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全双 大学生冯全双的“创业三人行”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冯全双(中)和伙伴冯全贺(右)、李亚军(左)。

  希望在前方,路在脚下。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进城农民工找活儿、城市困难家庭求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一系列问题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也许,您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日日奔波于各个招聘会间,送简历、等消息;也许您是一个初尝创业滋味的创业者,历尽艰辛仍不改初衷;也许您是一名返乡后在家门口创业的农民,在不断的努力中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与挫败的历练……

  又到一年就业时,又是一年就业难。

  当身边的同学都一次次奔波于各式各样的招聘会,为找工作而“焦头烂额”时,冯全双、冯全贺和李亚军三位大学生却不等不靠,借助我省颁布“一元注册企业”新政策之机,办起了教育咨询中心,也由此成为我市首家“一元注册企业”。

  寻场地,一天被拒七次

  2月28日,是2009年高考倒计时一百天的日子,也是冯全双和他的伙伴们几天来一直为之忙碌的日子——那一天,他们要举办自己的教育咨询中心成立后的第一场公益讲座。而20日,按照计划,则是他们为讲座联系场地的时间。

  下午2时多,接连跑了省会四家酒店都无果的三个人明显有点累了,干脆在马路边或蹲或站地“小憩”了起来。

  “半天的租金就要800元、1500元,太贵了!”想着自己只能承受的400元的标准,冯全双不禁叹了口气。

  “不是还有两家酒店没看吗?再说了,就算是酒店的会议室都不行,不是还有大学的阶梯教室可选择吗?”一直站在一旁看报纸、找信息的双胞胎弟弟冯全贺安慰道。而另一个伙伴李亚军,此时也收回了自己一直呆呆地看面前如潮车流的眼神,向兄弟俩投过鼓励的一瞥。

  仰头向天,三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长舒了一口气。背起装得鼓囊囊的黑公文包、整整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的头发之后,他们向下一个目标酒店走去,步子很坚定。

  “租金500元,能容百人。”事情总算是有了转机,冯全双三人心也仿佛一下儿提到了嗓子眼上,异口同声地问道:“能看看吗?”却只见那位接待人员又拿出一个小册子。

  周围静极了,只有那“唰唰”的翻书声揪着他们的心,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双不断翻动的手,仿佛要从中将希望“盯”出来。“对不起,那间会议室正在装修。”短暂而漫长的十多秒之后,那位接待人员终于抬起了头,面无表情地“宣判”。

  “啊?!”冯全双和伙伴们吃惊地张大了嘴。礼节性地道谢、沮丧地出门,还未来得及整理屡屡碰壁的心情,他们又一路小跑着找起公交站牌来,想到市中心的几所大学碰碰运气。“估计到了下午5时多再到学校找人就不容易了,要抓紧呢。”三人一边赶路、一边比划着……

  一元注册,“大学生老板”的“前世今生”

  冯全双、冯全贺和李亚军,本不过是三名普通的大学生,唯一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快速抓住了我省新出台的“一元即可注册企业”政策,在几天前成功注册了自己的“石家庄长安区登科教育信息咨询中心”,当上了“老板”,也成为首家“吃螃蟹”的人。

  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的冯全双和冯全贺,不仅是双胞胎,就连读的专业也都是工商管理,不过一个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一个在河北大学;李亚军目前还在读大二,是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专业的一名在校大学生。

  “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亲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母亲是农民,家里的贫穷让我坚定了改变命运的决心。读工商管理这个专业,就是想为将来自己开公司做一些专业知识上的铺垫。”冯全双说,本来自己和弟弟是2004年参加的高考,而且成绩也可以,可就是因为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才选择了复读,也才有了今天。

  自主创业一直是冯全双和弟弟的梦想。而当他们踏入大学门槛的那一瞬,这个“梦想”变得更加具体了,那就是要做教育咨询:“我们报高考志愿时,因为信息闭塞、无人指导等原因,只能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乱撞,难受劲儿就别提了。因此,我们发誓不让学弟学妹再步我们的后尘。”

  而相同的愿望,也让李亚军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我是去年9月份跟他们联系上的。”正上大二的李亚军说,当时,从一个刊物上看到冯全双兄弟俩的说明后,他立刻意识到,他们是“同道中人”。随后,三人经过多次商量,终于决定,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

