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关注:谁导演了大学生高价包装求职?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我上周因为到处找工作,花掉了近2000元,最终还是没结果。”4月11日,新疆财经大学大四学生王鹃(化名)无奈地对记者说。

  大学生求职一周花掉两千块,教授认为大学生不必对形象过分包装,应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看到前者大学生为了求职花费大量金钱,本人笑了,笑得相当之无奈。大学走过来的人,都知道找工作是什么一个滋味。看到后者教授的为了安抚学生的求职心切,说了一句正确的谎言。当然素质是第一位,那么伯乐是不是在一个大学生没有包装情况下能够看到他(她),并知道那就是千里马吗?“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需要考验。

  在目前这种“大学生贱如大白菜”的背景下,大学生为了参加应聘不得不早早排队人才市场,不得不把人才市场的电梯挤坏。图的无非就是找口饭吃,而且这口饭找得吃得都不是很容易。积极找工作不得不用一些五花八门的手段来争取应聘成功,比如:为了参加求职动辄花上千元打“飞的”;做漂亮的简历;给自己买一套职业装;甚至给自己设计写真集,等等。知难不进,最后自己回家当“啃老族”,招致一片骂名,个中心里也不是一番滋味。

  所以,在目前这个就业充满浮躁的大前提下,大学生高价包装求职,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不能一味责怪大学生。要清楚大学生就是目前社会不良风气的直接受害者,而不是制造者。

 就业关注:谁导演了大学生高价包装求职?

  大学生求职包装的根源无非就有两种:其一,用人单位的挑剔,对人才标准过于浮躁;现在随手拾到一份招聘广告,都是会千篇一律地写到:要求本科学历以上,英语六级,计算机两级,男身高多少,女身高多少,甚至还恬不知耻地要求女大学生在某些时候能为公司“献身”,等等。其二,社会的虚假泛滥。学术腐败在近年来一度成为了灾难。假的泛滥,真的便会贬值。未出校门,很多大学生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上,先进行了造假体验。自己论文在网上复制抄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近年来看到的教授院长论文抄袭也是司空见惯。最近,有人提出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讨论,赞成的有之,反对的有之。不过,状现在的本科毕业论文,真真正正坐下来好好写的,写出成果的少之又少。

  大学生生活在现实与浮躁的“夹生缝”中,面对招工单位千奇百怪的挑剔的眼光,难免给人产生一种错觉,砸锅卖铁都得要包装自己,并不是大白菜系红绳那样简单。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读,总不能为了节省几千元钱的“包装费”,而使本身就“贱如大白菜”的自己卖不出去?

  谁导演了大学生高价包装求职?学校、社会难逃干系!类似大学生高价包装自己求职的新闻,本身就是一个社会风气的不良信号,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在这里,本人也是不赞成大学生求职过分地包装。但,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得替大学生想想,其实他们无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7203.html

更多阅读

是谁助长了墨镜男的疯狂? 疯狂联盟辅助

是谁助长了墨镜男的疯狂?相关视频:http://video.sina.com.cn/p/auto/v/2011-12-08/104661596205.html在南昌街头近日发生一则交警上前制止违章行驶的摩托车男女的新闻,男的戴着一幅墨色眼镜,20多岁

转载 发现黄帝内经2: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寿命图 ?

原文地址:发现黄帝内经2: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寿命(图)?作者:柯云路过去20年,中国人均寿命增长了5岁,这个成绩确实有点寒碜,不止少于以色列、韩国等起点较高的国家,还少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埃及、印度等,这与GDP的巨大成就很不相称……对此,我

谁导演了牛市,谁制造了暴跌转载 最好的班规 转载

今天我本身没啥说的,市场又跌回了3400点附近,下面转载一篇文章,写的很好,有些观点我是很赞同的,给我我是写不出来的,我只会骂,没有人家分析的那么好,呵呵。。。(加粗的字体是我很赞成的观点,红色字体是我的理解)谁导演了牛市 谁制造了暴跌格上

专栏:谁将深深地影响我们自己?

专栏:谁将深深地影响我们自己?张斌“管办分离”可是时下一个很时髦的词,针对中国足球的变革而来。领导认为找到了中国足球上层建筑以及项目发展中的症结所在,力促尽快分离。听起来,“管办分离”大快人心,坚信中国体育产业未

声明:《就业关注:谁导演了大学生高价包装求职?》为网友輓畱嶼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