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历史与现实



     近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中国领导人在西北方向经济外交的新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接连在中亚就该计划发声,让外界开始聚焦中国于中亚方向新一轮的纵横捭阖。加上近年来中国能源外交在俄罗斯及中亚接连取得的进展,政治层面的亲疏离合不论,经济合作层面上中国在北方及西北方的表现也可用惊艳形容。

  只不过这种惊艳却也只是近年来的事情。自丝绸之路衰败以来,中国在西北方向的经济权力一直一落千丈,与其直接相关的地缘政治表现自也让人神伤。其中,尤以沙俄的入侵和强迫通商为甚,而哈萨克人在中俄间的离合更为中国权力丧失增添了悲伤的注脚。

  屈辱往事

  此间的“丝绸之路”指的自然是横贯欧亚大陆东西的那条陆上丝路。当1280年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这条丝绸之路的东端已经开始荒废,战争和气候变化决定了它的这种命运。这意味着中国西北、中亚乃至中国北方的经济版图及商贸道路要在未来的某个时段里重新塑造开启。当英国人从海上叩击中国的大门,与其在整个欧亚大陆上进行帝国主义争霸的俄罗斯人也在从北方和西北方向窥视着在俄语中用“天下”指代的这个东方大国。此后发生在这里的贸易拓展大多存在于中俄之间,而未如历史上那般贯穿欧亚。也许下一次欧亚贯通要等到俄国人修好西伯利亚大铁路,但19世纪他们对中国国门的叩击还是成为了这里经济版图重塑的一次尝试。尽管这里写满了中国人的屈辱。

  以哥萨克为先锋的俄国扩张大军先向东进发,直达太平洋沿岸。最初由康熙皇帝与其订立的《尼布楚条约》确立的边界在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最终被推翻。而由此产生的地缘压力传导至中国西北,向南进发并已占据哈萨克草原,威胁希瓦、布哈拉、浩罕的沙俄侵略势力对中国西北的威胁更加严重。19世纪上半叶便已修筑了“锡尔河碉堡线”和“新西伯利亚碉堡线”的俄军在中亚的军事存在绝非中国可比。在此之前,战事频仍的欧洲让俄国在西方的贸易大受影响,东方商贸活动愈发显出重要作用。所以,通过中亚对中国的贸易也愈发重要。

  早在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中就写入了埋下沙俄侵占中国西北领土伏笔的条款。它们意味着沙俄的进犯只是时间问题。1864年,浩罕将领阿古柏趁中国新疆少数民族起义入侵新疆,而沙俄则以防止阿古柏倒向英国为借口入侵中国伊犁。由此形成了沙俄在西北方向对中国的第一次严重啃噬。左宗棠率军收复失地,随后收回伊犁成为中俄两国焦点。

  可谁承想,收复失地反倒会造成新的损失。清廷派去的谈判大臣崇厚带回了《里瓦吉亚条约》,内中规定了中国要向沙俄裂土赔款的内容,尽管沙皇答应归还伊犁。同样重要的则是通商条款,规定俄商可以在中国蒙古地方和新疆全境免税贸易,还增辟中俄陆路通商新线。

  崇厚带回这么一个谈判结果,让清廷感到无法接受。他被革职,新谈判代表曾纪泽在圣彼得堡周旋良久,拿回一个内容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的《伊犁条约》。里面仍然规定中国要裂土赔款,而通商内容则变成:俄商在蒙古地区贸易照旧免税,在新疆各城贸易“暂不纳税”;准俄商前往肃州(即嘉峪关)贸易,由俄国运入该处的货物,按旧例减税三分之一。俄商贩货由陆路运入中国,可照旧经张家口、通州前赴天津,或由天津运往别口和内地市场销售;俄人得在设领各城及张家口建造铺房、行栈。另外根据同时签署的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及其附件《俄商前往中国贸易过界卡伦单》,陆路商路除恰克图至天津一路外,增辟尼布楚——张家口——天津及科布多——张家口——天津两条新线;俄商所往通商路线各处如通州等也准销售货物;所有完纳税饷等事,均按新章办理;俄商来蒙古、新疆贸易的过境卡伦增至35处。

  通过这一条约,俄国经济触角不但从西北方向进入中国国门,还比原先更加深入地进入了中国腹地。

  哈萨克人的“摆渡”

  在《伊犁条约》中有一项特殊的规定,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国籍者,均听其便,中国官员不得阻拦。这成为沙俄侵华的又一种形式。

