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问题解决力》上篇1必须迅速理解和掌握PSA(3)



新员工首先要接受营业、会计、设计、采购等业务的培训。如果能顺利记住,就会被认为有能力,等他成为老员工后就会向下一个新员工教授同样的东西。就是说,这是一种原样继承旧有的工作方法,这是很不幸的一件事。即使记住了业务,被记住的大部分业务也都是能被电脑或机器人代替的。而且,如果这些人被指出工作方法有问题的话,他们就会感到像自身被指责一样拒绝应对。例如,记住会计业务的人,当被人说“会计,只要会使用电子会计软件‘Quicken’,连外行也能操作,是否有错误,也能通过AI(人工智能)检查”时,他就会觉得“这人真浑蛋!”

对于能记住业务的人来说,转换方向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因为那可能暴露自己的落后之处。因此,被人说“你要改善一下”时,他们就会说“我会加快速度的”,或是“我会加倍努力的”,然后仍然按照原来的方式,仅是依靠速度来决定胜负。上层经营者对员工也仅是在速度方面给出要求,他们会大张旗鼓地说:“大家要是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公司就会不行的。要更加努力啊。”当被问到哪儿需要努力这样的具体请示时,他们只会说“一切都要加速进行”。但是现在日本公司后退的原因,是最初就弄错了前进方向。例如,要是能在劳务费只有日本二十分之一的中国生产同样的东西的话,那么在日本国内成本便宜的地方生产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也就是说,掌舵的舵手要是有问题的话,全速前进只会朝着错误的方向渐行渐远,会更早碰壁。

总之,日本的企业人士没有考虑“问题的根本在哪里”的习惯。所以,在日本公司的组织结构中,感觉不到有问题,感觉到时也不说。潜意识中会觉得“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可是又害怕一旦说出来就变成了事实,所以就不说了。没有能喊出“我们改变前进方向吧”这样的人。

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有“SOGO”、“麦凯乐”,或是陷入危机的“大荣”。销售业在这10年间取得显著变化,客流量(营业额)不由位置(选址)决定,然而这3家公司却认为位置决定一切。逛街吃饭的人不断增加,而且花费10年时间通过了大规模店铺法,他们相信,只要能在车站前的一等地带开店的话,就肯定会迎来商业的繁荣。

然而实际上客流量已经和位置无关了。即使是在站前,门可罗雀的百货店或超市也很多,而像“Don Quijote”等那样,即使是在偏远不方便的地方,顾客也会蜂拥而至。位于东京车站正中心的“大丸”没有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商店,从这一点来看,就不需要再多说了吧。现在销售业的KFS(key factor for success=成功的关键)急剧地改变了。

那么,新的KFS是什么呢?那是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的筹措能力。在这个领域内有压倒性优势的是法国的“家乐福”和美国的“沃尔玛”,他们强大的秘密就在于网络上的B to B(trade exchange)交换贸易。例如,“家乐福”经营的交换贸易网上有十万家以上的供货商,从中筹措最好最便宜的货物的能力就是“家乐福”强大的源泉。

|www.aihuau.com|22

与此相反,日本超市的改善方法最多就是加快速度,或者自己的价格也下降两成,或每两年进行一次店面改装,只是进行这些看不出变化的营业努力,或只是一点点削减成本,核对决算结果。可是这些就像是海市蜃楼,自己公司内部的构造成本不断增加,很快就恢复原状。为了取得出色的改善成果,就必须掌握“家乐福”或“沃尔玛”那样的筹措能力,而且必须是依靠电子交易、在世界上最合适的地方找到最好最便宜商品的能力。

但是,日本的超市即使导入了电子交易系统,因为不改变业务做法,最终导致系统投资部分成为了增加的成本,因此,既没有得到全球化的筹措能力,也没能改善体制。

现今日本企业面临诸多严重问题。为了从这种胶着纠结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就要转换方向,运用更好的战略代替方案,然后果断实行下去。正因为这样,能够找出通往那条道路的PSA就再次变得重要起来。

13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

和“三个步骤”如何不被表面现象迷惑,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呢?必须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和“三个步骤”。

131PSA的原则1:要有所有问题都能解决的强烈信心PSA的前提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英语中有一句话叫做“Self Full-filling Prophecy”,翻译成日语,乐观一点讲就是“正如我所说的”,悲观一点说就是“自掘坟墓”式的自我暗示。日本人遇到问题时总是很快就会说“没办法”。可是,说了“没办法”,就意味着承认问题无法解决。想到“没办法”那一刻,思维就停止了,能解决的问题也变得无法解决了。要想掌握PSA,就绝对不要说出“没办法”这样的话来。

