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在美生活趣事(8)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我们出了早市,周围就静下来了。美国的城里,总是很宁静。我们说笑着,走过那些精致的教堂,静默的橡树,安稳的长椅,向州政府走去(Louisiana Capital Building)。州政府在周末是向游人开放参观的,因此有很多的学生都会来。离州政府近了,现代水泥建筑骤然增多。在进入州政府广场之前有一条马路,马路边就是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图书馆。那一天州政府广场前面的马路上有很多人都在打篮球,于是,一条马路就成了小小的篮球场。可是只能打半场了,因为马路可没有篮球场一样大。人们分成了很多组,有小孩子、年轻人,也有中年人,围观的人也有很多,他们就那么悠闲地坐着看球。也有的人推着婴儿车来看球,那小小的婴儿跟洋娃娃似的,淡金色的小卷发,忽闪忽闪的碧蓝色大眼睛,好玩儿极了。她的母亲在旁边轻声地对她说话:"宝贝,看看爸爸的球打得多好!"这是祥和的景象。但是警察还是来了,警车只停了一辆。一个戴墨镜、腰间别着对讲机、穿着制服的警察也搬了小凳,饶有兴趣地看球,还吹着口哨。也许是出于对美国警察感兴趣,便微笑着打量他,还打了招呼。他挥挥手:"哈啰,你们好。"这里其实是一个募捐现场,打球的人必须登记才行,而登记时是要交登记费的。这些登记费要捐给这个城市的教堂,捐给一些需要帮忙的人,特别是一些残疾或贫困的孩子。这的确是一个高尚的社会义务活动。也有更多的人在登记,更多的临时篮球架也搭了起来。这些公民做这种事情似乎习以为常,很是叫人感动。"篮球路"的尽头就是州政府了,前方有一片宽阔的大草坪,中间是一个玫瑰花园,那无尽的绿色铺天盖地地席卷下来,真是美丽极了。

  我的Host Family

 第30节:在美生活趣事(8)
  我的Host Family是帕克一家(the Parkers‘),住在离我上学的城市巴吞鲁日(Baton Rouge)很远的圣夫朗西斯威尔镇(St.Francisvill),开车要1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过节时,杰瑞和贝琪,还有朱丽,就会一起来接我上她家玩儿。

  美国的南方总是被密西西比河绵绵地缠绕着,帕克家再往下一点就又能看见这条美丽的大河了。

  这个家庭里,男主人叫杰瑞(Jerry),女主人叫贝琪(Becky),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女孩子叫朱丽(Juli),今年10岁了,聪明可爱;老二是叫史戴夫妮(Stephine)的栗色头发女孩子,17岁了,她似乎对做家务事很感兴趣,总是在不停地帮忙。当然她的钢琴弹得很棒;最大的男孩子叫马休(Matthew),和我一样大,18岁了,他喜欢开玩笑和吃巧克力,有点懒洋洋的,总是不停地逗他的小妹妹朱丽,和她打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4530.html

更多阅读

第35节:在美生活趣事(13)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校 园 琐 记  6月来了的时候,路易斯安那就要进入雨季了。  暑假因为要去图书馆打工,所以起得很早。忘记了是什么时候,发现了那条小路。那条小路,它安静而狭窄地挤在两幢教学

第34节:在美生活趣事(12)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我的室友苏卡妮娅  我住在校园里的尼克森(Nicholson Apartments)社区的学生公寓。我的室友是一位印度女孩儿,她的名字叫苏卡妮娅(Sukanya)。她的皮肤是深棕色的,大而明亮的眼睛闪

第33节:在美生活趣事(11)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结束时所有的演员都站在了外边,送着观众,并和我们一一握手,像模像样。他们还是穿着漂亮的演出服装,在夜晚的灯光下显得非常优雅。史黛夫妮看见我,很调皮地用"顽固姨妈"的声音大叫

第32节:在美生活趣事(10)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玛丽倒是很温顺,可当它叼着一只小老鼠给主人看时,我就不敢再抱它了。  美国生活二三事  史黛夫妮的话剧会  我的host family帕克一家的大女儿史黛夫妮要参加一个社区的中学生话剧演

第31节:在美生活趣事(9)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这三个孩子是感情极深的好兄妹,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朱丽来自中国的天津,一头蓬蓬的长发,是个精灵的小女孩儿,也不知道是谁教了她点剑术。我在她家过节的时候,她就会拉着我和我

声明:《第30节:在美生活趣事(8)》为网友终度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