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欠发达地区 谈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战略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再追求门类齐全,而是在全球性的产业化分工基础上,寻求自我定位、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差别化发展战略。就是说,产业化分工与差别化发展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是区域间相互妥协,扩大合作,减少竞争的明智选择,也是以小区域融合应对大区域竞争直至全球一体化的必经过程。这种差别化发展战略自然给人才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各地必须摒弃过去唯高唯新的人才观,放弃唯才是揽的人才战略,而是应该策划和实施与差别化发展相适应的差别化人才战略。

   1、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催生区域经济差别化发展

   差别化发展战略这个概念最初是用于企业发展规划的,后来有人把这种差别化发展思维应用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构想上来。在市场经济进入相对发达阶段,社会化分工已经相当细致,同行业间的竞争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企业被迫挖掘自身独特的先天禀赋、文化特征、技术优势等在内的资源,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竞争优势。差别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以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通过实施差别化战略,使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更具独特性,从而建立起鲜明的差别竞争优势,以形成对“入侵者”的行业壁垒,扩大边际利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国内化,国内贸易国际化,竞争与合作的半径和范围日益扩大,竞争与合作的主体也由过去以企业为主向以区域为主的转变。这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又促使各区域重新审视在全球化的角色定位,并在重新定位后顺理成章地自觉选择了差别化发展战略。我们国家早在“九五”时,就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其用意不仅是对于政府行为的调整,也是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目的是克服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那种追求门类齐全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开放的、合作的、竞争的市场经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一战略思想已被政商等各界广大认同,从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也就就催生了差别化发展战略。

   所谓区域经济差别化发展,就是走区域特色化之路,发展与其他区域不同的产业。这与地区发展差距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不能混淆。前者指区域间发展思路、模式和方法的差别,后者是指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差别。我们推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化战略,目的促使各区域在全球化分工中找准自我角色定位,发挥各自优势,构建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棋局下各区域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新格局,使区域间谁也离不开谁,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达到共荣。

   区域经济差别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没有差别化发展就没有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行动指南。六年来,中央政府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力促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和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继西部大开发之后,又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并使26个中部老工业基地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243个东中部县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多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①,都是在充分认清地区差别基础上,发挥各地特色优势,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促进区域经济在合作中协调发展。

   2、差别化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追赶的战略选择

   目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在这样的形势下,要么溶入全球化、参与一体化,要么就会被边缘化,就会被其他经济快速发展的洪流所淹没,这是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欠发达地区,怎么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保留自己的话语权,只有实施差别化发展,才能突出自身优势,那怕是一点点,也能一小搏大,成为经济全球化或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欠发达地区,在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中落伍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相反其他地区先后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对差别化发展战略的特点和优势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1、差别化发展就是扬长避短。差别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背景下的战略选择,是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消除区域竞争中引资不计成本、出口低价倾销过度竞争现象的有效措施,更是欠发达地区扬长避短,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资本和前提。差别化发展战略基于区域禀赋资源的差别,特别是非流动性资源的差别。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与他不同的自然资源,以及以此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产业、传统、习俗、文化等等,这些构成了区域经济的特色。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离开自身特色,也就失去了优势,就会在竞争中失败。只有围绕自身特色做文章,千方百计彰显自身特色,集中力量吸引与自身特色相关的各类生产要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差别化发展可促进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一个地区一旦实施了差别化发展战略,就会依托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发展,而不是四面出击,胡子眉毛一起抓,抓住什么算什么。这样就能在某些方面形成集聚效应,把与此相关的各类生产要素吸引到本地来,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从而又进一步放大这种优势,做强相关产业,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3、**市差别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想。**市是一个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先天不足的城市,但农业相对发达,交通、电力、通讯并不落后,特别是处于环勃海和环京津两大直辖市的区位,以及**湖这个**最大的温地自然保护区等构成了**独有的优势,在这些优势上做文章,大力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是**实现追赶的最佳路径。那么,**的差别化发展战略如何呢?笔者认为,应在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的工程橡胶、丝网、玻璃钢、化工、金属制品、汽车零部件等②特色产业基础上,还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应该着眼于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着眼于商贸物流业,发挥**承东接西、贯南通北的交通、通讯等优势,使**成为冀、鲁、豫的商贸物流中心,从而带动整个三产服务业的发展;三是提升城市品味,打造环京津宜居城市,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发展非资源依赖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其辅业。以上这些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离不开人才。因此,人才已成为各地竞争的焦点,都纷纷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或创优环境、或标高薪酬谢上、或利用猎头等,可谓挖空心思、不择手段,狠不得把凡是有一定文化、有一门专长,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三高人才一网打尽,天下归心。结果,这种不计成本的招聘人才,虽然人才招了不少,但没有用武之地,造成人才的浪费。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提出区域经济应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及相应地差别化人才战略,本着针对性、计划性、实用性的原则③,引进和培养人才,使区域间尽可能地回避在同一领域或同一层面的竞争。

