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公司治理 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不是全搞经理人团队,最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大股东加上一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文/王健林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 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
  我认为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希望。但民营经济在公司治理中也有一些问题。

  第一,是家族化管理。中国传统思想,就是子承父业,尤其是南方一些地区。我们曾经研究过家族企业,现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家族企业有200多年,最多100多年,所以才有富不过三的说法,如果富人一直延续几百代那就没有企业生生死死,没有人追求财富了。正是因为富一段时间还要灭掉,企业也只有百年企业,而没有千年企业,这样才激起后来者对财富的追求。

  第二,风险机制的缺失。做决策、风险控制能力少,一般民营企业家一个人说了算。就你七、八十人还搞什么董事会?那时候确实要个人能力强一些。

  第三,做生意的规矩。中国是有一批企业家,主要靠资源挣钱、关系挣钱,贴上某一个领导,跟权贵勾结比较容易赚到钱,而且比较多,所以很多人觉得这是一条捷径。但是我发现一个现象,跟领导打交道比较好的企业也没有太多企业做得很大,你要贴着领导就要花很大的精力。靠关系挣钱挣小钱行,挣大钱不太合适。

  第四,民营企业治理方面缺乏远大目标。为什么呢?现在很多企业都喜欢倒卖,不好就卖掉。我想如果每个人做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卖、退,那中国企业在世界上就永远没有地位。27年前星巴克创办第一家咖啡店的时候就立志做国际最大的咖啡店。欧洲和美国的企业有一个特点,创立这个企业的时候一般有远大的志向,他这一代做不成,第二代也可以接着做。如果我们民营企业没有远大志向,大家都想跑到加勒比海晒太阳、玩游艇,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都是国有企业,那真的就有问题了。

  第五,公司治理方面很多缺乏社会责任感,往往把股东盈利放在第一位。现在看,对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这句话应重新思考,企业朝着社会型企业发展,这是潮流,挡不住的。现在社会上对民营企业有很多偏见,很多领导说不要见民营企业家。我们民营企业家说实话整体形象也不是很佳,原因不完全是社会偏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家,像山西、内蒙古一些煤矿企业都搞定县长,搞定乡长,搞一个小黑洞,把煤装走了,国土资源部看不出来的。钱来的太容易,他不知道怎么支配钱。为什么有这种事情,我们自己就要反思,讲求社会责任一定要先从民营企业开始这是对的,因为我们是财富的获得者。

  对于民营企业,我提几点建议:第一,建立商德。第二,建设职业经理人团队,我非常赞同柳传志的观点,公司治理不是全搞经理人团队,最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大股东加上一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没有大股东的公司基本都是短期行为,而且没有创新意识。美国一个教授跟我说道,最好的模式是发明有良心的独裁者,因为可以办大事,执行力强。第三,要有风险机制,做大的民营企业确实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发展第二位。万达有一个买卖投资部门,一个副总裁管,发展、招商都在谈,一年花好几百亿,另外还要有一个成本控制投资的部门跟他清算帐目,这两个部门经常打架。这种互相制约的东西就构成了权利制约,风险机制就建立起来了。第四,建立内部的监审机制,最好是靠制度,把内部监管健全,堵塞漏洞,不给员工犯错的机会,比事后惩处好得多。(作者系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9111.html

更多阅读

日本五大民营电视台 民营企业的五大短板

     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企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一批批民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但民营企业仍然普遍存在五大短板。  战略规划缺失  企业的战略就如轮船的航向,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没有航向的轮船,漂到哪里难以预料。 

空降高管落地 高管空降学步期民营企业的成功之道

学步期的民营企业本文特指由企业的创始人管理,经过初期的原始积累,业务发展快速,管理比较混乱,家族人和元老有一定比重,处于引进职业管理的初级阶段,规模一般在几百人,产值在上千万到几个亿之间,地域不在经济最发达地区的这类企业。这类企

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在我国企业的重要性

近年来企业文化受到众多学者和企业的关注,在我国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热,不仅国有大型企业喜欢企业文化,而且很多民营企业也很重视企业文化,纷纷请教授、专业人士、咨询公司协助其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无论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会面临

刘永好:上海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天堂

2006年8月18日,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06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主题为“投资上海---本土企业的新机会”。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论坛,以下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主题演讲。  

声明:《民营企业公司治理 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为网友坚贞不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