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网 中国汽车工业原点的思考(一)



  伴着元旦的鞭炮声,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我国迎来了汽车年产销超过1300万辆的好成绩,中国汽车市场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在人们为之庆贺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在过去几年的重大政策,以使汽车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过去所有的政策中,引起争议最强烈的有两个政策,一个是组建大集团问题,一个是产能过剩问题。

    关于组建大集团问题,赞成者认为,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大集团,否则无法立足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反对者认为,大集团无需政府指定、拉郎配,而应当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来形成,这样形成的才是有竞争力的大集团。对大集团问题的讨论听起来都有道理,而且观点交锋不在于是否要大集团,而是怎样形成大集团,形成什么样的大集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清组建大集团的目的是什么?

    “产能过剩”这个命题与讨论一直与大集团的讨论结伴而行,有人计算汽车厂家未来几年的产能,然后判断说产能已经过剩,必须抑制,防止由重复建设造成国家资源的经济损失;有人认为这是市场行为,无需干扰,应当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配置资源。这两种意见都有背后的经济观点支撑,听上去逻辑关系都能成立,而问题的实质是,产能过剩在中国是一定会出现的,中国汽车工业需要什么样的产能?

 一、问题的提出

     大集团的概念始终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成长的历程,而这个概念被突出出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眼见着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长驱直入,摆在人们眼前的问题日益突出出来了,一方面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在逐步缩小,另一方面是中国汽车企业小,且分布比较散。一批批中国人到海外看过跨国公司后反省道,人家的企业比我们的企业大十几倍、几十倍、上百倍,我们要与之抗衡,就必须组建大集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网 中国汽车工业原点的思考(一)

    在思考大集团问题的时候,人们联想到两个关于大集团立身之本的问题,一是我们没有强势的自主品牌,另一个是没有自主的研发能力。因为跨国公司的自主品牌是强势品牌,其背后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支撑、有强大的研发团队支撑,而支撑他们持续研发的动力是洋品牌巨大的销量所带来的利润。因此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大集团来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聚集销量,以巨大销量带来的利润来支撑自主研发,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支撑起强势的自主品牌。

    在这个逻辑关系下,人们见到了一系列经常相伴的名词:大集团、自主品牌、自主研发、产能过剩……。然而,人们似乎忽视了一个更加原始的问题:中国汽车工业的使命是什么?

 二、历史任务的变迁

     汽车工业起步于计划经济时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建设生产问题、军队用车以及政府用车,因此更多地强调发展自主的汽车工业。先后建立的一汽、南汽、北汽、东风、陕汽、上汽等一批企业成为国家的骨干企业,这批企业不仅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也建立了自主的汽车工业发展体系。1965年,国内人均GDP只有240元人民币,1980年也只有460元。因此,在当时建立以消费为主的汽车工业是不可想像的。1966~1980年成立一机部汽车局,当时的发展方针是:以军用为主,兼顾民用,建设“三线”汽车生产基地。

    这个时期,汽车工业的基本任务是以满足军用为主,其次是为国家建设提供运输工具。

    上世纪80年代初的特点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老产品换型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走联合、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道路,通过加快轿车工业的发展振兴汽车工业。这期间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就是要不要上轿车的历史性争论,结果上轿车的意见占了上风,为今天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1985年,国内人均GDP只有855元人民币,轿车产量只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同年末,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等部门下发关于加强宏观管理、促进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这个时期对产业有个概括性的说法,叫做“缺重少轻没有轿车”,轿车是企业的形象,消费群以政府和公司、企业为主。为满足市场需求,改装厂、改装车开始大批出现,进口车大量增加。在宏观经济中,汽车依然是国民经济中的补充部分,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被重视。在产业发展上,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的思路,市场经济的思想开始对政策产生微妙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步伐明显加快,到去年,全球主要的汽车跨国公司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市场,更出现了新一轮合资热。1994年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政策的开头语这样写道:“通过本产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汽车工业在本世纪末打下坚实的基础,再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其中,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的思想没有任何改动,同时加强了控制的色彩,这也是过去多年来始终在政府官员们口中念念不忘的一句话:“治理散、乱、差”的基本依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231.html

更多阅读

汽车行业风云人物 行业风云(一)

   介绍人物:马蔚华(金融业)、陈立奇(金融业)、冯仑(房地产)    马蔚华:用互联网给货币加速  两年前,中国金融界对互联网还在“隔岸观火”。谁也没想到,顷刻间,这把火就烧到了自家门口。大多数“银行家”们把上网仅仅当成了一种点缀,

曲敬东:三星要做中国人民最喜欢的企业(一)

三星电子常务、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曲敬东做客商界在线商界在线: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商界在线—天天直播”。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三星电子常务、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曲敬东。欢迎曲总! 曲敬东:各位网友,新年好!

凡事谋定而后动 谢国民:中国攻略 谋定而后动(一)

   进入中国已25年的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日前再次表达对中国经济和投资中国市场的信心,但在旁观者看来,正大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发展并非那般令人振奋,谢国民所描绘的正大中国扩张蓝图,在国际观察人士看来也并

周伟锟:领先中国最受尊重的公司(一)

 1979 年,IBM 在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台 IBM 中型计算机。如果从那时算起,IBM 在中国大陆已有 25 年的历史,但直到 1985 年,IBM 才在大陆设立第一个办事处。当时负责 IBM 香港业务的周伟锟──现为 IBM 大中华区董事

汪潮涌:中国最敢玩的富人(二)

  超前把经济改革过程中最成功的模式移植到体育领域里来  两个同到某地开发市场的鞋子推销员,给总部发回两封截然不同的电报,一个人是:太糟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啊。另一个人是:太好了!这里的人都还没有鞋呢!  当我提及这个关于推

声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网 中国汽车工业原点的思考(一)》为网友提笔废江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