法(1)
②把答案在自己的头脑中归纳并思考,把想法写在纸上。

③边看自己写在纸上的想法边考虑“这样好不好”。

④要是觉得有不充分不明确的地方,就再重新推敲补充它。

⑤①~④不断重复。

⑥看“解答提示”,学习解决办法。

本书的演练中需要对手机市场进行调查,能使用网络的人,请务必利用它边收集信息边思考。

“解答提示”是一种见解,演练是没有正确答案一说的,因此,“解答提示”不是所说的“正确答案”,请把它看成是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得不到满意答案的人,请以您自身的思考方法和本书的思考方法的“不同之处”作为重点来考虑看看。

“知道答案”、“记住答案”不是目的,请仔细考虑“哪里不同”,“为什么不同”。

解决演练需要独自作业,除了自己不断思考外,也别无他法。应该有很多人不会马上找到答案,但是,请不要急于尽早找到答案,要抱着长期奋战的想法不断地认真思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3059.html

更多阅读

《城镇品牌营销》连载二:如何把一座城镇卖出去(1)

    导读“地大物博”与“地大物薄”都可以很形象的形容中国,中国资源总量是很多,可中国人口也多,一旦分起来就很薄了。中国有超过4万个乡镇级行政区。有限的商流、物流等各种资源能否同时支撑4万多个乡镇的发展?答案是否定的。

第20节:目标是成为问题解决者(3)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在这本《实战!问题解决法》的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小学馆铃木先生的帮助。另外,在这本书的基础《解决问题必须的技巧课程》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公司的顾问武田聪子、冲中圆香、松泽美帆、八木

第18节:目标是成为问题解决者(1)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2本书的教材布局和学习方法   2?1目标是成为问题解决者  据说现在是日本自伊奘诺盛世以来最好的经济时期,可是日本企业的业绩却绝对说不上好。虽然产业重组使效益稍稍好转,可无论是

声明:《《问题解决力》上篇2本书的教材布局和学习方法(1)》为网友旧里迟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