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新三难”



长期权益性资本匮乏融资难未有根本改观货币政策调控冲击大东方早报驻浙江记者徐益平虽然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正逐年加大,但融资门槛也随之“水涨船高”。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在温州举行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中期报告会”上披露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长期性权益资本缺乏、货币政策调控冲击等因素已成中小企业融资新难点,而加强信贷人权利保护是解决融资难的基矗这份名为《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的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合作完成,旨在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提出改进方案,构建一个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中小企业金融制度。

    据了解,该《调查》始于2003年11月,共历时7个月,样本包括北京中关村、浙江温州、台州、广州东莞、陕西西安、山东威海的850户中小企业、75家金融机构和75家担保机构。此次在温州举行的报告会是调查组地方巡回报告的第一站。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新三难”

该《调查》认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呈现以下三大新动向。

    首先,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调查》称,现有金融体系只对中小企业开放了短期信贷业务,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仍严重不足,“特别是对大量高科技创业型企业来说,最为缺乏的不是短期贷款而是中长期贷款和股权投资”。

    其次,中小企业中做大的企业融资困难得到缓解,但其他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调查》认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到今天,已分离出3个层次:第一层是一些年销售额上百亿元、品牌无形资产价值达到数百亿元的著名企业。这类企业是银行争贷的对象,在证券市场融资也不存在障碍;第二层是经过多年发展已打下基础的集团公司,这类企业因已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资产和信誉,与银行打交道尽管比位于第一层的企业困难,但融资渠道还是存在的,有些企业还在准备上市;第三层是中小企业。这类企业数量最多,又普遍遇到信用水平低或尚未建立起信用、可抵押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需求数量少但频率高等问题,银行部门不敢轻易放款,贷款条件也相当严格。

    三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在减轻,但货币政策调控对中小企业的冲击较大。《调查》举例,2003年中央银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力度,特别是2003年9月21日存款准备金率由6%上调至7%,金融机构信贷规模总量适度收紧,首当其冲的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且集中,当出现资金紧张时,占比62%样本企业主要采取向银行借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9988.html

更多阅读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开业试辟融资新渠道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开业试辟融资新渠道 30日,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在深圳正式开业,首批挂牌展示企业达1200家,首批业务品种达成9类25项,首批战略合作机构达到71家。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由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安信证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

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 要:近年来,内部控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来对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首先,在内部管理控制上,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不顺,控制力度薄弱,除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迅速扩张的趋势,但经营效益都没有明显改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科技含量低。尤其是中小企业求人才难,留人才难的局面已屡见不鲜,中小企业在资产、人才、物资等方面的管理处于明显的弱势

声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新三难”》为网友第十二座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