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百年奥迪成功的秘诀



今年,是奥迪公司诞辰百年,不久前本报应邀走进奥迪公司进行采访。此次采访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奥迪敞开了自己质量保障系统的大门,向来自全球的媒体展示其质量控制的秘诀。奥迪展示了质量控制的各个细节,在这些细节的背后,记者看到了一个庞大、严谨的创新体系。

  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设计

  谈到奥迪的车身,人们会想起奥迪的变截面热成型材,这种热成型材需要特殊的合金钢,通过热压成型,达到降低车身重量、提高车身强度的作用。对于用户而言,热成型材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车身的安全性,同时由于车重的下降,为用户节省了燃油。这种技术使奥迪在材料科学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当我们走近奥迪Q5的时候,奥迪的工程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专为用户考虑的设计。在外行看来,B柱就是一块热成型材,而实际上奥迪Q5在B柱的里面还附着一块热成型材。一块热成型材已经达到强度要求了,为什么还要在里面补一块呢?工程师介绍说,车子遭遇中级碰撞(城市碰撞)时,B柱可能被碰瘪,人们把碰坏的外侧材料去掉,再补上一块就可以了。但如果没有里面这块,维修人员必须将整个B柱从车身上切下去,然后再在上梁和下边焊上一个新的B柱,还要拆掉内饰的顶棚等,工程量很大。由于4S店不具备激光焊接的能力,使用普通焊接方法无法达到原来的强度,车身强度将因为焊接而降低。而现在的设计,不仅增加了Q5车身通常的强度,修理费也要比完整的组件更换节省40%。

  经统计,40%的碰撞是发生在10度偏角、以每小时15公里以下的速度撞击车头。为减少用户的损失,奥迪在Q5的水箱后面设计了一个可移动的滑块,最多可滑移20毫米。轻微的碰撞发生后,价值40欧元的滑块向后滑移,用自身的损坏吸收部分能量,从而保护了价值400欧元的水箱以及空调压缩机,甚至中冷器,大大减少了用户的损失。

  人们都知道德国车硬,经得起碰撞,但不知道的是,奥迪Q5的前脸分为4块,在发生碰撞时,哪块坏了换修哪块,比采用整体材料的设计更方便维修,并节省维修费。当然,车身的其他部分也有采用这种设计的。

  在德国,对于碰撞损失小的车,保险公司给与优惠,用户可以用比较低的保费投保。奥迪公司这些为用户节省维修费用的设计,不仅降低了用户维修的费用,也降低了用户投保的费用。从私人角度讲,这些设计降低了私人车辆的使用成本。从社会角度讲,这些设计减少了维修用料,在降低社会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降低了碳排放量,当然也提高了奥迪车的市场竞争力。

  以竞争对手为目标的质量

  当年,日本车在美国市场打败了美国车,在奥迪看来,是日本车的质量控制水平高于美国车。于是,奥迪引入了毫米工程,1毫米1毫米地降低公差。这一旷日持久的质量工程,使得奥迪的品质不断提高,最终成为德国豪华车质量的标杆。

  每一款奥迪车在量产前两年就要用锡打造一个1∶1的车模,以后所有样件都要在这个锡制的车模上装配,查找公差,样件完全符合尺寸要求了才能量产。很多人在察看车身质量的时候都要看车门间隙,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奥迪一个车门在样架上有1000多个测量点。如果车门四周的间隙是1毫米,那么所有测量点的间隙都必须达到1毫米才能批准生产。

  在量产之前9个月,奥迪将所有覆盖件装配在总装的装配架上,在“零基准环境”下对部分尺寸进行微调,便于专家们分析单个零件的尺寸合规性、水平调校以及接合处的调校,并将误差微调至1/10毫米之内。如果发现哪个零件达不到公差要求,专家团队将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与供应商一起解决问题,以便不断对匹配度进行优化。

  防腐是所有厂家都要面对的问题,而奥迪对防腐的控制更加严格。在批量生产前,奥迪车要经过19周五阶段的防腐试验:第一阶段,在摄氏35度的条件下向车身喷洒盐水,然后用风将盐水吹到逢里;第二阶段,将车身在摄氏零下35度的环境中进行振动;第三阶段,在摄氏42度的环境中,用人造阳光以每平方米1000瓦的强度进行照射;第四阶段,用100%的湿度,在摄氏50度的环境下降低车内气压,让潮气进入车的每个细微的地方;第五阶段,在坏路上行驶1.2万公里。这五个阶段虽然只有19周的时间,但却模拟出了12年的生命周期。经过这五个阶段的测试后,将车拆开进行检测,看哪些地方有问题,没有问题才能进入批量生产。

  所有这些看似不合理的标准都不是奥迪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通过与竞品对标后,给自己提出的高于竞争对手的标准。也正是这些高于竞争对手的标准,使奥迪的标准成为豪华车的标准。

  奥迪的启示

  奥迪百年历史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几起几落,而每次进入高潮都是因为有新产品伴随,有科技创新的支撑。虽然这次采访中,奥迪向我们展示的是其质量控制系统,但从中不难看出,奥迪通过和竞争对手对标来提高自身的质量标准,通过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来达到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标准。奥迪的创新不仅包括材料的创新,如全铝车身技术、热成型材;还包括发动机燃烧技术的创新,如汽油发动机直喷技术;更包括了诸多工艺方面的创新……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正是这个完整的创新体系,使得奥迪领先于竞争对手。

  奥迪的创新不仅仅是一个个新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其形成了一套完整、严格的标准体系。从奥迪百年的历史看,奥迪的每一步都留下了自主创新的脚印,我们在感叹德国人百年造车历史积淀的同时,是否想到了人家的成果是如何积淀的?人家通过一点一滴地超越对手,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研发体系、质量体系、标准体系。我们自主品牌是否应当塌下心来建立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标准体系呢?毕竟中国的环境和国外的不一样,跨国公司的产品要适合中国的使用环境,必须建立适合中国使用环境的标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和跨国公司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创新:百年奥迪成功的秘诀
  中国汽车工业对中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汽车工业的发展虽然依靠的技术大多是比较成熟的,但竞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技术就买不到了,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自己的研发体系、标准体系。我们很难想像一辆没有标准的汽车,更不能想像一个没有标准体系的汽车工业体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6839.html

更多阅读

《阿黛尔的生活》影片成功的秘诀 阿黛尔的生活

《阿黛尔的生活》影片成功的秘诀本年度在嘎纳获得金棕榈奖的法国影片《阿黛尔的生活》不仅获得了嘎纳电影节评委的一致好评,也似乎获得了法国观众的一致认可,看来影片获奖以后导演与演员有关拍摄过程中的一些争议丝毫也没有影响观众

《成功的秘诀》斯蒂芬·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

成功的秘诀○【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选自《懒惰哲学趣话(外国名家人生美文66篇)》25岁的时候,我在巴黎一面研究,一面写作。那时发表的文学作品,已有不少人赞美;其中有些连我自己也很喜欢。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总觉得还可以更加完美一些,虽

太太口服液”董事长朱保国首度公开成功的秘诀 朱保国女儿

太太口服液”董事长朱保国首度公开成功的秘诀(2007-04-28 02:02:08)转载我初到深圳时就创立广告公司,服务了“太太口服液”3年,现“太太”的股票己成功上市。我问“太太”董事长朱保国:“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坚持!”我问

声明:《创新:百年奥迪成功的秘诀》为网友老街腔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