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 长虹:终端 +大数据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面对互联网浪潮的冲击和智能电视的兴起,长虹不是亦步亦趋,简单跟进,而是跳出“智能电视”范畴,依托自身多年培育的家电“生态树”,以个人网关集成系统(IPP)为中心构建“家庭互联网”,以“智慧家庭”应对“智能电视”。

  10月 15日,长虹在四川绵阳举行“让想象发生”主题发布会,推出全球首个完整实现互联、互通、互控的家庭互联网产品形态,在大智能时代下,为消费者创造“以人为中心”的全新生活方式指向。同时,中国首款 55寸曲面电视以及首发推出打造聪明空气、订制生活健康的智能健康空调等新品也正式面世。

  长虹给“家庭互联网”的定义是,以电视、冰箱、空调为主要承载,立足家庭应用环境,以人为中心,重新定义电视、冰箱、空调等多终端的功能,及各终端间广泛互联和智能协同,从而在全新商业模式牵引下产生一套完整的技术架构和生态系统,为消费者创造越来越自在、越来越舒适、越来越简单的家庭生活。

  在布局家庭互联网的基础上,长虹提供从智慧家庭到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从终端向“终端 +大数据”转型,从传统家电制造业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转型。

  这被认为是当前中国家电企业面向互联网时代迈出的幅度最大、力度最强、思维最彻底的战略转型。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似乎很有信心,“四川长虹将在未来 3-5年内成为中国信息家电的领导品牌。”

  四川长虹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420.5亿元,同比增长14.24%,净利润 3.1亿元,同比增长55.06%,转型效果开始显现。

  智能“生态树”

  创立于 1958年的长虹,总部设在中国科技城——绵阳,公司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中国“一五”期间的 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

  从军工立业、彩电兴业,到信息电子的多元拓展,产业拓展至黑电、白电、IT、通讯、服务、零部件、军工等多种门类,已成为集军工、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并正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家电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挺进。

  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拥有四川长虹、合肥美菱、华意压缩、长虹佳华等四家上市公司;完整构建了“黑 +白”全产业链;消费电子覆盖电视、空调、冰箱、手机、电池、小家电等。

  两年前,长虹掌门人赵勇在深圳发表了“长虹生态树”的演讲,部署其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整体智能战略。

  “基于开放操作系统平台的智能终端与相关的开发商、服务商将汇成一颗智能生态树,这棵树将成为智能家庭的核心,以智能家庭为基础又将会建成智能社区,从而形成智能城市,长虹坚信未来将是智能化时代,其核心就是这颗‘生态树’,现在长虹种下的这棵树正在逐渐壮大。”赵勇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面对互联网和智能化的冲击,“生态树”开始发挥作用。长虹依托多年培育的“智能基因”,正在全力构建门槛更高的“家庭互联网”,打造“智慧家庭”。

  引入“智慧家庭”概念是长虹的优势,也是长虹未雨绸缪的回报。长虹集团下属产业公司涵盖黑电、白电、厨电、IT、通讯、安防、工业制造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以硬件、软件和芯片为代表的六大核心技术能力,长虹有能力构架高端智能化家庭系统,而这不仅是兴起的互联网企业不可比拟,也让其他家电企业鞭长莫及。

  深耕中国家电产业的长虹一直密切关注着市场变化,并敏锐地观察到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无限商机。

  2004年,当中国电视市场还是“遥控”时代时,赵勇甫一上任便开始布局与家庭互联网相关的产业。那一年,长虹提出了产业价值链、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三坐标”战略,大力实施 3C融合和三网融合的产业布局。2005年,长虹开始沿着产业价值链向芯片、软件等核心部件布局,力图打造企业“智能基因”。

  9年来,长虹在包括家庭互联网方面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已经超过 100亿元。经过“内涵 +外延”双管齐下的积累发展,目前长虹已形成了包括基础硬件、软件系统、终端产品、内容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等在内的国内最完整的智能“生态树”。

  在底层的硬件领域,长虹自主研发出多种智能芯片;在软件应用领域,长虹全球首创了超级语音浏览器,逐步形成了基于六大核心技术能力(软件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变频设计、可靠性设计)的“硬件 +软件 +服务”的差异化“智能基因”核心竞争力;为了丰富用户的娱乐需求,长虹还全力打造了开放式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和云服务平台,支撑海量应用程序。

  中怡康品牌总监左延鹊表示,近年来,长虹相继推进全产业链深度整合,黑电、白电等各平台业务协同能力强化,互补效应显著,长虹全系内部产品的高效协同已为其家庭互联网战略的第一阶段实施搭设了“过河桥”。

  长虹技术中心基础研究所所长展华益认为,家庭互联网必须具备四个核心要素:一是大屏显示,这是电视的本质;二是连接协同,在家庭互联网中,各个设备之间必须实现各个点的广泛设备连接协同;三是交互,不能模仿手机的触控,电视通过语音、手势、人脸识别等实现更精准化的交互;四是安全,充分保障用户隐私。

  长虹公司副总经理巫英坚认为,家庭互联网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整合了硬件、软件、网络三种生态,集成桌面计算、移动计算和家庭计算的信息环境。这需要吸引硬件厂商、软件开发第三方平台、参与创造价值的消费者共同来打造。

