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谷歌“软硬兼施”抄底微软

 移动终端:谷歌“软硬兼施”抄底微软


进入到2010年,从各主要媒体和分析机构对于与移动互联网设备及应用相关的预测可以看出,智能手机、上网本、智能本和平板电脑将是这一年中业界关注和产业发展的热点。从这些预测的产品形态,可以得知移动互联时代,应用终端将呈现多样化和小型化的趋势。如果说智能本和平板电脑尚属今年待考量的新兴市场,那么上网本和智能手机已经在去年被证明了其所蕴涵的巨大市场和潜力。这之中尤其以苹果的iPhone智能手机为代表,并且开创了软硬兼施的成功先例。对此,互联网的老大谷歌心知肚明。所以今年谷歌要发布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上网本(智能本),甚至是平板电脑。

 

从已经确认的消息,谷歌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Nexus One即将于近日发布,甚至连和运营商捆绑后的价格都已经在网上曝光。如果不考虑谷歌手机本身,仅从披露的经运营商补贴的价格为179美元看,其在现有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此外,随着谷歌手机发布的确认,采用自家Chrome OS操作系统的上网本(智能本)的配置近期也是频频被网站公之于众。更有最新的传言称,谷歌正与HTC合作要发力平板电脑。至此,谷歌以智能手机、上网本(智能本)和平板电脑“软硬兼施”的战略已经初具雏形,并且对最大的竞争对手微软形成了夹击的抄底之势。何以见得呢?

 

自从谷歌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问世以来,就把竞争的目标锁定在了微软的Windows Mobile,尤其是在去年,谷歌先后发布了两个版本的Android,尤其是谷歌和摩托罗拉的合作,大大提振了Android的市场表现,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出现了小幅增长。与谷歌相比,微软在去年下半年发布稍作改进的Windows Mobile6.5并未阻止其市场份额的小幅下滑。虽然双方都是小幅的增和减,但对于始终处在增长乏力和市场绝对份额偏低的微软和谷歌来说这一增一减的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微软的智能手机在Windows业务中(PC和上网本)中的表现是最弱的,也是竞争对手最多和最强大的。而谷歌的Android无论是在宣传的势头还是发展上可谓是风头正劲。所以谷歌选择首先在微软表现最为薄弱的智能手机市场作为突破点颇有几分道理。更何况智能手机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应用最重要的终端。对于谷歌和微软来说,谁占绝了智能手机的屏幕(系统和应用),谁就有可能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大战中占据有利位置。

 

再看基于谷歌Chrome OS操作系统的上网本。从披露的其搭载有基于ARM架构的芯片看,笔者更愿意将其看作是智能本。从相关机构的预测看,随着上网本(Wintel体系)增长达到一定的程度,智能本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逐渐超越上网本。虽然这只是预测,但足以看到业内和市场对于智能本的期待。从智能本的定位看,直指上网本这个竞争对手。也就是在未来智能本会逐渐抢夺一些原本应该属于上网本的市场。这意味着在新增的市场中,微软将会失去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的机会,因为基本上是基于ARM架构的智能本是不能够运行Windows系统的,而这正是谷歌Chrome OS的用武之地。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基于ARM架构的智能本确实具有业内预期的良好的市场表现。

 

最后就是平板电脑领域。苹果在今年要发布的平板电脑,让业内从年初就掀起了一股平板电脑的狂潮。那么平板电脑发展的技术趋势究竟是什么?是延续在上网本市场的Wintel,还是即将登场的智能本的ARM+Linux或Chrome OS,届时苹果发布的首台平板电脑采用何种架构的处理器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不过从平板电脑的配置和应用定位看,采用ARM架构的可能性很大。当然也不排除苹果采用英特尔X86架构的处理器,例如在上网本市场使用的凌动系列。甚至苹果采用自家开发处理器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还记得前两年苹果并购的芯片厂商PA Semi吗?不过需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那是一家基于RISC架构的芯片厂商。

 

除了苹果之外,据称芯片厂商飞思卡尔将涉足平板电脑市场。在本周即将召开的拉斯维加斯CES消费电子展上,飞思卡尔将发布一款 7英寸、采用ARM处理器的触摸屏平板智能本的参考设计,标价为不高于200美元。而这款智能本可以使用谷歌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或Linux操作系统,有Wi-Fi和3G功能。种种迹象表明,在平板电脑进入市场的初期会是ARM架构的天下,这同时标志着谷歌Chrome OS操作系统将先于微软占据先机。不过一旦平板电脑呈现出可预期的市场空间,芯片产业的老大英特尔不会坐视这片市场而不顾,尤其是今年其最新的32纳米制程的采用,让其架构的处理器运行在平板电脑上将成为可能。其实在与智能本和平板电脑类似的MID产品中,就已经在采用英特尔的45纳米凌动处理器,从技术角度看,只要英特尔看好平板电脑市场,杀进去应该没有技术壁垒。而一旦英特尔杀人平板电脑市场,微软的机会也就随之来到了。所以说,在平板电脑市场,谷歌和微软的操作系统之争的悬念最大,因为它们彼此都有一半的命运掌握在其他厂商的手里。这也就很合理地解释了为何谷歌要和HTC合作发布平板电脑的内在原因。

 

不管是传闻也好,还是事实也罢,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谷歌与微软在今年竞争的激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作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上网本、智能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应该是谷歌与微软争夺的焦点,但他们争的不是硬件,而是硬件之中蕴含的平台及平台上的互联网应用。尤其是谷歌,作为操作系统的后来者,更希望借助“软硬兼施”的战略来抄底微软的后院。不过谷歌此战略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即无论是Android还是Chrome OS在自己使用的同时,也面向其他相关的厂商开放,如何协调自己与合作伙伴间的利害关系是一大挑战,同时鉴于微软Bing搜索业务去年的表现,在抄底别人后院的同时,自己也要格外小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440.html

更多阅读

谷歌眼镜使用评测:谷歌眼镜都能干什么?

谷歌眼镜,首次对公众亮相于2012年GOOGLEI/O大会上,并同时接受开发者注册申请首批使用。当时,3G门户&GO桌面在美国的副总裁曹明和很多人一起在大会上进行了注册申请。九个多月后,首批谷歌眼镜开发者版(Glass ExplorerEdition,下称“谷

选人:谷歌式急转弯

     试想你被缩小到一枚硬币大小扔进搅拌机。你的质量减少,密度不变。搅拌机60秒内就会开始搅拌。你会怎么办?是被问傻了,还是立刻回答:掏出口袋里的零钱,把它扔到搅拌机的电机里卡住它。  假设有6个数字:10,9,60,90,70,66,接下来该出现

中国网评人士:谷歌在耍“小聪明”

  谷歌决定在保留中国大陆公司、职员和网站的同时,将有争议的内容转移至北京审查覆盖范围之外的香港,是想使出一招妙计。它试图做到的是,在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的同时,又离开了它。   但观察人士提醒说,这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也许

法定受益人 分析:谷歌移师香港 百度可能受益有限

  谷歌(Google)将中国用户自动转往不受审查的香港站点,对于此举将有何影响,最操心的人中大概会包括百度(Baidu)管理层。百度是谷歌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中国搜索市场的领跑者。  自从谷歌1月份宣布正在重新审视在华发展战略

Lex专栏:谷歌的双输局面

  在就中国用户电邮账户遭到黑客攻击发出警告10周之后,谷歌(Google)如其威胁的那样,在昨天终止了对其中国大陆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审查。对google.cn的访问如今将会被转到其未经审查的香港站点。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如果该公司曾

声明:《移动终端:谷歌“软硬兼施”抄底微软》为网友男厕老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