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大学生自主创业 卖葡萄的大学生翅膀一硬自主创业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当许多大学生走出校门后为找工作而发愁时,还没走出校门的刘琦开就已经是三家大公司的总裁了。他的产业既不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也不是上帝赐给的,全是自己创造的。他的事业与他的大学学业同步发展,其成功为他的同学所仰慕。他究竟是怎么做到学习、创业两不误,并成为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富豪?去年刚刚毕业的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依然像学生一样直率,毫无保留地叙述了他走过的每一步。

    卖葡萄掘到“第一桶金”

    刘琦开的成功与他童年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他从小就养成了在逆境中求上进、不屈不挠的性格。

    1981年12月,刘琦开出生在革命老区井冈山的一个小村庄里,为改变艰苦的生活环境,父亲在刘琦开很小的时候,就到上海跑起小买卖。为了让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后来干脆把家搬到了上海,那时刘琦开刚上小学三年级。由于是外地人,从乡下转来,学习成绩又跟不上,刘琦开常常被同学欺负。倔强的刘琦开不愿忍受,在一次班会前,他向老师要求,由他来主持班会。会上,刘琦开边哭边说:“我知道大家都看不起我,我学习成绩不好,又是外地人。如果你们因为这两点看不起我,听我把下面的话说完,你们以后不能再看不起我了。第一,我一定要考到班级前5名,在学习成绩上不落后于你们。第二,我告诉你们,现在上海生活非常好的那些人大多也是从外地来的,甚至可能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以前也是外地来的,如果你因为这个看不起我,你就是看不起你的父母。”下面的同学都安静了,他们没有想到这个瘦瘦小小的江西伢有这么大的勇气和决心。

    三个月后的期末考试,刘琦开考了学区第三名。那些同学再也不敢小看这个倔强而又不服输的外地学生了。这件事也使刘琦开意识到,遇到问题必须直接面对,勇敢而果断地解决。

    刘琦开还有一点与众不同,那就是他从小就有经济头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已经是个成熟的“小管家”了。当时父亲做小生意每月的进账,除了自己的一点花销外,其余全交给刘琦开保管,甚至在外做工的哥哥姐姐也把每月的生活费交给刘琦开。

    或许是“当家方知柴米贵”。刘琦开很小就知道寻找机会帮家里赚钱。初二暑假的一天,刘琦开看到邻居父子到果园去批发葡萄,然后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镇上卖。他就强烈要求人家带他同去。第一次,他批发了30斤葡萄,用自行车晃晃悠悠地带到城里去卖。奇怪的是,卖完一算账,刘琦开的30斤葡萄,比别人50斤赚的钱还多。邻居父子于是就不再让刘琦开跟他们一块儿去了。谁知第二天,刘琦开起得更早,提前两小时赶到果园,批发了60斤葡萄,自己一路摸索到城里去卖,不仅葡萄新鲜,而且抢先一步,占了好的位置。这天,他又赚了一笔。尝到了甜头,他越发不可收拾。这年暑假,葡萄生意让刘琦开赚到了上千元,这“第一桶金”他交了学费还有富余。

 靠假日打工挣钱

    2001年,刘琦开考入重庆工学院。大学四年,面对他的却是4000元/年的学费、1200元/年的住宿费、500元/年的书本费和每个月必需的生活费。而全家人凑来凑去还是不够,他就只能靠自己想办法了。

    从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刘琦开就开始琢磨如何边读书边赚钱,他选的专业就是市场营销。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他没有回家,留在重庆兼职做了一份市场调查。到了暑假,他顶着七月的骄阳走在南昌的大街小巷,推销摩托车消音器

    大三寒假,刘琦开到上海浦东的一家外贸公司打工。起初公司里只安排他干杂活:打字、复印资料、到银行交款、去外面送文件。这些工作非常琐碎,和他一起在这里打工的同学都觉得没意思。可刘琦开却把做的每一件事当作学习实践的机会,并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关于外贸方面的书。

    后来,他也要求在公司做贸易。公司就把最不好做的钢管外贸交给他做。早有想法和准备的他,立即行动起来:在网络上寻找可能需要钢管的国际厂家,然后通过电子邮件询问对方是否需要钢管。在重复发了一万多封邮件之后,新加坡的一家企业对这个远方的小伙子伸出了橄榄枝。生意做成了,他一次就拿到了三千多块钱的提成。他希望有更多的机会。

    翅膀一硬就自立门户

    在上海的外贸公司工作了两个月后,刘琦开决定成立自己的贸易公司。

    可是,注册公司首先必须解决资金和进出口权的问题。经过仔细琢磨,刘琦开感到要做这件事,直接找外国人合作可能会容易些。于是,他首先瞄准了上海外资银行的高层主管。

    刘琦开来到了汇丰银行驻中国总代表处。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见到了银行的经理。可是迎接他的是疑惑和不屑的目光。刘琦开用英语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以后,就翻开计划书进行陈述。那个经理几次想插话,问些什么东西,但刘琦开却没有给他机会,说完第一页说第二页,语速非常快,他把原来准备一个小时要讲完的话用20分钟就说完了。当刘琦开终于话音落地时,这位经理和他都有点面面相觑。经理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在这里自言自语了20分钟,他却听不出个所以然。或许是他想弄清楚刘琦开的来意,接下来两人谈了4个小时。最终,当刘琦开离开这家银行的时候,已经获得该行百万美元的投资。此后,他还接受了另一家银行的服务。

