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一章之八、残疾爸爸:女儿得到的爱是完整



贾亦倬,女,小学生。

她,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今年10岁,就读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花城小学五年级;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孩子,她多次在校级、区级的征文、演讲和书法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她有一个不平常的家,父母都是残疾人。小小年纪的她,做人的原则是:学会宽恕、不怨天尤人;学会忍让,不自高自大;学会放弃,不贪得无厌;学会豁达,不患得患失;学会克制,不放纵自己;学会节俭,不铺张浪费;学会诚实,不自欺欺人……她,就是新近出炉的龙岗朝阳——2006龙岗区首届“知荣明耻好少年”电视评选十佳之一贾亦倬同学。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样一个平凡家庭出生的孩子拥有如此理性的品质呢?她残疾的父母又是怎样教育她的呢?她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呢?

1.她的性格是执着

 《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一章之八、残疾爸爸:女儿得到的爱是完整
贾亦倬的班主任杨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贾亦倬在学习上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她的综合素质非常好,热情、勤奋、上进。”她说了这样一件小事:前不久,贾亦倬进入“知荣明耻好少年”电视评选初赛后,大会给每个选手发了一个纪念奖杯。老师们为贾亦倬获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争相欣赏她的奖杯。突然,一个老师不小心弄坏了玻璃奖杯,奖杯还割伤了贾亦倬的手指。老师非常不好意思,连声道歉,说:“我赔你一个吧,你得到这个奖杯很不容易。”贾亦倬一边捏着出血的手指,一边安慰老师:“没关系。是我自己不小心。我爸爸手很巧,他能修好奖杯。”老师们都被小小年纪的贾亦倬的善解人意感动了。

让老师感动的还有贾亦倬的用心。 老师说,不管什么事,只要交给贾亦倬,就不用再操心了。因为,她对每件事情都特别用心,总是全力以赴,从不打半点折扣。读书月期间,贾亦倬被选拔代表学校参加一个脑筋急转弯活动,为了能完成好任务,她特意买来两本脑筋急转弯的书,在爸爸的帮助下,她居然一个晚上就把两本书背了下来,而且还完成了当天的作业。身为副班长的贾亦倬,对班级工作也非常有责任心。即便老师没有交代她去做,只要看到没人做,她就会主动去做,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她总是很乐意操心班上的事。”老师说。

|www.aihuau.com|51

最让老师印象深刻的当然还是贾亦倬的有主见。“她不是一个随大流的孩子,她常常有自己的想法。”去年,贾亦倬被老师推荐参加学校的童话剧演出,排练期间,别的孩子都是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而贾亦倬却不时地跟老师沟通:我觉得这儿应该这样,那儿应该那样。不仅演戏如此,平时做人做事都如此。“她特别有活力,有热情,能感染人!”大队辅导员严老师充满感情地说。

2.她拥有一个不平常的家

贾亦倬的父母都是残疾人:父亲双腿残疾,母亲聋哑。父母的残疾并不是天生的,母亲的聋哑是两岁时生病造成的,父亲的双腿则是8岁时的一场火灾所致。38年后,回忆起当年那场改变了弟弟一生的恶性事故,贾亦倬的大姑依然心有余悸。她说:那场火灾烧死了13人,只有弟弟和另外两个被严重烧伤的人最终得以幸运地活下来。但是,这种活比死好不了多少。大姑对弟弟贾洪宾当时的惨状记忆犹新,她用手比划着自己的脖子和双掖,说:“这儿,这儿都烧得连成了一片,全身根本不能动。两条腿几乎也烧得脱离了身体,只能用钢丝连着。但,两条腿都打上钢丝,没法坐,最后只好打了一条腿。”此后的治疗一直进行了两年。如今,贾洪宾仍然要依靠双拐才能艰难走动。

因为残疾,贾洪宾直到35岁才和聋哑的妻子结了婚。幸运的是,第二年他们就生了一个非常聪明和漂亮的女孩,她就是贾亦倬。

3.她比别人早当家

女儿贾亦倬的出生,给了贾洪宾夫妇以极大的安慰。但是,由于自身的残疾,他们不可能像别的父母那样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再说,就算他们身体没问题,他们的经济情况也不允许。

长期以来,贾洪宾夫妇都没有工作。2003年从黑龙江来深圳前,家乡的民政部门每个月给贾洪宾200元补助。此外,一家三口的生活只能靠贾洪宾给人维修家用电器和修鞋维持。贾洪宾的手很巧,心眼也实,什么东西坏了,只要经过他的手,转眼他就能变废为宝。因为技术好,诚信,他的口碑一直不错。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的生活依然过得紧紧巴巴。来深圳后,这种紧巴就更明显了,由于深圳顾客习惯师傅上门维修家电,而贾洪宾受身体状况限制,不得不放弃,只能在家给人修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样的家庭里,贾亦倬不得不在五六岁、别的孩子还躺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就开始学做家务活,像洗菜、做饭、洗碗、打扫卫生、叠被子和洗衣服等,她都得做。贾亦倬的小叔心疼残疾的哥嫂,送给他们一台洗衣机。可是,贾亦倬却时常用手洗衣服。她的理由是,用洗衣机洗衣服,太浪费水,另外也洗不干净。她还乐观地说,用手搓洗衣服一举两得:既可以节约水,又锻炼了身体。