  勤实践,“小老板”早已是“练摊儿”高手

  理想即便再美丽,没有行动的支撑,最终不过一场空。冯全双兄弟俩也深知这个道理,于是,他们从上大学开始,就开始了自己“创业改变命运”的知识与实践的积累。

  从大一开始,冯全双就开始在学校的超市里应聘做了兼职售货员,一干就是一年;假期时,他和弟弟还跑到北京中关村应聘做写字楼的保安、到坝上草原的一些度假村里做服务生,而这些经历都为他们积累了为人处世的经验。后来,他俩还在弟弟就读的河北大学旁边开过奶茶店、在省会某美食城租过摊位做过饮食……虽然几次创业的尝试有成有败,但通过“练摊儿”积累起来的经验,让他俩很受益。

  而说起教育咨询工作,兄弟俩更是驾轻就熟。“我们经常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冯全双说,平时,他们会经常翻阅有关填报高考志愿的杂志、书籍,对于高考的录取规则也烂熟于胸,再加上自己总结的经验,让他们对自己的咨询服务很有信心。

  “这个工作我们已经搞了好几年了,并在2008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原来,在2008年,兄弟俩和保定一家公司合作,为省内50名高考生提供了填报志愿服务,最后那50人全部被第一志愿录取,而且好几个都考取了国家重点大学。在获得了不错酬劳的同时,兄弟俩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我们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和信息,有专业化的分析手段,有名师指点,有实打实的效果,相信我们的客户会越来越多。”冯全贺介绍,今年,他们不仅要在本省开展填报志愿咨询服务,还想把业务拓展到北京、山东、内蒙古等地。

  有磨难,更有昂扬的斗志和美丽的梦想

  理想总是美丽的,而现实却往往要残酷很多。在连续寻觅了3天、联系了近二十家酒店、找了数所大学,听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之后,冯全双和他的伙伴们才在石家庄火车站附近找到了相对合适的场所。可是,费用却比预想的整整多了一倍。电话那头,冯全双的声音有些沙哑、有些疲惫,却依旧充满了坚持。

  其实,为了创业,冯全双兄弟俩放弃了很多。比如,他们从来没有做过简历,也没有去过任何一场的招聘会。

  “在学校的时候,周围的同学不是准备考研,就是忙着做简历,再就是一次次跑招聘会。说心里话,有时候确实觉得压力挺大。再加上,同学们对我们的创业也都抱着观望、质疑的态度,弄得我有时也有点迟疑了。” 每逢此时,兄弟俩总会给自己、也给对方“打气儿”:“既然自己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就像在为即将到来的讲座找场地一样,虽然四处碰壁,到处碰到的是怀疑的目光、推出门的手,但他们依旧没有放弃。“这些都是小问题,以前就常碰到,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就能解决。”冯全贺貌似轻松地说道。

 冯全双 大学生冯全双的“创业三人行”

  而说起以后可能会遇上的困难,“创业三人行”显然已有充分准备。“困难是一个个积累起来的,事情也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困难来了不用怕,用心坚持就能成功。即使有一天真的失败了,也没关系,大不了从头再来。”

  现在,冯全双和他的伙伴们仍旧在为找场地而奔波,为更好地宣传自己的咨询中心而忙碌,虽然一个个的困难也一直如影随行,他们却从未低头:“每个人都有一双属于自己的‘翅膀’,只要你勇敢地展开它,坚定目标,不管雷电、不畏风雨,总能飞上蔚蓝的天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6718.html

更多阅读

最简单的创业方法 简单的创业三步曲

  第一、提高期许      当你想到要改变自己,头一件要做的事便是要提高你的期许。在我们回顾历史时,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伟大人物之所以有那么多惊人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提高了对自己和事物的期许,这些人都是成功者,中外概莫能外

在校大学生创业故事 四名大学生合伙卖衣服的创业故事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毕业时就业无门,四名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旅社二楼合伙卖衣服。 二○○七年八月,荆州籍毕业生纪伟还没找到工作。看着学校周边特色服装店能赚钱,他拉起了一个五人的小团队,凑齐2万元在南湖一所高校附近开了家潮流男装店

讲述:大学生王志国的创业经历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网上开店要的就是一个新颖,王志国构思独特 ,发展花卉根雕等工艺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志国2003年大学毕业开始创业,至今个人资产已近百万,产品年销售额达几十万元。在宣化义圣宫花卉市场,他有五个摊位,花卉、工艺

易学实用的创业真知 最简单实用的创业三步曲

  第一、提高期许   当你想到要改变自己,头一件要做的事便是要提高你的期许。在我们回顾历史时,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伟大人物之所以有那么多惊人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提高了对自己和事物的期许,这些人都是成功者,中外概莫能外。如果

声明:《冯全双 大学生冯全双的“创业三人行”》为网友独领风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