  纵观俄国人侵入中亚的历史过往,以尊重伊斯兰教并满足哈萨克少数民族需要为主要策略的沙俄政府在哈萨克草原上展开攻势。而帮助中国境内哈萨克人回归历史祖国便也成为其中一种举措。更何况沙俄还可坐收人口利益。这也是沙俄政府在《伊犁条约》中载入上述条款的初衷。

  协议签署后从1881年到1884年就有7万多名哈萨克人移居到了沙俄境内。这成了哈萨克人在中俄两国间不停“摆渡”的开始。到了一战,早在尼古拉一世时期就开始实行“俄罗斯化”、追求用统一标准要求并塑造各个民族的俄罗斯人决定向哈萨克人征召士兵上战场。而过去,哈萨克人是可以免服兵役的。这一决定遭到普遍的反抗,结果,5万多哈萨克人又跑到了中国境内生活。到了上世纪30年代,哈萨克草原上发生大饥荒,又有数万哈萨克人来到了中国。

  当然,此后的历史许多人都很清楚。苏联煽动的“塔伊暴乱”造成将近7万哈萨克人越界进入苏联。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独立后,这个新国家又向全世界哈萨克人号召回到“历史祖国”,又有十多万中国哈萨克人来到这个新独立的国家生活。

  哈萨克人这种独特的历史际遇成了中国在西北方向地缘权力及经济权力不断变化的一种独特写照。

  伊朗的逻辑

  当下中国在西北方向的成功自然与国力的增强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说百多年前沙俄向东和向南的进取部分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压力,那么今天中国的成功也部分得益于这种压力的存在。从这个角度说,这倒也构成了一种历史循环。这种循环在能源领域表现地尤为明显。眼下,当伊朗重新开始同西方坐下来谈判,油价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感到最多压力的想必就是能源封锁战略破产的俄罗斯。

  伊朗与六大国达成伊核问题十年来第一份阶段性协议,用部分限制其核计划换取国际社会部分取消对其能源出口的制裁。决定作出,伊朗宿敌以色列的总理内塔尼亚胡第一时间评价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错误”。而代表美伊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伊朗外长扎里夫以及他们各自背后的总统奥巴马和鲁哈尼都顶着国内保守派的压力,犹如芒刺在背。

  敌对数十年,双方和解力量自然要在压力下勉强伸张意志。而促使伊朗方面改弦更张的因素竟是西方石油禁运带来的经济困窘。几年前伊朗前总统内贾德动辄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来切断波斯湾石油运输扰乱国际原油贸易的图景仍历历在目,但眼下德黑兰的大佬们却从当年封锁贸易的威胁中退了出来,在作为与西方矛盾核心的核问题上用退却来换取石油贸易的恢复。

  类似伊朗曾经的挟能源号令天下的动作并不让人陌生,从石油危机到俄罗斯切断中亚天然气入欧路以垄断市场谋取政经红利,能源大户们总觉得扼住了各国能源咽喉便可取得不对称的利益,但伊朗的动作及近些年来最喜玩弄此类把戏的俄罗斯选择弱化立场的事实说明,垄断能源只能是一时的,而威胁切断能源贸易的前提则是自己首先能够承受由此带来的财政压力。垄断总被新的能源来源打破,更何况能源富有国往往将能源出口作为财政支柱,他们玩弄的封锁能源贸易把戏本来就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游戏。

  从秸秆、树枝到石油、天然气乃至核能,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对应于该时代最主要生产方式的能源品种。自一战之后,石油开始取代煤炭的第一能源品种的地位,此后独领风骚一百年。而眼下则日益成了石油与天然气一同起舞的时代。纵向看,烧树枝的先辈们怕是怎么都想象不到核能是什么东西,而波斯拜火教的信徒们会想到他们眼中的圣火会在家家户户的炉灶中点燃吗?遵循同样的逻辑,我们虽只能凭空想象未来能源品种的样貌,却可断言它们必将出现,取代石油、天然气及核能的地位。未来的人类子孙们怕会抱着嘲笑的态度看待饱受雾霾侵扰的先辈们,因为能源的进化从来都遵循着更高效、更廉价、更清洁的规律而向前迈进。

  说到底,真正的财富是人类的智慧和向前探索的雄心。只要有了它们,新的能源品种将会不断出现,同一能源品种也将因为它们而不断被发现并不断被升级,就像石油天然气储量从未停止的攀升和开采、运输方式的不断创新一样。

  所以,以垄断能源来源或运输为手段来追逐政经利益,可能一时得逞,却不可能持续使用。

  俄罗斯被迫转向

  如今最懂得这个道理的或许是俄罗斯总统普京。2008年,俄罗斯深陷经济危机,普京欲与造访莫斯科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做一笔买卖:用一笔大额石油买卖合同换取中国贷款。那一次,被俄方延宕十多年的中俄石油合同在普京的直接指示下迅速签署,莫斯科没有在价格、管线乃至日本的游说影响上做过多纠结。

