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发展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重点



——核电、水电、天然气

      摘要: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必须考虑传统能源远未优质化的国情。如何向节约高效、清洁环保的能源利用和开发体系转化?怎么发展新能源?投入哪些清洁能源?如何避免出现投了很多钱、搞了一堆项目后能源增量仍然依靠煤炭的前景?这就要讲求科学发展,将现阶段清洁能源的重点放到可以尽快形成大规模供应能力的核电、水电和天然气上。

  

  一、中国能源发展面临重大调整

  

      本世纪以来,中国的能源消费高速增长,增速年平均达到8.9%(见图1),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煤炭在过去七年内平均每年增加1.8亿吨,特别是2008年,一年增加了2.5亿吨以上(见图2)。对电力的需求超高速增长,高峰期年均增长超过1亿千瓦(见图3),这相当于欧洲一些大国整个国家的电力生产能力,像法国,电力装机规模就是1亿千瓦左右。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保证能源的供应?大家都寄希望于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清洁能源发展太难,其开发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费的快速扩张。

      能源消费需求增长过快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对煤炭的进一步依赖,能源结构调整缓慢;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进口迅速扩大,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受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加剧;能源平衡出现周期性震荡,社会财富损失巨大,等等。与此同时,附带着出现了一大严重问题:大家使劲采矿,建设各种能源运输系统,大幅度扩张电厂,这虽然带动了一部分制造业,但也伏下了危机。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中国的能源市场出现了很大的振荡。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需求突然大幅下降,建设幅度也大幅下降,不但能源行业出现问题,整个制造业都跟着萎缩了一大块,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而这次中国经济下滑不单是因为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外需撤火,更主要的是由于我们国内经济增长的既有模式难以持续。之前,我们的增长过多地依靠土地、矿产、环境和低价劳动力等资源的投入,出口优先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导致中国经济向低端产业集中,进而产生了低端产业锁定效应。尽管我们也制造了一些所谓的高级产品,但得到的仅仅是一千块钱一个月的劳动力收入。现在各地都在考虑,原来的增长方式持续不下去了怎么办?下一阶段要真正恢复到稳定的百分之七八的增长,靠什么?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靠原来的大投入、小产出的增长方式,很难实现经济总量再翻一番了。今后,要实现中国经济长期较快的增长,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快调整许多重大经济政策,而核心就是要提高单位投入(包括我们的能源环境、土地资源等等)的附加值,提高劳动所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因为第一,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将保持高价位波动。大家看到,前些天油价又回到了68美元一桶,而前些年油价最低的时候是9美元一桶,现在涨了将近七八倍。第二,中国仍将面临长期的能源总量和优质能源不足的重大挑战。第三,今后10—20年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刺阶段,也是中国能源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能源需求还会明显增加,至少平均每年要增加一亿吨标煤的量。第四,中国还必须同时应对国内环境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近些年通过节能减排等努力,环境恶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我们的环境形势依然很严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最近在试图拉拢中国,要中国跟它一起成为两个减排大国,这种示好我们现在有点受不了。因为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责任不能没有区别。但这从侧面说明了国际上对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态度和动作的关注程度。

  

 清洁能源发展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重点

  二、根据国情,确定能源发展重点

  

      中国要怎样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我想第一,还是必须进一步强化节能优先。要防止能源平衡的周期性振荡,我们就要改变片面强调扩大供应以满足需求的传统能源发展模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你要多少我就供给你多少,而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必须控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消费总量,另一方面也要增加供应。只有在达到能源消费合理、较低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积极的、可持续的能源平衡。所以,今后在追求一定的增长速度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回到过去的老路,不能继续扩大产能已经过剩的局面。

      另外,也要防止因为片面追求短期增长速度、片面刺激能源需求而出现政策反复。这种刺激短期内或许会把经济拉动一点,但却很可能使经济的长期增长受到挤压,出现W型来回波动。包括扩大内需,也需要认真设计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建设两型社会要求的公共、个人消费模式和内容。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消费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照着美国的模式走,也不能照搬欧洲的经验——全搞超级大市场,让大家都开着车去购物;更多的汽车、更多的大房子、更多的耗能性消费,西方传统的现代化之路我们走不通。怎么办?多重因素决定了中国要在节约型、环保型的公共基础设施、住房和商业系统建设方面很好地琢磨,重新思考、规划。