除此,贾亦倬小小的肩膀还要担负起帮爸爸贾洪宾洗脚换药的事。因为爸爸当年的伤口始终未曾痊愈,腿上留下了一个永不愈合的伤口,必须每天擦洗、换药。如今,买药、擦洗、消毒、上药,这一条龙的事,贾亦倬已经做得非常娴熟了。令人感动的是,小亦倬对此从没有抱怨过,她说:“孝敬父母是应该的,我觉得好孩子就应该这样。”

4.她的爸爸心比天高

苦难既能磨练人,也能使人颓废。可是贾亦倬这朵小花,在苦难里却越开越美丽,越开越顽强。这大概离不开她身残志坚的爸爸的教育。

贾亦倬的爸爸贾洪宾在6个兄妹当中文化最低,由于身体残疾,当年的他只读到初中就没有再读,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所以,贾洪宾非常重视女儿的教育。贾亦倬两岁时,贾洪宾就用自己特制的三轮车把女儿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因为出生在残疾人家庭里,幼儿园的老师都嫌弃贾亦倬,小朋友也欺负她。贾洪宾法只好自己在家教孩子认一些简单的汉字。

贾亦倬长大一些后,贾洪宾想把女儿转入当地一个比较有名的“神童”学前班。老师看到贾洪宾的家庭情况,担心贾亦倬智力有问题,影响学前班的整体成绩,不肯录取她。贾洪宾诚恳地对老师说:“您就让孩子先学一周看看,不行我再带回去。”

这一周,小亦倬非常努力,不仅上课认真听讲,而且字也在全班写得最好。最终,老师没有理由再拒绝贾洪宾,小亦倬被留下了。

此后,无论是上学前班,还是读小学,贾洪宾风雨不断,每天接送女儿上下学。黑龙江的冬天,气温经常都在零下30多度,非常寒冷。每次贾洪宾把女儿接回家时,父女俩的脸、手和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有一次,大雪下了一天一夜,地面积了一米多深的雪,贾洪宾还是坚持开着自己的三轮车送女儿去上学。

2003年7月,贾亦倬6岁了。贾洪宾想送女儿去读小学一年级。因为年龄不够,学校拒收。贾洪宾跟校长商量,请校长任意考孩子一至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校长就让小亦倬背诵柳宗元的《江雪》,并解释出意思,还出了两道数学题让她做。做完,校长非常满意。校长对贾洪宾说:“您的身体这样不好,还能教育出这么优秀懂事的孩子,您可是真伟大啊!” 小亦倬就这样被破格录取入学。

贾洪宾不仅重视女儿的学习,更重视女儿的品质培养。小亦倬说,爸爸对她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她:敢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此外,爸爸的坚强和自食其力也深深地影响了她。

在无私父爱熏陶下渐渐长大的贾亦倬,亲眼目睹父亲对自己倾注了全部心血,很小她就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父母!

5.她得到的爱很完整

2004年,贾亦倬在深圳工作的小叔叔,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哥嫂,把他们一家三口都接到了深圳自己的家里。叔叔还帮爸爸在花城小区里开了一家鞋艺店。与别的鞋艺店不同的是,贾亦倬爸爸的鞋艺店布置得非常诗情画意:不仅店里干净明亮,院子里还种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贾亦倬的一位老师这样告诉我:以前并不知道那家鞋艺店是贾亦倬家的,每次路过,只觉得这间鞋艺店好特别,因为很难将那些生机勃勃的植物与鞋店连在一起。   

贾家6个兄弟姐妹,为了能够彼此关照,5个已把家“落户”到了深圳,而且大部分都住在花园城小区里。贾亦倬的大姑贾洪珍说,一直以来,他们兄弟姐妹都非常团结,无论谁有困难,其他人都会及时地伸手相助。  

  我去贾家采访的时候,贾洪宾在厅里的修鞋机上修鞋,他的姐姐和妹妹则在他身后做着缝纫活——为顾客改裤腿。我看到,贾洪宾的妹妹的腿因患小儿麻痹症也残疾了。但是,让人欣慰的是,这个家里始终洋溢着暖融融的亲情和乐观的笑声。“已经这样了,只能面对。再说,这么多年的苦都熬下来了,没理由现在倒过不下去了。”他们平淡地笑着说。“只是,要是有个什么政策能让亦倬这样父母残疾的孩子把户口落下来就好了。” 想到孩子的将来,乐观的大姑也在我面前露出愁容。

