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章之学 《完美陈述》第4章之步骤2 延展触角全面感知素材



在收集原材料的时候,就应该努力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詹姆斯8226;韦伯8226;扬把这个体验素材的过程描述为:“用我们思维中的每个触角去体验每一个现实,把它们翻来覆去,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它们,感受其中的内涵。然后再把两个不同的现实撮合在一起,让它们彼此能相互适应、相互融合。”

在上面提到的保时捷的推介活动中,3 个素材( 漫画、笑话和我自己的第一次驾车经历) 之间的关联就非常清晰。每个素材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同一个问题,但这些信息怎样才能让人联想到保时捷的调查,从而沾沾自喜地得出“大多数美国人仍然认为保时捷是‘至高无上的跑车’的结论呢?怎样用这些素材去解释我们所调查的宝马和奔驰车主对这些车的评价——“可靠”、“高效”和“精致”呢?或是保时捷驾驶者在阳光明媚的山间公路兜风的那种美妙感呢?它们和保时捷的价格在1986 年到1993 年之间上涨了117% ,又有什么联系呢?怎样把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和公路限速规定,或是德国人在保时捷广告上自命不凡的宣言结合到一起呢?更不用说传闻中的保时捷德国生产线——在那里,并不是发动机通过传送带从一个技师处运到另一个技师处,而是技师们跟着发动机跑来跑去。

这些事实之间的联系并非总能一目了然,但它们是必然存在的。任何一个想法,不管它的表面看来有多么幼稚简单,最好都应该记录下来,形成书面文字,比如上面那种可以贴在张贴板上的便条。之后,只要我们细心地去总结,去品味,就有可能找到不同元素之间的关联。事实上,只要能用语言把头脑中半生不熟的想法表达出来,我们就已经是在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接近我们苦苦追求的答案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加深,我们总能找到越来越精确的语言去表达这些想法。

这不免让我回想起披头士乐队的著名制作人乔治8226; 马丁(George Martin) 。他曾经说,在乔治8226;哈里森(George Harrison) 第一次创作歌曲时,每个词都会让他绞尽脑汁。最后,约翰8226;列侬(John Lennon) 想出了一个办法。列侬说,“先随便写一句话,接着再写下一句,之后再回头修改第一句。” 马丁的例子实际上说的是“Something” 的创作过程。

于是,哈里森写出了第一句歌词“有些东西就像她的一举一动”,但第二句却只写了一个“让我想起……”的开头就难以为继了。于是,列侬替他写完了第二句“让我想起——菜花”,并对乔治说:“好吧,你可以接着写。” 尽管乔治用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合适的词替换“菜花”,但不管怎么说,思路至少可以延续下去了。最终,他把“菜花”换成了“任何爱”。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重复一下:最重要的是不必担心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够完整,或是不够正确。不管是和其他人在一起讨论,还是自己一人独守空房,冥思苦想怎样畅所欲言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都会让我们深受裨益。唯一需要我们去做的,就是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哪怕有价值的只有一小部分,也是一种成功。

|www.aihuau.com|28

在《群鸟相依》(Bird by Bird) 一书中,来自加利福尼亚的作家安妮8226;拉莫特(Anne Lamott) 用“狗屁不通的初稿”来形容起初的创作过程。虽然她谈的是科幻小说,但是就“无所畏惧地去探索”这样一个基本要求而言,却与以上强调的内容如出一辙。尽管《群鸟相依》的内容是探讨小说创作( 即便安妮8226;拉莫特在创作的时候,也未必会想到这一点),但它同样是一本剖析推介陈述的好书。

《群鸟相依》中写道:“初稿如同出自孩童之手,随心所欲,毫无规矩,内容凌乱而散漫,连你自己都知道没有人会看这样的书,大量的修改和润色是必不可少的。”

 词章之学 《完美陈述》第4章之步骤2 延展触角全面感知素材
事实上,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贴起来,张贴板右下角的最后一张便条总会让你有所收获,告诉你前进的方向以及你的陈述主题应该落脚在哪个更高的层次上。但是,如果没有其他那32 张便条,也许你将一无所获。

如果能按照上述的那样去做,你应该已经有了一块贴满便条的张贴板,其中融合了零散的信息、亲身体验以及你准备在陈述中推出的要点。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便条转移到一块大小相同的新的张贴板上,只不过这次的顺序将有所不同。另一种方法是把你的要点写在不同的纸上,然后把这些纸摆放在一张大桌子上或是地板上。这样,你可以看看,以前在你看来永远也不可能放到一起的两个信息或是内容,是否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个过程的确需要一点时间,而且有些调整完全是随意的,当然,这也需要一点体力。我曾经尝试过只看张贴板或是桌子的一部分,然后猜想一下拿走几张便条之后的情形会有什么不同。

事实证明,任何一种调整都会带来新的发现。如果精力和时间允许的话,你可以尝试更多的顺序和组合,对每个新组合仔细地体验一番。如果某些资料明显不适合,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标有“不固定位置”的张贴板上。如果找到两个以上的这种信息和其他资料不相适应,就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相互配合。有一次,我曾经依据两个和其他信息不相匹配的资料创作了一个广告陈述稿。

有时,当我们在进行了大量的挪动和匹配之后,连自己都会感到迷惑不解,混乱不堪。实际上,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尽管不会经常发生,但也绝对不会少见。此时,张贴板和贴在上面的便条会变得模糊不清,我们不仅没有一步步地靠近答案,反而和初衷越走越远。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其中的原因我就不再赘述了,但这至少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也许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166.html

更多阅读

品《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道德经十三章

作者 / 张维彬老子·《道德经》·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

《长话短说中国史》第四章商朝历史很靠谱1 燕子:商人的图腾

《长话短说中国史》第四章 商朝历史很靠谱夏朝讲完,我接着讲商朝。如果说第一王朝夏朝的历史还是朦朦胧胧、带有很多传说成分的话,商朝的历史就要靠谱多了。因为,我们发现了商朝的文字,而且,还读出了其中不少文字的意思。这种文字就是大

离婚开庭陈述示范稿 《完美陈述》第9章之第35 版陈述稿

7 月6 日,安妮公主殿下手中拿着讲稿,庄严地走上主席台。对于这个稿子,戴维8226;马格里亚诺几乎可以倒背如流,他清楚其中的每一个词,这已经是这篇稿子的第35 个版本了。这35 个版本中包括7 次颠覆性的改编,以及对某些部分进行的实质性调整

声明:《词章之学 《完美陈述》第4章之步骤2 延展触角全面感知素材》为网友清风朗月来作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