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 第12节:第二章 圣贤出世(4)



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此后,老聃开始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这使他的性格逐渐完善起来。

  "上善若水"

  古时的曲仁里经常闹旱灾,而每当这时村民们就会祈神求雨。老聃看到村民们为祈雨磕的头破血流,不禁陷入对水的思考。

  他认识到水是没有生命的,但水又是万物之源。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没有生命,甚至没有人类。水悄无声寂的流淌着,默默的滋润万物生长,无需奉承,无需表扬。它从不争强好胜,遇山绕路、遇谷充盈,以涓涓细流之躯,汇而成河,进而成海。

  然而,它同时也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一旦要表现勇猛,覆舟翻船,冲蚀堤岸,横没村庄,无所不能。对水的刚柔并济的思考,使老聃的思想日益深刻、完备起来。

 出世 第12节:第二章 圣贤出世(4)
  "执着的‘善‘"

  除了对自然的探索之外,老聃对天下苍生的怜悯之情也与日俱增。

  有一年,天旱无雨,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致使许多人背井离乡。老聃的母亲毕竟出身于官僚之家,以前留有一部分积蓄,再加上她善于持家,在这样的灾荒年份,竟没有使家里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一日,一个小乞丐走了进来。可能是因为这一年讨饭的太多了,家将对此已经感到厌烦,连看都没看一眼就将小乞丐赶了出去。

  小乞丐走后,老聃心里很不舒服。他想到自己和小乞丐年龄差不多,自己衣食无忧,而小乞丐却流离失所,不由得觉得自己很可耻。于是,他偷偷跑到厨房拿了几个用来招待贵客的馒头,施舍给了小乞丐。

  在这粮食比金子还可贵的年份,老聃以为自己的做法会遭到母亲的责备。可是当他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时,母亲不但没有责备他,还称赞他善良、有爱心,不愧是上将军老佐的儿子。听了母亲的话,老聃高兴起来。

  此后,老聃不断以由己及人的观点来要求自己,这使他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人民的疾苦,并不断寻求消除这种苦难的方法。

  "架桥"

  曲仁里有条被人们称作厉乡沟的河,河水碧蓝清澈,微波粼粼,河两岸树木耸立,鸟语花香。但美中不足的是,厉乡沟上没有架桥,只有一根不甚粗壮的独木架在上面。人们走在上面摇摇晃晃,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4419.html

更多阅读

出世 第17节:第二章 圣贤出世(9)

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善于观察自然,善于体恤百姓的老聃就是从这时起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高低、贵贱、贫富的区别,开始考虑人类的本性。为了消除世界上的不公平现象,他苦苦的思索着,日以继夜,不知倦怠。  

害时出世 电影 第14节:第二章 圣贤出世(6)

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第二天,天气放晴,平静的厉乡沟上漂浮着一层水气。再次来到厉乡沟的老聃看着重新架上的小桥,会心的笑了。  老聃认为,人出生时,原本都是善良的,之所以会作恶是因为后天滋生了很多欲望

出世 第12节:第二章 圣贤出世(4)

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此后,老聃开始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这使他的性格逐渐完善起来。  "上善若水"  古时的曲仁里经常闹旱灾,而每当这时村民们就会祈神求雨。老聃看到村民们

猴王出世 第11节:第二章 圣贤出世(3)

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因为老聃出生的这一年是庚寅虎年,乡亲们便唤他为"小狸儿",即"小老虎"的意思。江淮地区的人们把老虎叫做"狸儿",发音很像"李耳"。久而久之,"狸儿"被传成了"李耳",并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北大荒商贸集团乱套了 第12节:第二章 一切都乱套了(1)

系列专题:《青年土著暗箭职场生存录:北京小爷们儿》  第二章 一切都乱套了  我双手扶在防盗门上,身体因胆怯、愤怒慢慢地滑下去,狠狠地咬住了嘴唇。透不过这灰冷的铁门,我的目光,又怎能看到里面激烈的内心挣扎中,那些无声的颤抖……

声明:《出世 第12节:第二章 圣贤出世(4)》为网友寂寞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