  但自从普京权力体系掌握了俄罗斯油气资源,他们就从未停止将其作为一种武器去震慑地缘对手,甚至合作伙伴。在西面,他们控制着从俄本土及中亚向欧洲输出天然气的管道,死死地防止欧亚大陆上出现一条可能替代俄罗斯管线的新通道。在东面,他们瞅准了中东油气无法满足中国日益膨胀的能源需求,在对华出口石油、天然气问题上磨蹭反复。

  普京的这些算盘在停止向乌克兰、白俄罗斯输送天然气而让下游欧洲国家直接受难的几场天然气“冷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俄《机关报》的记者在《“俄气”——普京新武器》一书中引述一位俄国有的、居于垄断地位能源公司“俄气”的一位高管的话说:“我们的输气管道里涌动的不是天然气,而是意识形态。”正如此言,当俄与其天然气管道过境国乌克兰、白俄罗斯产生矛盾,莫斯科毫不犹豫地掐断输气管,丝毫不管他们是否与管道另一端的欧洲国家签有供应合同。2009年,当其与乌克兰又打起“冷战”,保加利亚那边甚至有人在一场罕见的严寒中冻死。

  谁能说那几条无辜生命的丧失一点都怪不到莫斯科头上?

  那虽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之间的矛盾,但深谙普京王道的人均明白,普京如此妄为恰是因为将控制天然气走向及供应的能力视为一种武器,用它去部分恢复苏联帝国垮台后迅速丧失的影响力。

  当普京如此“冷”待欧洲,他在东面也没有对自己的战略伙伴中国十分热情。虽然在分拆著名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手下最重要资产“尤科斯”集团的战役中可以看到“中石油”挺身相助的身影,但无论石油还是天然气,普京都没有急于送入东方大国。霍多尔科夫斯基早有石油输华计划,却被普京一棒子打入牢笼。担任总理的卡西亚诺夫也早与中国签署石油购销协议,但合同却在这位总理被普京免职后作废。那些年,普京没少在中日之间游走,做着两边逐利的游戏。因为他看准,中日都急于从俄罗斯得到石油。

  拥有天量油气资源的俄罗斯在普京权力体系日臻完备的年月里确实因为在一定地理范围上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垄断而坐收不少渔翁之利。那不仅体现在俄罗斯的财大气粗上,更由其与小布什的美国处处针锋相对时的强势上。一定程度上可如此判断,俄对油气的垄断部分转化为政经红利,部分填补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家国力的虚空。

 丝路:历史与现实
  但日历翻到2011年,普京却当着全俄罗斯电视观众的面要求俄罗斯几大能源企业将发展重点转向中国。那一次,“俄气”在欧洲的代表机构遭到搜查,俄罗斯在欧洲经营的能源生意遭遇空前打击。

  就这样,俄罗斯的石油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直至今年签署了2700亿美元的石油大单。而随着普京签署LNG出口自由化法案,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入中国也是早晚的事情。加上伊朗的转向和中亚早已对中国输送石油天然气的事实,这一切都意味着普京曾经经营的能源封锁战略的破产。

  从当年被沙俄叩响国门,到哈萨克人在中俄间的摇摆,再到今日在西北方向上不可阻挡的崛起,中国迎来的是国力增强之后向境外自然的力量辐射。而在西北,昔日的竞争者未能追上中国的发展脚步,哪怕是曾经不可一世的俄罗斯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20.html

更多阅读

电视剧《大江东去》———让历史昭示现实 大江东去电视剧

让历史昭示现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为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把握认知与一个政权对自身合理性的抽象证明:怀古,已从文人骚客的笔锋墨间延展到可供千家万户观看评说的大众影视作品;而喻今,也从一种个体的生命体验及价值追

何 新:共和国历史与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何英越剧

共和国历史与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何 新(原载何新著《孤独与挑战——我的奋斗与思索》(第一卷))战争与革命我出生的年代,是新中国诞生的年代,共和国在我出生日之前84天成立。因此,我生命的全部成长历程,生活的全部欢乐与痛苦、幸福与磨难,天命

愚人节:起源与历史

愚人节有时称作万愚节(All Fools' Day),是一年里最开心的一天之一。它身世不明,有人认为是庆祝季节交替,有人认为源于历法更换。愚人节:起源与历史身世不明的愚人之日原作:大卫?约翰逊和什穆埃尔?罗斯(David Johnson and Shmuel Ross)愚人节

声明:《丝路:历史与现实》为网友识遍英雄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