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欧:“市场换技术”终成正果



 今年3月底,正当美国通用命悬一线、上海通用的前景备受质疑之际,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说,除了雪佛兰克鲁兹和新一代别克君越之外,上海通用还将推出一款完全自主开发的小车,也就是说,“我们离完整的开发能力就差一步了”。如今,美国通用已涉险过关,上海通用如日中天,“完全自主开发”的雪佛兰新赛欧如期而至,对上海通用来说,这已经不是救命稻草,而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新赛欧为多年来饱受辱骂的汽车产业“市场换技术”政策正了名,标志着上海通用成了第一个在此方面修成正果的合资企业,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改革开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所谓“完整的开发能力”是指一个企业具备了主导开发车身、内饰和最核心的底盘的能力,能够开发出一款整车,且拥有这款车完整的知识产权,集团内部或外部的其他企业要生产这款车或引用其部分技术、设计时,须支付相应的转让费。

    上海大众朗逸和一汽大众新宝来也是合资企业本土自主研发的成果,但自主开发主要集中在车身和内饰,对至关重要的底盘则是在原有PQ34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轴距加长和CAN-BAS总线升级,可以说是80%的自主开发,“离完整的开发能力只差半步”,而在与此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上,两个大众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

    新赛欧则不同,按上海通用的说法,是“首款合资企业主导研发的全新构架的量产车,拥有在全球完整的知识产权”。所谓“全新构架”就是全新底盘或平台。新赛欧拥有34项核心技术专利,其中保证空间的油箱中置技术,保证驾驶舒适性的变速箱扭矩控制标定技术,保证安全的新型汽车后防撞杆设计等,都属于底盘技术。

    2008年6月朗逸上市时,大众中国CEO范安德宣称:在合资企业的本土研发方面,大众比对手“领先了10年”。如果范安德所说的“对手”是指他以往特别强调的“只有丰田”,这话倒也没错,但如果也包括通用,问题就来了。

   当然,上海通用的新闻资料宣称雪佛兰新赛欧“首开国际品牌本土研发先河”,这话也不准确,应该说是“首开国际品牌‘整车’本土研发先河”。

    实际上在中国,国际品牌本土研发可追溯到1992年。当时,经受住了德国标准零部件国产化的千锤百炼后,一个由上海大众中方技术人员组成的开发小组首次赴巴西,与德国大众和巴西大众联合开发上海大众的第二个产品系列——桑塔纳2000,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将巴西桑塔纳原型车加长10公分,以满足中国本土用户的“特殊需求”。这是第一个有中国工程师参与开发的引进车型,开了引进车型“本土适应性加长”之先河。此后,一汽大众奥迪A6和上海大众帕萨特B5的加长研发也如此展开,虽然研发工作主要是在国外进行,但参与开发的中方人员因此成了第一批具有国际水平汽车研发经验的中国本土人才。

    1996和1997年,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投入巨资先后成立了技术中心,引进车型的本土适应性开发逐步转移到国内进行。2004年上市的桑塔纳3000是桑塔纳2000的全面升级改款车型,开发工作历时3年,在本土完成。此后,上海大众的帕萨特领驭、新POLO与上海通用的新君威、君越、乐风等在升级改款的本土研发方面成竞争之势。

    2006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海大众第一款概念车——“哪吒”问世,号称是国内“首款具有国际水平的本土开发概念车”。当然,上海通用不会服气。早在1999年,作为上海通用姊妹企业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设计的“麒麟”概念车在上海国际汽车展上亮相,号称“是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款概念车,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开创了中国人设计概念车的先河”。但“麒麟”作为一款概念车的确乏善可陈,唯一的亮点是“后排座椅放倒后还可放置两辆自行车”,不久便销声匿迹了,被认为是一件应景、作秀的产物。

    直到2008年6月朗逸问世,上海大众在合资企业自主研发方面仍处于领跑位置。

   如今,新赛欧的问世表明,上海通用至少是在目前走在了合资企业本土研发的最前列。上海大众技术中心拥有1000名员工,而泛亚技术中心则有1500人,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双方本土研发实力上的差距。当然,这并不能埋没上海大众的辉煌。在为中国现代汽车工业奠定基础的德国标准零部件国产化方面,上海大众的贡献无与伦比。此外,上海通用的相当部分精英包括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研发人才,实际上都来自上海大众乃至一汽大众。可以说,新赛欧是中国汽车工业对外开放20多年来“市场换技术”逐步积累、合资中方锲而不舍以及中外双方合作不断深入的结果。

    至于自主品牌与“市场换技术”的关系,涉及早期的市场准入限制,民族激情,跨国公司本土化后技术、管理和人才等的溢出效应,借鉴、模仿或抄袭,自主开发标准等方方面面,有很大争议,不在本文所述范围。但雪佛兰新赛欧将成为6万元以下A0级小车市场上“第一款国际品牌的小车”( 起价5.98万元的合资品牌小车长安铃木雨燕只是一个非主流的“例外”),其品牌、设计、质量、性能、安全乃至服务方面的优势,将对这块自主品牌的“天然领地”造成强烈的冲击,改变竞争格局,并从客观上促使自主品牌企业全面提升竞争力。

    顺便说一下广州本田,虽与上海通用几乎同时成立,且销售业绩辉煌,但10年来在自主研发方面却一穷二白,如今也已开始了“市场换技术”的进程,筹建技术研发中心,并准备推出第一个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理念”,尽管其第一款车型将以本田的上一代车型为基础,与全新开发的上海通用新赛欧不可同日而语。

    开发车一款全新车型并不难,但按国际标准流程开发一款新车、其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则不易,不仅需要足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也需要足够的硬件设施和巨额资金支撑。上海通用依托中国汽车工业20多年改革开放、市场换技术打造的基础,以自身12年积累的功力,历时4年按国际标准流程开发出了全新赛欧,对上海通用自己、对合资企业、对自主品牌企业乃至对中国汽车工业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当然,按国际标准开发、按大品牌全球统一标准进行零部件采购以及按照国际标准制造工艺打造的新赛欧还只是一款低端车型,是合资企业自主开发整车的一个起步,其设计、品质是否真正达到了国际水准,还有待消费者认可。

 新赛欧:“市场换技术”终成正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257.html

更多阅读

苦炼三年,终成正果------余姚实验学校中考战记 余姚生活网

苦炼三年,终成正果     ------余姚实验学校中考战记  光阴如梭,一晃三年。三年前为“小升初”写过一篇:一切为了“小升初”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儿子应试陪考侧记。经过多次奔波和应试,儿子最终录取到余姚实验学校。  

新赛欧刹车灯开关的拆解、修复方法图 新赛欧刹车灯开关

想当初还在保修期内,其实已经出现过踩刹车刹车灯不亮的现象,后来又亮了,一直没法去修。现在已经过保了,此现象又出现了,直至长时间不亮,于是准备自己先动手检查。 先网上搜索,发现此现象还真不少,新赛欧刹车灯约20元一个,如果送4S修,工时费好

张小虞:“市场换技术”已实现初步目标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开放政策重要符号的“ 市场换技术” , 真的是失败的吗?带着这一问题,本刊记者专门拜访了汽车行业老领导、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  据张老介绍,市场换技术在上世纪80 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是中

声明:《新赛欧:“市场换技术”终成正果》为网友丕僾襡樂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