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模式第二章 《记者圈》第二章第一节之中国模式



世界新闻教育模式基本可归纳为三种,即前苏联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前苏联的新闻教育宗旨是旨在培养宣传工作人员,更多的是强调政治属性而不是新闻本质。因此,前苏联记者的新闻教育必然重视政治素质的培养,而淡化新闻专业的培养。由美国知名传播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曾详细分析了前苏联的传播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苏联共产党认为在未来政府会消失,因此,报纸应该由代表人民群众的共产党掌管,强调政治属性。在这种传播理论的支持下,前苏联的新闻教育多在党校中开展。

美国则是世界上首个设立新闻学院的国家,1908年在密苏里大学设立了新闻学院。美国的新闻教育重视新闻本质,强调实用性和实践能力。一些到美国留学归国的媒体人士介绍说,美国大学里新闻学院的设备普遍很好,如电视设备的配置水平不亚于正规电视台。

 挑战模式第二章 《记者圈》第二章第一节之中国模式
美国的媒体呈阶梯型,一名刚毕业的新闻学院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直接到《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一流报纸中工作,而是会先到县一级社区报纸锻炼,表现优异才有机会进入到一流报纸工作。因此,美国一流报纸的采编人员往往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日本则根本不重视新闻教育,国内少有设立新闻系的大学,其记者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来进行。日本虽然奉行“新闻无学”,但国内新闻事业发达,像《读卖新闻》发行上千万份,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中国的新闻教育起步比较早,在1917年北京大学便聘任了留美研习新闻学的徐宝璜开设新闻学选修课。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系统教授新闻学知识,由徐宝璜、邵飘萍等新闻界知名人士担任导师,这被看成是中国报业教育的发端。

|www.aihuau.com|25

中国的新闻教育早期主要借鉴美国模式。如成立于1924年的燕京大学新闻系直接由美国人主持教务,并得到了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资助。根据我国知名新闻史专家方汉奇考证,1920—1949年间,中国共有59个新闻教育机构,毕业学生总共不超过3 000人,毕业后仍从事新闻工作的不到一半人。

1949年之后,中国借鉴前苏联的新闻教育模式。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新闻系,北京大学设立新闻专业并入中文系。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现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这个以培养广电人才的学院至今仍然为广电领域的“黄埔军校”。

在文革之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北京广播学院是中国最重要的三个新闻教育基地,在校生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 500人。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院校中的大批新闻系恢复,继而在1999年的高校扩招中,更有大批高校创办了新闻系。当今是中国新闻教育最繁荣之时,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北广仍是三所老牌的新闻教育高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些年来正在崛起,副院长李希光强调用实践带动教学,在业界颇受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新闻教育在创建之初放弃了美国模式,转而借鉴前苏联模式。但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新闻教育模式则更多地参考和借鉴美国模式,两国之间的新闻教育交流日益增多。如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伯克利大学均有不少中国人在那里学新闻,美国的新闻教材也大量被翻译到中国。

中国的新闻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这既有别于美国的学院制教育,也不同于日本的实践教育,更有别于前苏联的党校教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586.html

更多阅读

页脚第一节第二节 《记者圈》第三章第二节之来源

和主任多是由资深记者提拔起来的状况相比,媒体的主编来源比较复杂。我们也对体制内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两者进行区别。体制内媒体的总编辑多是从内部的部门主任提拔起来的。在体制内媒体中尤其是党报,总编辑一职成为组织部关注的重要岗

以赛亚第二章第四节 《记者圈》第二章第四节之中外记者比较

-爱华网-中文报纸自从诞生起便和国际媒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未孤独起舞。早在清末,外国传教士为了向华人传播教义,在南洋创办了首批中文报纸。上海开埠后,外国强夺租界,划分势力范围。此时的上海,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外

声明:《挑战模式第二章 《记者圈》第二章第一节之中国模式》为网友孤浪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