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中国股市的一把利剑?



  皮海洲认为,大小非减持对行情的发展构成抑制作用。其次,大小非对股市行情的影响,更主要表现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加大股指下跌的力度,另一方面是扩大投资者的损失。而在股指上升的时候,大小非往往还会“等等看”,以便等到一个更高的减持价格出现。

 大小非:中国股市的一把利剑?
  宏观经济

  从宏观经济上看,中投证券的分析师认为:中国股市表现强劲,在一系列经济振兴方案的推动下,股市彻底走出恐慌性谷底,呈现出一轮估值回归行情,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回升。总体来看,信贷增速加快充实了市场资金供给,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而中小盘股表现强于指标股,受到行业振兴计划影响的股票好于其他股票。

  2009年上证指数从1849.02开盘至2月17日的2402.81的阶段性高点再到最新的2281点,每次反弹终结,都有人会归咎于大小非。可以说大小非是悬在中国股市头顶的一把利剑。财政部日前发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看似只限于规范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新规,实际上是将目前国资背景的大非减持行为全部纳入规范范围,意在化解大非减持。这项规定实际上是给国有机构大非的减持加了一把锁,影响相当深远。

  数字解析

  2009年全年虽然解禁量巨大,单从数字上看会给市场带来较大压力,但经分析发现,给A股市场的压力并无想象的大。首先,首发限售股份主要集中于7月和10月,这两个月解禁的首发限售股份占全部首发限售股份总量的91.43%,而且主要集中于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这2只股票,两者的解禁量占全年首发限售股份解禁总量的91%,解禁股份的股东均是实际控制人(财政部和汇金公司),不存在大幅减持的可能性。其次,股改限售股份主要集中于大非解禁,且大非解禁量中第一大股东解禁量的占比为91.27%,小非解禁仅占全年股改限售股份解禁总量的3.09%。大小非解禁2009年看似洪水猛兽,但是实际压力不大。

  据统计,截至3月16日,即3月份前11个交易日中,共有33家公司的40家股东持股发生了77次的变动。A股解禁流通股合计159.73亿股,与2月份相比解禁量增加14.41%。不过与此相比,同期“大小非”净卖出股份合计54098.49万股,减仓参考市值91.83亿元,减仓量环比减少16.52%,但减仓市值环比增加44.5%。3月份减持股份占同期解禁股份的3.39%,解禁比例环比明显下降。同时3月份以来,“大小非”共有9次增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涉及中科英华、深鸿基、景谷林业、恒顺醋业四家股票。其中,中科英华的两大股东力元资产与窦兴荣,在3月14日不约而同地通过大宗交易系统买入公司股份1265.19万股、2000万股,增持市值合计约2.29亿元。其余三家公司的股东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063.75万股,增持市值合计约5683.92万元。但是与减持的资金相比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像厉无畏建议的:“大小非减持应拿出20%利润分红。”如果是真的话,笔者可能会欢迎减持了,大小非也就不会随便减持了。

  从投资角度而言,一只股票的价值不是由可流通的多少来决定,而是由公司的盈利情况来决定,所以长期来看是否全流通对股价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可以让市场对股价重新定位,让股价更接近公司本身的价值。但是短期而言,全流通会给市场造成供应突然增加的感觉,从而供大于求,导致股价下跌。所以投机者是很避讳大小非解禁的。

  资金分析

  3月份大股东减持规模已超过上个月,再度创下一年来的新高。同时百亿元偏股新基金月内将入市,市场资金依然充裕,周边市场也有开始触底企稳的迹象,但外围市场经济并没有走出阴霾。特别是日本,经济下滑速度相当惊人。美国的失业率也是迭创新高。所以市场一段时间内会在2000-2400点的区间内震荡。

  中国政府把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为了“保八”,拥有强大财政实力的中国可能继续出台刺激政策。良好的预期也带给投资者信心。毕竟,股市反映的是经济预期,就像温总理说的:“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外需不振更显得提振内需的重要性。曾准确预测第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摩根大通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日前又称,“中国需要出台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刺激方式将是拉动消费。”同时有专家刘纪鹏建言,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可从提振股市着手,以达到增强信心、扩大消费进而带动内需的目的。由于信贷发放的增长快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这种趋势将延续几个月,将给金融投资市场提供相当的资金供给,给股市提供良好的资金基础,也是可以支持市场走高的理由。

  另外,尚福林曾表示改革发行制度,继续推行IPO。但是重启IPO特别是巨型IPO将给脆弱的股市予以打击。所以股市可能会在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细则出台的情况下逐渐走高,人气的回归,信心的恢复才能推出IPO,才能发挥股市的融资功能。所以笔者认为股市在一两个月内冲击3000点将成为可能。但同时市场将受制于业绩担忧而再度回调,所以半年报时期可能会出现年内低点。

  笔者建议在投资组合上可考虑:1、逢低布局钢铁、水泥个别估值较低又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的股票。2、农业及大宗商品,信贷宽松政策很可能会导致通胀的再次抬头,同时,大宗商品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开始回升将会是其未来盈利复苏的前奏,也是投资者增加其行业配置的一个很好的指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915.html

更多阅读

外媒:中国股市下滑牛市日子屈指可数

外媒:中国股市下滑 牛市日子屈指可数 標籤:tags:中国股市 , IPO在中国证监会加快首次公开募股(IPO)步伐后,中国股市四天来首次下滑,因为外界担忧新股销售将从现有股票分流资金。彭博社4月24日报导说,在周四攀升到2008年以来最高点之后,

从券商蜕变看中国股市的梦幻未来 券商的未来

洪榕:从券商蜕变看中国股市的梦幻未来2014-11-21 02: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证券行业处于政策广泛扶植区、制度红利的集中释放区、业务空间无限扩展区。业务已成功转型,业务链条清晰,市场路径已明确。沪港通的开通,给券商送来了业

湖北卫视今日观察:中国股市到底怎么啦?

湖北卫视今日观察:中国股市到底怎么啦?主持人:尽管监管部门延续重典治市,新政频繁,涉及上市公司分红、新股发行、退市制度、增加QFII额度等,其密度和广度历史罕见;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也从适度从紧转向稳增长。但央行的两次降息未对股市产生

李志林:尽快适应中国股市的五大变

随着IPO倾盆暴雨式的重启,市场的供大于求的局面进一步恶化,20多年来的中国股市固化运行格局已被彻底打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用孔子的话来说,叫做“礼崩乐坏”。1.上证指数从大盘“风向标”,变成了“弃儿”

声明:《大小非:中国股市的一把利剑?》为网友脚凉透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