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二篇第八章集市新生(1)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

1994年,全国集市贸易零售额占全社会零售额的37.2%,它既是古老的商品市场,又是现代市场经济开始时的初级商品市场。几十年来,农村集市不但得到恢复,而且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可以说是超级市场的雏形。沿海的集市非常繁荣发达,城市里有的商品那里都有,并形成了公共设施齐全、又有田园风光的集市。在东部和中部一些地区,集市成了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民企集中的地区。在西部,个体工商户主要集中在省会和中心城市的集市里,农村,特别是山区、塬区和牧区已经有了集市点,且多数是初级商品市场。

集市演变与结构

每月逢五逢十(旧历)一个集,秋收后集市更热闹。集市常常设在繁华地带和交通要道。1958年,农村开始实行公社化,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没有了自留地,禁止家庭经营副业。没有了商品,集市自然也就消失了。县城仅留下的是几家小门市部,如百货商店、农副产品收购站和没有什么食品可卖的餐馆。集市冷冷清清,到了冬季农闲时节,老农们蹲在墙根晒太阳。

1977年末恢复集市贸易。集市首先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一带获得较早的发展,它吸引了大批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个体工商户和民企,是经济改革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重要步骤。集市也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业,市场短缺的日用加工业、商业、服务业以及运输业的集中点。观察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要看集市的发育程度。

据统计,1993年中国集市数为83 001个,1994年为84 463个,增加1 462个。集市仍然大量集中在沿海地区,其次为中部和西部。1993年到1994年集市数增长数量最高的是四川省467个,增长100个以上的有河北、广东、江苏、山东、广西,而辽宁、安徽、河南、西藏、陕西和海南都呈负增长,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人为地兴办集市,经营部门出租棚架和摊位的收费过高,入市者少,形不成集市。集市贸易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成交额,1993年至1994年成交总额呈上升趋势,即从53 430 321万元上升到89 815 495万元,增率为68.10%。成交额增率最高的是浙江省为127.34%,其次是天津市为124.7%。增长率在50%以上的省市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和甘肃。西藏增长最低,为3.83%。市场发展的第三步是集贸市场走向分工和专业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初级商品市场发展到专业市场。1994年,全国集市共84 643个,其中:综合集市贸易6 631个;工业品专业市场5 342个;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 699个;废旧品专业市场879个。以上只是国家工商管理局的统计数字,不包括地方和某部门兴办的集市。

丽江县有一个黎明乡,处于距丽江县城170公里的深山,居民以傈僳族为主,全乡有4个行政村和75个自然村,1 754户人家,7 452人。1986年,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一些乡镇,工农业产值已经到10亿~20亿人民币,而黎明乡人均口粮才300斤,人均年收入只104元人民币,还有3户人家居住在岩洞里过着衣不遮体的原始生活。几十年过去了,各种救济扶贫的招数都使尽了,乡长换了十几任,仍然逃不出贫困的境遇。黎明乡坐落在葱葱山野之中,树林茂密,山货矿产丰富。外界的繁荣才使当地人逐渐醒悟。1988年,乡长动员全体劳动力在乡办公所在地造了一条1 500平方米的草皮街作为集市,该乡历史上的第一个集市诞生了。从此打破了上千年的封闭,通向了市场,挖掘了山区宝藏。4年后,1992年,黎明乡的集市有4 000个摊位,日成交额20万人民币。

西单是仅次于王府井的北京最热闹繁华的地区,仅西单商场附近就有3家集市,一家由工商管理局兴办,一家是西城区政府兴办,另一家是体育馆兴办。地方体育经费不足,而体育馆地位于黄金地带,辟成集市商场,获利几倍,这是弃文经商的正常现象。县和乡政府及部门办市场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已经不是个别现象。集贸市场的主体是农民、个体工商户民企和城镇居民。它占全社会零商品售额的37.2%。总成交额中城市占4 569.1亿元,农村占4 412.5亿元。集市贸易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经济结构的产物,城市居民的95%从集市上购买最新鲜的肉禽蛋鱼、蔬菜水果以及粮食和山货。

分析一下集市的结构与层次:

(1) 东部地区。沿海集市逐渐变成高层次的商品市场,主要有两种发展途径:一是以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民企为主带动了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广东南海市盐步镇是以灯具、装饰材料等集中加工业的社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海市的西樵乡各村和附近农村成了化纤织品的主要产区,家庭经营户的织布机少者3~5台,多者10~12台。在镇上开辟了一条街,店铺比肩接踵延伸200多米,专业经营化纤布批发,镇上设有银行、旅店、餐厅和车间,直拨电话通向全国,产品行销各地,河北、河南甚至东北的商人开着卡车前来购货。温州市柳市镇是家电加工业的大本营,产品销售全国。浙江绍兴市轻纺城具有几万平方米的室内交易场,近千家厂商在那里设点,1994年交易额近25亿。浙江金华市义乌小商品市场,1994年交易额近30亿。另一是商品交易带动加工业。河北省白洋淀的白沟集市是从买卖箱包著名的交易市场发展成为最大的箱包加工基地。河北辛集市皮货集市形成了北方重要的皮革制品的加工基地。辽宁海城是东北著名的服装集市,也是服装加工工业集中地。山东寿光县的蔬菜大集,年交易额15亿,这是全国最大的蔬菜产地。1994年,寿光县几家蔬菜专业大户跨洋到美国洛杉矶开辟蔬菜农场。

(2)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集市特点是集市带动商品交换,带动加工业。湖南绍东县两市镇是中部地区较大的集市,在棚户内,占地48 000平方米,摊位6 543个,1994年每天交易额130万人民币。两市镇集市的后面约有1 000多家加工厂。全国著名的服装小百货集市,武汉市汉正街开始从东南沿海进货,1994年由武汉郊县的一大批服装加工厂供货。中部也有农村家庭工业和民企发展而带来的集市。河南省巩义县回郭镇是手工业传统浓厚的镇,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电线加工业,1994年发展到400多家,形成了电线专业集市。这是加工业带动集市发展,但在中部仍然是少数。中部广大的农村还是保留着传统集市——商品交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515.html

更多阅读

《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二篇第十章机制更新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仔细观察便发现城市居民所从事的职业呈现出新的变动,有从事股票买卖的股民,有房地产或贸易经营者和经纪人。新颖的产品和项目大部分是由个体工商户、民企和三资企业或自由职业者开发经营的。与此同时,国家正在

《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二篇第九章打破垄断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现称发改委)——计划经济的首要执行部门坐落在北京西城的钓鱼台国宾馆对面,琉璃瓦大屋顶和灰白瓷实的墙体,内外部结构都呈现着苏式和中式建筑的结合,形象地体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民(私)营

声明:《《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二篇第八章集市新生(1)》为网友远哥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