一个学生能够获得两个外资银行的投资服务,刘琦开说:“我很幸运,但我更是靠着直接而真诚的态度,详尽而周密的商业计划,才获得了他们的认同。”

    那年,刘琦开在读大四的同时,与人合作,融资1000万元,创立了泰科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兼总裁。公司主要从事钢管国际贸易。由于有在外贸公司打工的经验,再加上他的不懈努力,很快就有好几家工厂邀请刘琦开做他们的外贸总代理。此后不长一段时间,刘琦开就为几家工厂签下数百万美元的订单。

    不到一年,刘琦开的公司代理的产品就出口到美国、阿根廷、英国、南非、埃及、伊朗、韩国等十几个国家与地区。

    仍然坚持学生式的单纯和真诚

 应届大学生自主创业 卖葡萄的大学生翅膀一硬自主创业

    外贸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刘琦开却并不满足,仍在寻找机会。他发现大学所在地重庆正在铺设国内除上海、广州以外第三条与全球接轨的光缆。刘琦开感到机会来了――网络,他要占有这个阵地。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市场调研,刘琦开决定就从建立大学生自己的门户网站入手!

    2005年5月,取“网纳百川”之意,刘琦开成立了重庆网纳科技有限公司,开通“大学人”门户网。充足的资金让人才迅速聚集在刘琦开旗下,这帮年轻人试图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成为新时代真正的“网络英雄”。

    似乎两家公司还不够忙。2005年9月,刘琦开的第一家直营饰品店――“汉城奇缘”又在重庆开业,主营韩国饰品。所有饰品都来自国外,并保证第一时间跟上流行趋势。如今,这个“赚不了什么钱”的饰品店已经有了几家加盟店。

    现在的刘琦开,同时经营着三家公司。然而在那些闪亮的光环背后,刘琦开仍然保持着学生式的单纯和真诚。他还是会经常回到学校看书,和同学们聚会聊天,因为这个,有些学弟学妹开玩笑地叫他“永远的师兄”。

    刘琦开在学校看到很多同学为了就业而奔波苦恼,他深有感触地说:“其实我很同情他们,但是我更希望他们能够思考一些东西。想创业的同学,一定要首先问问自己,我拥有什么,我想要什么,我怎么去做。”

    “你眼中的80年代人应该是怎么个形象?”刘琦开一板一眼地重复着记者的提问,好像有点为难:“这个不好评价,我们自己怎么评价自己呢,我们还在成长。如果非要我给一个评价的话,那就是――没有形象,我们在自由自在地成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7452.html

更多阅读

摆地摊卖水果的经验 投资冷门

摆地摊是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多少富豪是从摆地摊起家的,嘉荣连锁超市董事长胡近泰,就是从摆地摊起家的,现在还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破烂王”出身的孙树华,当初也只是一个收破烂的小子,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就营造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触角伸

餐饮创业故事:卖煎饼的学问

餐饮创业故事:卖煎饼的学问我在北京一家写字楼内上班;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会在12点以后回家。经过一晚上的工作;肚子到12点就开始叫了,不得不买点夜宵充饥。昨天晚上;我偶然发现公司附近楼下的一个推车买煎饼的生意特别好。卖煎饼的人是位2

海蜇头的做法 卖海蜇的三兄弟一跃成为温州市“海鲜大王”

眼下,人们吃海鲜,不再单单追求一个“鲜”字,更讲究一个出处。整个海鲜市场,已从过去的“菜市场”、“码头”时期,转为“品牌化”运作时代。12月23日,位于瓯海区六虹桥路的寻鲜岛大楼将正式营业。该大楼集加工生产海鲜与形象店为一体,是温

史上最牛应届大学生金津:5000创业变成10亿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让5000元变成了10个亿,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现代的创业传奇。然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传奇的缔造者是一位年仅23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圆脸、一身休闲西服,笑起来脸上带着一丝稚气,迎面走来的金津更像是一位可爱

创意创业:卖火柴的大男孩身价百万!

  80后的沈子凯说:当打火机满天飞,人人都在用ZIPPO的时候,原来的个性和时尚就变成了平庸和无趣。当大家都在玩时,这个东西往往就不再好玩了。是的,当人手一个ZIPPO时,拿着火柴的你就成了一种潮流。  卖火柴的大男孩  杭州人沈子

声明:《应届大学生自主创业 卖葡萄的大学生翅膀一硬自主创业》为网友年少时难免轻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