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趋势》支柱之三: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之以中国的思



在决定目标和策略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了“主要矛盾”的概念。中国现代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新的主要矛盾息息相关。在这种大背景下,为引领中国进行历史上最大的转变,邓小平在1978年提出了一个新的主要矛盾: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成为新的政治纲领的这个主要矛盾在邓小平执政初期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并且一直保留到现在。它平衡了社会主义原则与现代化的物质需求。邓小平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解放生产力”,实行市场经济。其结果就是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还有随之而来的放权。中央政府放松了控制,人人都可以得利的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蓝图把中国人民团结在了一个共同目标之下。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矛盾是对于当前现实中急需关注问题的客观描述。“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解放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消除贫穷与落后的目标写入了1978年宪法。中国实现这个目标大体分“三步走”:

 《中国大趋势》支柱之三: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之以中国的思
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2000年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横向民主体系中,任何超过任期的目标都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竞选人可以毫无顾忌地许下诺言,然后因为时间限制而无需负责。关于2020年或者2050年的环保目标承诺尤其如此。第二,非常有意义的承诺可能因为其他政党的当选而被废弃。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连续性则保证了它会坚持自己的承诺。

在兑现承诺方面,中国做得很不错,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且是超额实现。中国的GDP从1980年的2514亿美元上升到1990年的7956亿美元,2000年更是达到23718亿美元。人均收入也从1980年的251.4美元提高到2000年的 2371.8美元。(以上数据均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仍将坚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这一目标。

胡主席曾多次说过:“经济发展仍然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样看来,深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关心人民生活正是中国共产党经久不衰的原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014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中国大趋势》支柱之三: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之以中国的思》为网友草莓布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