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柿子树 一树三卖 发柿子财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有个红岩村,这里的果农都把摘下来的柿子捂在手里迟迟不出售。村民朱天保说:“价钱好了我们就卖鲜果,如鲜果的价钱和柿饼的价钱差不多,就全部晒柿饼。”新鲜的柿子,现在在他们的手里摇身一变就多卖了几倍的钱。

  距离红岩村只有几公里的莲花镇交易市场是恭城月柿最早的交易市场之一,每到月柿成熟的时候,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云集在这里。创业从这开始(http://www.cybegin.cn) 消息:几年前,红岩村的村民都是拉着柿子跑到这里叫卖,但因为品种单一,上市的时间也相对集中,精明的商贩抓住村民急于出售的心理,迟迟不肯收购。 2002年,价格跌至了最低谷。农民说“当时市场价格两角钱一斤,一角钱一斤都没人要。”眼看着柿子在树上熟透变软,一年的辛苦就要白费,红岩村的干部就到附近的柑橘园取取经。他们意外地发现游客到果园去采果,农民在地里现场卖,价格就好。“我们到市场去卖一斤可能是一元钱,游客到这里亲自摘果可能给 1.5元或2元。”难怪附近的柑橘园几年来价格都一直平稳。回到村里,红岩村农民也搞个“农家乐”,弄个“休闲游”,认为价钱绝对不会比市场低。没想到,虽然红岩村的休闲旅游搞得有声有色,村民们都极力推销自家的柿子,可销售出的柿子却寥寥无几。“一个人也就摘几斤或者十斤,对我们销量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于是家家户户都搭起了架子,晒上了柿饼。

 老柿子树 一树三卖 发柿子财

  由于易于携带,柿饼很快就成为红岩村的土特产。但毕竟游客购买的数量有限,村子里的柿饼并没有因此改变滞销的命运。就在大家为农家乐感到失望的时候,几位韩国客人来到村里。他们并不像其他游客一头钻进果园,而是一味地品尝柿饼,最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离开了。村干部感到蹊跷,主动跑到了县城,打听出这几位韩国游客本来看到商机准备收购柿饼出口,可条件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韩国人比较喜欢吃甜的,喜欢柿饼的颜色是一片红亮的,不能是偏黄或者淡黄的。

  村干部找遍村里经验丰富的老人,寻求不同的制作工艺。为了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朱培明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在会上,村民朱小满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赞成。朱小满说过了霜降以后,柿子上糖,上糖以后做的饼比较好。由于霜降之后的柿子逐渐完全成熟,不但大大增加了甜度,而且颜色也从黄转红。找对了方子就用对了药。一个月过后,一批晶莹透亮的柿饼制作了出来。韩国客商第二次来到了红岩村。这次品尝之后,他们马上签订了供销协议;红岩村为此一年出口柿饼7万到10万公斤。

  红岩村的柿饼一半出口了韩国和东南亚,消息不胫而走。周边的果农都纷纷效仿,第二年,大批的柿饼就出现在市场的每个角落。2007年的春天,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红岩人又一次走在了前面,挖掘出了新的商机。红岩村党支部书记朱培明发现,春天根本就没有柿子,可这时还有很多日本游客过来。原来他们根本不是冲着柿子过来的,很多客人的兴趣集中在柿子叶上面。朱培明暗中观察,终于发现日本有柿子叶包着的饭团寿司,就像中国的粽子似的。朱培明既要农民赚到这笔额外的财富,还不耽误柿子的生产。在5月和6月柿子树修剪的时候,他组织村民收集起不要的叶子,按照规格进行加工,以每张3分钱的价格出售。如今,红岩村的万亩柿林都是一树三卖,秋季卖鲜果,冬季卖柿饼,夏季还能卖叶子;这三头并进的发财路,每年都能为村民带来600多万元的收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7941.html

更多阅读

那一棵老柿子树 老柿子树

那一棵老柿子树有那么一棵老柿子树,在我的成长岁月里,那Y字型的树干绰约了一片独特的风景。我不知道她年事多少,在我有记忆之始,她就那么立在我家的右屋檐下,春带来嫩叶与黄白色的小花,夏捎给我一树的阴凉,秋献给我金黄色的硕果,在我们饱尝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官世界二 知性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官世界(二)[3.规律作为现象的真理]  知性——这是我们这里考察的对象——现在正处于这样的地位,对于它那内在世界虽说出现了,但首先只是作为一般的、还没有实现的自在性;力的交替作用也仅有这种消极的意义,

一语三愆 三一口语报名

xjjk雅儒一语三愆类别:处事之道 作者:一口半香[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3-9-21 21:48:42编者按:三愆qiān,意即三种过失也。文章由亲身经历入笔,惊觉一语三愆,一错在浅薄,二错在无能,三错在不识时务。印证《论语》,指出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

声明:《老柿子树 一树三卖 发柿子财》为网友烟不离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