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新挑战



  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同的城市有不同城市的理解。我们从生态城市的理解从几个方面来构成它的内涵:1.如果从资本的考虑方面。大家更多的考虑是自然资本。其实分为: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三个资本的总和应该构成城市生态资本的总量。

  如何侧重生态城市,从资本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一,把自然资本做成城市发展的内在因素。其次,要考虑作为生态城市的发展,如何和自然资本进行定量。这是我们对生态城市结构做分析的结果。第三我们希望总资本能够得到升值。如果自然资本在减少,一定会增加人造资本或人力资本,这是一个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总资本要增加,城市的自然资本或者说人力资本、人造资本总量在增值。这是弱可持续性,虽然不是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意味着其它资本可以互相转换。

  一个城市的生态建设除了有指标以外,还要有约束的条件。作为一个生态城市的约束条件,通常是4个方面考虑:1.地理范围。2.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既然叫城市,城市的发展是用商业的运作开始的。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有一定的作用。3.人口城市化率约束。4.生态环境边界约束。从自然资产自给率和生态缓冲能力。最后一个需要强调的是,在这种全球变暖的情况下,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降低炭的排放。

  炭排放是自然资本加人造资本之后的贡献。随着人们对环保概念的不断深入,对环保意识的加强,逐渐认识到GDP不能等于人类发展的唯一指标。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标TPI强调了社会的发展不仅从经济水平、建设水平和生活水平来考虑人类发展的指标。

  随着能源建设的发展,随着能源的紧张,随着人们对能源的关注。我们强调人类对炭的排放是基本需求。在这个基本需求下,人类如何减少炭的排放,节约能源?这是目前正在考虑的生态城市是否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对降低炭的排放指标有所帮助。

  关于城市化的度量大概有几个因素:

  1.作为生态城市基于城市化发展的过程。

  2.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建设,消耗大量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在这里还有工业化的发展建设。无论是各种工业,都会涉及到三种形式的强度,要么是劳动密集型,要么是知识密集型等等。不同密集型对能源程度的需求不一样,会产生对炭排放的要求不一样。

  对于一般情况来讲,要考虑一个城市最基本的需求,因为大家既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当中,能源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有炭的排放。这是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个指标让人们达到生态城市的需求。我们做了简单的分类,以求找到基本的炭排放的需求量:

  食物、衣着、交通、住宅,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其次要考虑个人所有要考虑基本存量。如果基本存量增值,总资本量持续增值代表这个城市是弱可持续的。

  其次,我们要考虑能源的排量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整个炭的排放在基础设施当中,排放出去的。然后把炭储存在豪华的会议厅,在生产过程中,炭已经储存在里面了。

  如何能够对已建建筑物炭的存量做一些估算,如何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炭的流量进行估算,来估算出炭的需求的指标。

  我们给出了作为单个人必须需要的几个方面,包括衣着、食品、住宅、交通、电等的服务。这是一个人保证生活质量必须具备的,这也要有炭的需求。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的表达,我们用一个模型大概的估算一下,作为一个生态城市在什么阶段有一个合理的炭的排放模型。这个理论模型可以看得出来,无论在炭的存量,还是流量,在某一个发展阶段应该在发展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有一个过程,炭的存量是趋于一种平稳,炭的流量和使用也趋于平稳。这是我们在未来的生态城市建设当中一个重要的模型。

  如何做到这个过程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刚才前联合国主任也谈到这个问题,现在谈关于建筑的问题。

  在整个建筑行业当中,炭的存量和流量比较明显,因为需要采暖、制冷,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对炭的消耗有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才组织了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在这里我们得出了一个基本的参数,通过这个参数实现如何达到最低需求炭的基本量。

  作为我们国家北部和南部所表现的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对气侯的变化不同,对采暖,对建筑物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差异。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造成各个地区的差异。

  流量的结果,对应个人和集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加热也好,采暖也好,空调也好,电灯使用等,我们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数据。这有什么潜力呢?我们也给出了一些考虑。对于未来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有着什么潜在的发展前景,或者我们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尽管中国是一个经济的强国,但是对人均经济来讲并不是一个强国,人口控制问题是很严峻的。大家对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无论单位面积的消化也好,在全球范围类是偏低的。

  从以上这些方面,对于潜在的低炭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前景的。无论从贫困也好,从人口控制也好,从提高能源的效率也好,还是从人居环境等方面,低炭的交易,将成为市场上重要的内容。

  今年世界环境主题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是要面向地产经济。把地产经济纳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方面,大量的城中村在进行改造,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消除了社会上的弊端。从另外一个生态角度来讲,可能还有其它的道路可以选择。据说蛇口有一个很好的房子,经过改造后,变得很高档了。深圳也有先进的一面,也有旧房改造后的一面。一方面造成了很多建筑垃圾,另一方面炭又排放到大气当中来。从图片上可以看出,我们的建筑垃圾十分之多,在塘朗山下已经存不下那么多垃圾了。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新挑战
  对于一个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来说,大概应该从四个方面:1.自然营造。2.节能减炭。3.循环减废。4.健康环境。

  这四个是大的指标。一个指标长年保持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1.从生态城市的发展来看,必须要有一个降低炭排放的机制。

  2.为了考虑经济的发展,对炭的排放要达到最低的数字,保证经济的发展。

  3.我们要考虑对于潜在市场的利用,特别是企业在低炭经济到来之后,有很大的市场进行交易。

  4.不仅要在国内关注地产经济市场,还要关注国际气侯的变化,也会有低炭减排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6554.html

更多阅读

当前国际局势特点及中国外部环境的新挑战 中东局势的特点

当前国际局势具有国际秩序加速变革过程中鲜明的阶段性和过渡性特征。国际力量格局的多极化、均衡化势头不减,但总体上仍属于美国一超之下的三元(美国、欧盟、新兴大国)基本格局。国际体系的深度变革以及全球治理需求加大与国际治理机制

第一章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新挑战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改革开放,打开了我们走向世界的大门;加入 WTO,要求我们采用世界通用的市场游戏规则;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拉近了我们同世界各国人民的距离。在新世纪,道德的作用更显突出。新世纪的道德,不仅在国人之间发生作用,它还担负着与世界各国人民沟通

智能电视:新生态下的新风险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运行安卓系统,能够上网、打游戏、安装多种应用智能电视机迅速升温,成为各大家电卖场的大肆宣传热点。据统计智能电视零售额渗透率从2011年1月的7.6%一路走高,到9月已经达到23.3%,这个增长速度比CRT电视向液

未来学习浪潮下CLO的新挑战

     未来十年,企业培训领域最大的变化将会是什么?社交学习与移动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员工培训的重要工具,90%的被访者支持这一方式。  81%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化媒体为员工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98%的受访者同意“社会化

孙伊萍 孙伊萍的新挑战

   接手蒙牛3年后,似乎中粮才开始真正着手打造一个全新的蒙牛。最近一段时间,中粮对蒙牛“频频出手”:悄然增加持股比例、换帅孙伊萍、引入欧洲乳业巨头ArlaFoods、宣布投资30亿-35亿建新牧场、努力改善媒体关系……  但蒙牛此前

声明:《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新挑战》为网友年少时的轻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