所有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有了这种信念,就会相信事情会变得比现在更好,然后思考、行动。这是问题解决者最应该具备的重要态度。问题的解决存在着一个很不可思议之处,那就是,它与那个人所具备的意愿和眼光的高低几乎是成正比的。优秀的问题解决者,就像撑杆跳高选手去挑战从58米到6米这样大跨度的高度那样,自己设定很高的目标,然后一跃而过。

相反,在解决问题上最不可取的就是那种失败者。失败者的口头禅是“没办法”、“不行”。这样的话说上三回,干劲儿就会立刻消失,说上四回,做事的人看起来就像笨蛋,就会牵制他们前进的脚步。

 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问题解决力》上篇1必须迅速理解和掌握PSA(3)
当今日本全国上下都像是“失败者”,节奏非常缓慢,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地方自治团体,大家的眼光都在下降。“日本是不行的”,“没有办法”,“这样下去就会被中国吞噬”,这么说的话,事情也许会变成那样。因为有了这种灰暗的自我暗示,人就会连挑战都无法进行下去。

但是,不挑战的话问题是绝对解决不了的。“NIKE”的菲尔8226;南德会长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不进行挑战,就连是否能成功都不知道。”打高尔夫球时,要想让球进洞,不去想把球打到比洞更远的地方是绝对不行的。可是,在当今日本的面前,洞口就在1米处,却使用了三个短打球。

陷入经营危机的“大荣”公司也是如此,在寻求政府帮助前,该公司其实可以自己解决一些困难的。为了消除2兆4000亿日元的负债,应该是“Lawson”这么做,“福冈大荣Hawks”和“福冈Dome”以及“希霍克休闲宾馆”3个结合起来自主地拿出答案,可是大荣却毫无行动。结果,大荣公司把能卖的东西全卖光了,债务减少到了1兆日元左右,说是能恢复到年间赢利540亿日元的健全体制,可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效果。用540亿日元的年赢利偿还1兆日元的债务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花费这么漫长的时间,市场还会等你吗?

日本万事都是这个样子。无论是销售业还是建筑业、银行业,最后都是身无外物,只有等死一条路。《新闻周刊》上刊载过“起死回生的公司”这样的新闻,确实是这样。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没有办法”,“没有应该采取的措施”,这么想着,什么也不做,所以事态变得更加恶劣,人也越来越不想干任何事,就这样一点点倒下去。这就是日本的现状。

132PSA的原则2:经常考虑“what、if……”

用PSA试着考虑一下:“如果有答案的话,那么答案在哪个范围呢?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也就是说,要设定“what、if……”这样的问题,就是“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怎么考虑(或者行动、反应)好呢?”换言之,形成思考“what、if……”的习惯是PSA的基础。

133PSA的原则3:不要把原因和现象弄混

以我的经验来看,通常五成以上的肥胖原因只有一个,可能你会觉得原因很多,可那只不过是一个原因以不同形态出现而已。抓不住原因和现象区别的人,就会说“问题太多,没办法解决”。而且,针对现象一个一个解决还是没有办法。不找到原因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

在日本,QC(质量管理)、TQC(综合质量管理)、ZD(零缺陷)运动、或者VA(价值分析)/VE(价值工程学)盛行的时候,缺陷产品出现的原因会追溯到上游,找到源头、消除缺陷产品,就会干净利落地解决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3061.html

更多阅读

人类的认识层次理论 认识的三个层次

  我们认识问题怎样才能认识清楚?我们认识问题怎样才能深刻全面。下面分析一下认识的三个层次。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   什么是认识和认知的过程?就是观察力、形象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我们认识事物就是

前言怎么写 第3节:问题解决力 前言(3)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课程由尽可能短的讲义和演练构成,通过演练来确认对讲义是否完全理解。通过演练,拿出自己的分析或演示,并能在众人面前发表,这是我们的学习目标。总之,学习完课程之后,如果上司或总经理问道:

职业生涯规划书前言 第2节:问题解决力 前言(2)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实际上,在我经营的卫星播送的专业商业频道“商业突破”(sky perfect TV,757频道)中,有针对高级管理的空中课堂“大前经营学堂”和创业者培养学校“attackers business school”这样的节目

前言中不允许有内容 第1节:问题解决力 前言(1)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前言  从麦肯锡的新员工培训中总结出来的问题解决法  身为一名经营顾问,30年来,我的工作就是协助企业,向他们提供帮助。我以这些工作经验为基础制定的学习计划,叫做《经营管理者养成

声明:《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问题解决力》上篇1必须迅速理解和掌握PSA(3)》为网友紅顏為誰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