临走,亦倬的大姑热情地留我吃饭,还说,他们家吃饭很热闹,因为人多。她说,自他们兄弟姐妹陆续来到深圳后,几家人几乎天天都在一起吃饭。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毕竟,深圳人的忙碌是出了名的。能在这样百忙之中,每日抽出时间与家人团聚,没有浓浓的亲情和爱心做支撑,真的很难坚持。

亦倬的大姑还介绍说,节假日,贾亦倬的小叔叔或者堂哥堂姐们,也会带贾亦倬去书城购书或公园玩耍。

“虽然她生在父母残疾的家里,但她得到的爱却很完整,她其实并不孤独。因此,她这朵原本羸弱的小花,才能盛开得如此芬芳和娇艳!”我不由在心里感叹。

采访后记

采访贾亦倬的那天,阳光出奇的好。我跟在贾亦倬身后,往她家里走。阳光洒在静谧的小径上,小径两旁,种满了盛开着的小花。贾亦倬的身影也被和暖的阳光包裹着,她脑后黑亮的马尾一甩一甩的,像她脸上始终如一的笑容:心无旁骛,而且熠熠生辉。在此之前,我曾以为自己将要见到的这个孩子,即便不是心事重重,也难免一脸苦难。尽管我的眼睛失望了,然而,我的心却是高兴的。我高兴眼前这个被阳光包围着的女孩,除了身上少有的镇定让人觉得她有些与众不同外,她仍然不过是个平常孩子。这很好。她还小,平常能让她走得更远些。

精彩回顾

★ 苦难既能使人颓废,也能磨练人。

★ 羸弱的小花,只有在苦难里才能越开越美丽,越开越顽强。

延伸阅读

你想让他多幸福,他就能多幸福

一位网友在讨论朔州弑师案时措辞尖锐地说:虽然杀害年轻的老师是这个学生,但真正的杀人凶手却是他的父母!

这位网友的留言有些偏激。因为,再糟糕的父母也不会混蛋到怂恿自己孩子去杀人(而且还是杀自己的老师)!但是,杀人者的家庭教养缺失是肯定的。当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孩子离毁灭也就不远了。如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那位网友的话:是杀人者的父母亲自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不归之路。

一次,和北京作家赵静在电话里聊天。我突然犯了职业病,采访起她来,我问:你是怎么把孩子的恐惧感写得那么准确的?她一笑,道:“平时多观察自己的孩子啊。”回答虽然轻描淡写,却很诚恳。

赵静的儿子今年读高二,正是紧张的时候。可是赵静对儿子却有点漫不经心,她甚至说:只要考上大学就行了。至于名校,顺其自然,不必勉强。

我听了有点意外,认为她应该对儿子有更高要求,因为那个孩子实在不错,也有这个能力。但是赵静是认真的,她说:“我希望儿子能快乐自主地学习和生活。”

另一个朋友溶,她的女儿现在美国读高中,是校刊主编。明年就要上大学了,目前自己正在准备申请大学的各种资料,加之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每天只能睡四五个钟头。她的女儿我也算是看着成长的,学业、品德一直都非常优秀。溶说他们家的寻常生活场景通常就是:亲子三人,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本书。

这样的家庭多么让人向往!这样的家庭走出去的孩子怎么能平庸?

关于好孩子,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有人说,好孩子是教出来的;甚至还有人唯心地说:好孩子是来报答父母恩情的,坏孩子则是向父母索债来的。

但我想,无论什么样的孩子,身上都脱不了父母的影子。好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不错的父母,坏孩子背后肯定少不了糟糕的父母。虽然世事没有绝对,大体上是靠谱的。

所以,赵静又说:财富拥有需要运气,但父母可以培养孩子拥有幸福感。而且,你想让孩子有多幸福,孩子就能有多幸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072.html

更多阅读

向宝洁学什么 《向宝洁学什么》第一章(一)

系列专题:《向宝洁学什么》第一章因为宝洁这样做,所以其他人跟着做第一节 宝洁传奇:品牌从“烙印”开始 宝洁经典案例一百七十多年前,美国中部俄亥俄州重要的工商业城市辛辛那提被人们称为“猪都”,是美国最著名的贩猪中心,甚至在城

炒股心理学比技术重要 《炒股就是炒心理》第一章

系列专题:《炒股就是炒心理》第一章第一章透视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投资第一节态度决定投资行为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的投资态度直接决定了投资行为方式,对投资成败自然产生了重大影响。态度与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具就该这样卖 《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一章(一)

系列专题:《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一章  迎实战情景1:顾客第一次进店后,你太热情也不对,太冷淡也不行,那么该怎么办呢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一章迎专家点题作为一名销售人员,首先应该让到店的顾客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欢迎、尊重,所以适度的热情是

声明:《《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一章之八、残疾爸爸:女儿得到的爱是完整》为网友飞过有你的城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