      第二,根据中国实际国情,确定能源发展重点。中国的能源国情有别于发达国家:我们的能源消费还将持续增长,传统能源远未优质化;能源供应方面,中国是 70%的煤炭,2%的天然气。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就是60%的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很多国家只占20%甚至10%,而水电、核电的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中国现在想搞能源结构优化,这很难快速实现。因为我们不可能从以煤炭为主、仍在发展扩张煤炭的过程,突然一步跳跃到以可再生能源或一些远期规划中的新能源来唱主角的过程,也不可能很快做到依靠风电或太阳能等来增加基本能源供应。比如说,即使风电2020年达到一亿千瓦——这已经是非常大的目标,实现起来需要克服大量技术困难,需要很大投资——但是其能源供应量按照发电煤耗计算也才6000多万吨,而我们2020年能源需求增量可能要十亿吨标煤左右。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今后的10年、20年怎么走?每年新增的一亿吨标煤需求量靠什么来供应?如果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很被动。我认为,近期能源结构优化要从改变能源供应增量的结构做起,必须尽可能地发掘短期内就可以大规模提供能源供应的优质清洁能源。

      对中国来讲,发展低碳能源是现实可能的,核电、水电、天然气还有巨大的潜力,应该成为现阶段清洁能源的发展重点。我们的核电现在只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百分之一点几,而且核电已经可以做到安全、清洁、经济、快速大规模发展。水电在中国更是重要能源之一,我们还有三亿多千瓦的水电是经济技术可开发的,但现在由于一些因素的阻碍而未能开发。例如移民安置问题,生态保护问题,等等,使我们很多领导的决心有所动摇。但是中国如果不搞水电,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就只能接着大挖煤,这样下去,经济损失、环境损失、人员损失会更大,况且开采煤炭所导致的土地沉陷等问题也不少。所以,应该克服人为阻力,坚定不移地加快水电发展。对中国而言,天然气也是低碳、清洁、高效的能源。与我们的天然气资源量相比,现在的天然气产量显得少了些。近年来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发展很快,生产和消费的发展潜力很大,应当下大力气加以开发。

      除此以外,我们也要积极、科学地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很多国家对其发展已经规划到2030年以后。但要注意的是,开发可再生能源有一个过程,要讲求科学性,不能盲目跟风,脱离实际。否则我们可能虽然费了很大力,投了很多钱,搞了一堆项目,但没有解决能源增量问题,最后仍然依靠煤炭,这将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同时,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已经是天然气占百分之二三十,石油、核电比例也都很高,所以清洁能源无论花多少钱他们也得搞一点,就像我们节能减排的硬指标,必须得往下压。但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太多了,怎么发展新能源、投入哪些清洁能源方面,这里头存在着多种的选择可能。为了不走弯路,我们必须进行系统比选,按照实事求是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确定发展目标。

      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也要考虑公共资金投入最优化的问题,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应给予现在或长期能够综合提供更多清洁能源、改变现有能源结构、提供能源保障的战略能源。特别是我们也不要被忽悠了。比如说光伏,中国搞了这么大的产业,90%以上出口;而且产能过剩以后,把我们自己的制造成本和利润空间也压得非常低,结果它本身变成了一个不怎么挣钱的高耗能产业,这就不是我们原来所希望的。类似这样的发展是要避免的。

      总而言之,发展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要符合我国国情,面向国内市场,加强科技创新,合理控制产能,而不是盲目地把国内不需要的产能也做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6516.html

更多阅读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招聘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是一家国际能源和化工集团,总部位于荷兰海牙,Peter Voser(傅赛)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 壳牌的战略是为了巩固壳牌作为油气行业领导者的地位,以提供有竞争性的股东回报,同时以负责任的方式,帮助满

机械制造业各分类的发展趋势 趋势的分类

1、工程机械类。产品发展趋势:向节能、高效、可靠、环保型和大型化与小型化并重等方向发展,机、电、液一体化高新技术获得广泛应用,配套动力技术先进,人机工程融为一体。发展重点:塔式起重机械,筑养路机械,工程推土机械,装载机械,压实机械,工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复习资料

1园林 园林史 园林园林史: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体系,蕴含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社会哲学思想、观念、审美需求、政治影响、造园思想流派内在的认识。园林: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

发展经济学考试重点 口袋经济将是发展重点

     2013年伊始,中国电子商务迎来了发展黄金时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数位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涉及电商立法、基础建设、市场规范、诚信支付、电商征税等多个领域。2013年,电商将继续成为行业最大热潮。  两会提案促进电商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培育跨区域增长极将成区域发展重点

     三中全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始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促进区域协

声明:《清洁能源发展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重点》为网友甩掉忧伤找快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