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隆平高科 隆平高科4亿巨资去向不明



 IPO后,公司原有主业利润随即大幅下滑,同时募投项目进展缓慢。种种迹象表明,隆平高科,极有可能是一家专为圈钱而上市的公司。更让人疑惑重重的是,预付账款一路飙升,总计4.34亿元的巨额资金去向不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已出现亏损????隆平高科,你身上究竟有多少疑点?

     张彤

  提起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988,以下简称“隆平高科”),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但实际上,目前袁隆平仅仅持有隆平高科1.82%的股权,而隆平高科曾经引以为豪的种业业务近些年江河日下,若不是凭借股票收益及股权转让收益暂时的掩盖,公司早已亏损累累。

  募投项目疑点频现

  隆平高科于2000年12月上市,共募集资金6.94亿元。

  上市之初,公司为投资者描绘了一副美好的发展前景。

  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将利用募集资金进行11个项目的投入,建设期1~2年。项目建成后,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9.11亿元,利润总额1.89亿元,若按33%所得税计算,净利润约1.26亿元。

 安徽隆平高科 隆平高科4亿巨资去向不明
  然而募集资金到手后,其投向就出现了问题。按照招股说明书所示,募投项目应于2002年年末全部建成投产,但截至2002年,公司仅仅投入了2.73亿元,此前所称的11个项目也仅投入了7个。

  2003年、2004年,隆平高科的募投项目进展更加缓慢,公司这两年的募集资金投入分别仅有3441.09万元和1248.34万元。

  原本两年就应完成的募投项目到了第四年依旧进展缓慢,但“奇迹”这时却悄悄地出现了。

  据隆平高科招股说明书称,公司拟投资1.31亿元建设杂交“优质粮油种子产业工程”项目,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总收入1.81亿元,年利润总额3955万元。而2001年年报显示,该项目投入当年就已经实现主营业务利润3598.8万元。

  随后的2002~2004年,该项目实现的主营业务利润分别高达7882.24万元、1.24亿元和1.43亿元。

  利润超出预期本是好事,但隆平高科公开信息同时显示,2000年即公司“杂交优质粮油种子产业工程”项目尚未产生收益时,隆平高科种业业务的主营业务利润为5460.17万元,2001年该项业务的主营业务利润为9050.11万元,虽然较上年大幅增加,但2001年隆平高科的“杂交优质粮油种子产业工程”和另外一个募投项目“高产高效杂交辣椒及蔬菜种子工程”合计产生主营业务利润8802.34万元,即公司原有种业业务的主营业务利润已经由上年的5460.17万元骤降至247.77万元,降幅高达95%以上。

  为何募投项目产生利润后,隆平高科原有的种业项目利润会巨幅下滑,究竟是公司此前的业务利润存在问题,还是隆平高科将前后两项利润混为一谈,造成募投项目利润高企的假象,从而迷惑投资者呢?

  圈钱后业绩随即变脸

  2001年,隆平高科实现净利润4033.23万元,同比增长7.54%。表面上看公司实现了业绩增长,但实际上在隆平高科2001年的利润总额之中,包含了2310.37万元的股票投资收益,扣除此因素,公司上市第一年业绩便已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2002年,隆平高科的业绩开始变脸,其净利润从上年的4033.23万元骤降至1006.12万元,降幅高达约75%。此后的2003年和2004年,隆平高科的业绩虽然略有回升,但若不是凭借股票、债券、处置股权等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业绩将会下滑得更加厉害。

  在通过IPO募集到6.94亿元资金之后,公司主业利润随即大幅度下滑,同时募投项目进展缓慢。种种迹象表明,隆平高科极有可能是一家专为圈钱而上市的公司。

  2007年,隆平高科的募投项目终于完成了,但疑点再次出现。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募投项目中的杂交优质粮油种子产业工程固定资产投资9082万元;高产高效杂交辣椒及蔬菜种子工程固定资产投资2895万元;高产高效西甜瓜种子产业工程固定资产投资2804万元;高效低毒农药开发工程固定资产投资2369万元;农业科技贸易网络信息中心工程固定资产投资1689万元;仅上述5个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就高达1.88亿元,剩余的几个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也达数千万元,而截至2007年,公司固定资产仅为1.77亿元(上市之初固定资产原值2086.55万元),这与公司招股说明书严重不符,隆平高科的募集资金究竟投入到了哪里呢?