  正是基于对家庭互联网的深刻认知,长虹从一开始就突破了电视单一产品的边界,将智能概念引向家庭互联网这个发展方向。

  “长虹家庭互联网瞄准整个家庭,建立基于智能电视的,有别于 IT互联网企业的第三条互联网道路——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空调以及PC、PAD、手机等终端互联、互通、互控,电视参与多个终端产品的交互、连接、协同。”展华益说。

  新“三坐标”体系

  在“让想象发生”的发布会上,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提出了新的“三坐标”战略体系,新的“三坐标”体系将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三个方向发展。

  “智慧家庭”的核心是家庭互联网,而家庭互联网的核心则是 IPP(个人网关集成系统)。

  IPP是长虹独立开发的集成性控制系统,是长虹个人终端产品的“灵魂”。在此基础上,长虹以个人终端为中心建立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三坐标”理论体系,通过各类智能化的终端与网络化的云服务平台和相应的大数据商业模式开发,再引入协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最终在互联网时代激活长虹原有的家电、手机、信息等各类消费电子业务,释放综合竞争力。最终以“智慧家庭”为基础单位,拓展“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业务。

  赵勇表示,未来,家电产品将进入“传感器”时代。当家电产品配备传感器之后,所有的家电产品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链接起来,变成一整套智能家电产品,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智能家电产品。

  在 2013中国科技博览会长虹展厅,能够看到长虹生产的电视、空调、冰箱以及饮水机、燃气灶、油烟机、室内照明、门禁、远程监控等产品都配置了传感器,这些设备通过协同协议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控,而智能电视仅成为这个“圈子”中的一部分。只需要一台手机,就可以控制家里所有配备传感器的家电。

  这只是第一步。长虹第二步是希望通过家电传感器,把用户的一些使用习惯信息传送到长虹组建的云平台中心,包括用户看电视节目的信息、使用空调温度的信息、冰箱储藏的食物信息、燃气灶使用时间的信息等。

  据长虹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表示,因为其他品牌的家电产品以后也可能具备传感器,也有自己的云平台中心。长虹希望以后跟其他的家电企业进行云平台信息的共享,真正实现所有家电产品的互联互通。

  第三步,长虹将与 IBM组建一个数据中心,把云平台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反馈到家电产品当中,使家电变成一个具有“个性化”的产品。譬如,当你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会收到数据中心反馈回来的信息,推送一些你比较喜欢的电视节目;当你使用冰箱的时候,冰箱会收到数据中心反馈回来的信息,为你科学配餐。

  长虹的野心很大,不仅要做终端产品制造企业,还要做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源提供者。目前,长虹已经与第三方企业合作,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长虹空调为感应器,实时测量全国各地的温度,形成数据源反馈给相应单位。

 大数据时代 长虹:终端 +大数据
  此次长虹发布的新“三坐标”战略体系,超越了传统家电产业垂直一体化制造思维,打破了黑色家电、白色家电、手机、IT等产业的传统界限,完全是一次以人为中心“一云多终端”的互联网思维,显示出长虹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变能力。

  赵勇 10月 15日在发布会上说:“我们想做的,是把这些终端,以人为中心,构建家庭,构建社区,构建城市。苹果的手机,长虹的电视,操作系统都不一样。没关系,我们开发了一个架构,叫 IPP。像这些标准的事、协议的事,在云端,我们帮你解决,你只要告诉我,你用的是什么样的设备。”

  在左延鹊看来,与乐视、创维等新老同行相比,长虹家庭互联网战略的野心显然要大得多。长虹基于大数据的全新商业模式意图在于吸纳他企之终端为我所用,数据创造价值而不再是单一的卖产品,打破了产品、内容和服务的界限。在当前智能产品普及并不充分的条件下,长虹的设想更为大胆。

  据长虹透露,2014年长虹旗下智能产品在冰箱、空调、小家电等产品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长虹也已携手 IBM建立了 IBM大中华区首个大数据分析竞争力中心。

  赵勇表示,长虹以后将不再扮演一家传统的家电制造商,而是变成一家整合家电信息数据的解决方案商。长虹未来将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强大终端资源形成传感器网络,经营数据接口,实现“终端+大数据”的转型。

  帕勒咨询董事、家电行业观察家罗清启认为:“家庭互联网只是长虹商业版图的冰山一角,传统家电企业如何通过互联网的力量重生?除了长虹的企业角色转换外,我更关注四川长虹基于智能基因驱动下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打造,我认为这将会开启整个中国家电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升级新路径。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018.html

更多阅读

长虹:互联让改变发生

      “不久之后的家庭应该是这样的,当你坐在沙发上,电视机就会自动打开,并且调到你最喜欢看的频道;然后空调也会自动开启,设定在你熟悉的温度和风速。”  在乐视等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电视之后,人们发现互联网企业做出的智能电视,在

谁在说谎 电视剧 12年前的一桩悬案长虹“造假门”谁在说谎?(1)

  实名举报非范德均一人;曾参与调查律师态度暧昧;四川长虹坚决否认   本刊记者 黄杨  私案?公案?  范德均原系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600839,SH;下称“四川长虹”)员工,1998~1999年时任公司销售处湖南管委会主任,他的一封实名举报

长虹等离子y板通病 长虹“修正路线”欲为豪赌等离子留后路

  昔日彩电老大哥长虹在电视升级的过程中遭遇了层层考验,如今液晶、等离子、O LED三管齐下,希望在未来几年重塑辉煌。   近日,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富士康成都高世代线已经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审批通过的可能性很大。这一条线也是长

声明:《大数据时代 长虹:终端 +大数据》为网友薄灯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