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第二章第三节 《终结美式公司》第二章第三节 中国由家庭向公司渐进 (5)



一是不能确保最高统治机构运转良性。由于儒学主张内省,一旦有君王或者皇帝不能内省,骄奢淫逸,那就没有办法了。所以中国每次改朝换代,都是从第一家庭腐朽开始,加上自然灾害对普通百姓家庭的压迫,就促成事端。而每次改朝换代都是血流漂杵,对社会进行一次大破坏。虽然儒学主张和谐社会,不主张强暴,但是改朝换代一直是暴力的。

 公司法第二章第三节 《终结美式公司》第二章第三节 中国由家庭向公司渐进 (5)
  二是儒学的超稳定力量过于强大,限制了科学的发展。在整个封建社会,家庭道德和儒化思想,都把科技发明当成歪门邪道,奇技淫巧。尽管中国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但没有发明蒸汽机,没有促发工业革命。也许儒人知道,一旦工业革命产生,儒式的家庭就要退出社会结构基本单元的位置,家庭道德就要推倒重来了。

  这个超稳定系统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在于,它使中国在保持上千年繁荣的同时,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人在心灵上有一个安稳的归宿。

  这里讨论一个现象: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中国实际上有机会和实力统一俄罗斯所在的现域,而且成吉思汗开创的元朝,一度占领过彼得堡,疆域达3000多万平方公里。为什么这些疆域没有能够稳定下来,而是很快就失去了?

  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国家庭结构基本的形态,不符合俄国所在的亚寒带地区的生产发展要求。秦始皇时期,一个家庭有100亩地,每亩地纵横各240步,而且秦国要求的是小家庭,兄弟到一定年龄要强行分家,这说明当时秦国所拥有的土地质量、气候条件、畜力和农业生产工具,已适应小家庭农业生产。而俄罗斯广大的土地基本上是生地,冻土多,一个小家庭不足以独立地开展农业生产。因此,中国的一些皇帝率大军占领俄国的大片领土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想建立与中原地区相似的家庭结构单元和立于其上的郡县制,接着推广儒教。但是,由于家庭单元根本无法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建立于其上的郡县制不能发挥作用,民众更不可能接受儒家思想。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里,历来把这个地区的民族称为蛮夷,或者干脆叫长毛、红毛,以表示该地区民族不开化和野蛮。

  2中国计划制企业结构的历史优越性与缺陷

|www.aihuau.com|19

  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是在1949年,此时苏联共产党已经推行计划型企业制度30年,并且正在兴盛期。中共和苏共持有相同的社会理想,这使中国的计划型企业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刚开始便具有抄搬苏联经验的特点。但1956年苏共召开第二十次大会,会议上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中共对此持不同看法,同时放弃对苏联经验的照搬,走上开创性的道路,这使中国计划型企业呈现出与苏联计划型企业不同的新特点。这是研究中国计划型企业需要侧重的方面。

  中国的计划制企业,在农村叫人民公社,在城镇叫社会主义工商企业,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实践已经证明,农村人民公社没有经济前途,主要成就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人民公社是什么?这个名词与俄国公社和法国的巴黎公社似曾相识。大致内容是将工、农、商、学、兵组织成一体,形成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小社会单元。

  农村人民公社,是一个很奇特的农业计划型企业集团,它追求小而全,与苏联的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拖拉机站有所不同。

  农村人民公社的原则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三级机构都有所有权。生产小队大致40户左右,拥有小型机械、牲畜等生产资料,主要负责日常农业生产。生产小队按照劳动力的强弱,把妇女、青壮年男人和老人,以计工分的方式,安排和评价每天的劳动,作为物质和现金分配的依据。生产大队管理6至12个生产小队,拥有大型的生产机械,全面组织冬天的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开办学校、医院、工厂等,成立民兵排,每个小队有一个民兵班。人民公社则代表国家拥有土地,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兴建跨区域的大型水利项目,人民公社有计划和物价部门,公社拥有的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较多。

  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制度,十分复杂。它是一个企业集团,包括工业、农业、商业、学校、民兵组织。它的计划性相对较弱,生产小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自主购买抽水机、拖拉机之类的农业机械,没有苏联集体农庄那么僵化。人民公社搞小而全,是企业办社会的典型表现,但是农村人民公社不是政府。当时政府只有三级,即县、省、中央。在省和县之间,设地区行署,为政令传达机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12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公司法第二章第三节 《终结美式公司》第二章第三节 中国由家庭向公司渐进 (5)》为网友奔涌着拥抱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