  4.34亿元巨资去向不明

  2004年,由自然人伍跃时控制的长沙新大新集团取代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为了隆平高科的第一大股东,伍跃时成为了隆平高科的实际控制人。

  实际控制人变更后,隆平高科不仅继续凭借非经常性损益粉饰公司业绩,掩盖公司亏损的事实,同时隆平高科数亿元的资金开始以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形式流失。

  2004年时,隆平高科的预付账款仅为1317.62万元,此后公司的预付账款一路飙升,截至2009年9月30日,已升至3.39亿元,同时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净额也高达9455.74万元,但公司并没有披露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去向,那么4.34亿元的巨额资金究竟去了哪里?

  伴随着资金流失,隆平高科主业利润巨幅下滑。新大新集团入主之后的2005~2008年,隆平高科分别实现净利润2820.55万元、3718.39万元、4933.08万元和6488.71万元。表面上看业绩在逐年稳步上升,但实际上在隆平高科2006年的净利润之中,包含高达3574.73万元的非经常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利润仅有143.66万元。

  2007年隆平高科的利润总额为5057.56万元,但其中股票、基金投资收益及处置股权收益等收益高达7000余万元,公司主业实际已经发生亏损。200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隆平高科亏损1438.42万,2009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隆平高科的净利润亏损高达2037.36万元。

  虽然目前隆平高科凭借股票收益及股权转让收益等暂时掩盖了主业亏损的现状,但这种业绩粉饰能长久吗?

  本刊讯

  深发展天玑财富打造文化之旅

  深发展天玑财富近日举行“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系列讲座。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摩艺术品指数创始人梅建平,在民族饭店倾情讲解《中国的文化崛起与艺术品投资》,为听众讲解大国崛起与主流艺术品、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主流艺术品的历史投资回报、中国艺术品的长期投资价值等重要内容。

  中原地产年度发布会在渝举行

  12月21日,中原地产年度总结及展望信息发布会在重庆举行,这是香港中原集团旗舰品牌中原地产首次在重庆举行年度发布会。中原集团研究董事程澐表示,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已明确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为结构性调整。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工业化的升级,使得整体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本要素获得进一步加强。

  中国企业公民论坛  30家企业获奖

  12月9日,《21世纪商业评论》、《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09中国企业公民论坛”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论坛从关注“企业公民领导力”、“公益创新的路径选择”、“产业生态及企业公民”、“绿色责任与商机”展开论道,就“学习型企业公民”的各个可能向度,进行深入的碰撞和探讨。颁奖礼分上下午共六轮,颁发了30个年度最佳企业公民大奖及一个2009年最佳NGO组织大奖。

  60年60品牌功勋人物晚会在京举行

  12月18日,纳伟仕“3G双模手机之夜·2009品牌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晚会弘扬表彰对中国品牌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品牌影响力的年度人物以及推动区域品牌和行业品牌发展的人物。包括马云、马蔚华、六小龄童在内等60人入选品牌功勋人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901.html

更多阅读

端午节 端午人潮涌动陕西旅游揽金31.4亿元

     端午节,吃粽子,挂荷包,熏艾叶都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除此之外,不少人还会带上家人,约上好友逛街、游玩等等。不管是宅在家里,还是逛街游玩,这节日里的消费可都是少不了的。  今年端午假期短途游、近郊游、自驾游客大量增加。据陕

他生未卜此生休 吴江农商行违规发债4亿 上市进程前途未卜

     随着一桩5年前的违规操作被央行公开通报,地处江南一隅的吴江农商行顷刻间“声名大噪”,此刻,该行IPO进程正处于关键期。  通报显示,吴江农商行在未获得央行批准的情况下,于2008年11月18日私募发行4亿元次级债券。除了未获批

陕西养老金上调 投入近4亿 陕西支持社会养老

     2020年,陕西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预计将达690万人。记者6月27日从陕西省养老工作情况通报会上获悉,今年全省安排近4亿元资金支持社会养老,并计划统筹力量,进一步将失独老人纳入保障范围。  将有690万老人  据统计,截至2012年

意兴阑珊的诗句 定增合计浮亏8.4亿 私募集体意兴阑珊

     定向增发,作为中国特色的“制度套利”投资模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其高收益、低风险的优势被机构投资者热捧。但随着市场的阴跌不止、参与机构的增多以及定增价折扣率的下降,定增市场近两年“风光不再”。  刚刚过去的11月

浙江民企百强 浙江民企投资4亿美元在迪拜建商品城

  核心提示:9月28日,浙江龙门集团与阿联酋迪拜米拉斯控股集团签署协议,龙门集团将投资4亿美元在迪拜国际城建造“凤城”。该项目计划于2012年3月开工,2014年9月竣工,2015年1月正式开业。   新华网迪拜9月28日电 由中国浙江龙门(集团

声明:《安徽隆平高科 隆平高科4亿巨资去向不明》为网友八月的奇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