   3、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及其人才战略的建议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 谈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战略
   差别化人才战略是差别化发展战略的延伸,是为差别化发展战略服务的,又与差别化发展战略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因此,在确定差别化发展战略之后,必须尽快实施,搭建起特色产业的基本框架作为实施人才战略的平台,才能确保差别化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从而推进区域差别化发展。为此,实施差别化人才战略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3.1、按差别化发展原理科学规划区域特色产业,为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制定蓝图。根据区域自然禀赋和历史传统及人文习俗等条件的优劣,先初步确定发展什么特色产业,并将本区域放在不同或相似区域的比较中,评估本区域在发展既定特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再根据评估结果,最后确定所要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自然资源禀赋不足的内陆地区,既没有石、唐、邯、邢、承、张地区的发展重化工业的矿产资源,也没有秦、唐、沧的港口优势,还没有邯、承、保、张等市那样的旅游资源,如果在这些领域竞争,明显处于劣势,但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比邯、邢、承、张应该都有比较优势,虽与保、廊沧相差不多,但其三地因有其他产业,不至于把农产品加工业放相当重要的位置去发展,这就注定了**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方面有独特优势。同时,根据的交通优势,定位于北至京、津,西至石家庄,东至济南,南至南京、合肥区间的商贸物流中心应该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此外,距京津都在250公里之内,随着高速铁路交通的发展,甚或**如果建设机场,**将会纳入京津一小时乃地小时经济圈,到那时,**承接京津产业外移和人才外溢将会优势大增,对于**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将会更加有利。可见,**从上述三个方面发展前景光明。

   3.2、按高起点、分阶段实施的原则搭建区域特色产业平台,为实施差别化人才战略奠定基础。聚集人才必须使人才有用武之地,否则,再好的待遇,也是留不住人才的,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区域特色产业确定之后,必须先把特色产平台搭建起来,宣传出去,以此招聘和吸引人才,才能事半功倍。笔者所说的搭建特色产业平台,是立足于整个差别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本着未来几十年的长远打算,去建设能够容纳特色产业集群的园区,以及建设大型或超大型特色产业项目。当然,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决非小事,没有资金、土地、政策等是办不到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解放思想,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善抓机遇,总会能够获得成功的。目前的金融危机是百年不遇的,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可以利用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搞好我们发展战略的规划,并以规划为资本,招商引资,搭建特色产业平台,从而为实施差别化人才战略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3.3、根据本区域特色产业所需人才展开相关人才分布等情况的调查,为招聘和引进人才以及培养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区域特色产业规划做出之后,有关方面就应当着手展开相关人才分布等情况的调查,可以说是与搭建区域特色产业平台同时进行的。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所需人才的专业、数量、结构等,要通过有关权威机构和域外同业的指导,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二是对所需人才的分布情况在一定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摸底调查,重点是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同行业中摸底,掌握他们的分布情况、层次结构等。三是选择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职级的人员了解他们的薪资待遇、工作情况和对本工作的满意度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调查,就可以掌握相关人才的各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出相关人才分布图,明确哪些人才需要招聘或引进,哪些人才需要自主培养,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需求情况等,并制定出招聘和引进人才的可行性方案及培训计划。

   3.4、根据可行性方案及培训计划制定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大力实施差别化人才战略。实施差别化人才战略,目的是通过快捷的形式、以最小的成本招揽和培养所需的各类人才,为差别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此,我们仅有一个可行性方案和培训计划仍然不够,还不能完成整个差别化人才战略,还要按照招揽和培养人才的方案或计划,根据各类人才的具体情况和处境,本着类别层次有别的原则,制定更加具体的招揽和培养人才的策略和方法,要防止大类清楚、小类含糊的问题发生,不能把任何一个人放错位置,不能有任何一个东郭先生。对于产业必须的个别高级人才,就是“三顾茅庐”也要请来,而对于较普通的人才仅可能地通过广告或招聘会等公开形式招揽,对于大量的、招聘不到的、特定行业里的专业技能人才可通过委托培养的形式解决。总之,招聘和培养人才,要坚持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为目的,以因人而异为策略,以成本最低化、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去实施差别化人才战略,积极稳妥地构建与未来的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人才结构。

  

  

                                  二00八年十一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3600.html

更多阅读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 珠三角产业结构

  广东省是国内最早出现集群经济形式的省份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也形成了规模大、层次高、能力强、数量多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许多产业集群突破了原来的行政区划分范围,迅速向周边扩散,形成了带状产业集

北京小西山地区的爬山路线 苏州西山爬山路线

在北京待了三个月时间,基本把小西山爬了个遍,以前对北京西山的了解仅仅知道有香山公园、八大处公园,现在算是把整个小西山地区的前前后后整了个明白,于是写篇博文做个总结回顾。北京小西山算是太行山的最后一点余脉,再往东就是一望无际

娜塔丽娅·札德蕊: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地区的多边妥协

[内容提要]尽管许多国际行为体都出现在中亚地区的“棋盘上”,但中亚地区仍然极不稳定而且深受传统大国和新的安全挑战的影响。本文提出,作为一种新的地区合作模式,上海合作组织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相当程度的包容力,使其成员国能够针对各种

台湾地区的广播电台 台湾国立教育广播电台

台湾地区的广播电台FM99.5神农广播电台 - 专业的农业性电台FM99.5;有节目表、庐山真面目、农业资料库等。Kiss Radio大众传播有限公司 - 生活馆、旅游馆、留言板。News98新闻网 - 时时刻刻报新闻,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为您报导最新、最

声明:《广东省欠发达地区 谈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战略》为网友奋斗必经之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