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博弈论的构成要素(1)

 第3节:博弈论的构成要素(1)


系列专题:《洞悉博弈论:日常生活中的博弈战术》

  不但生活中许多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一场博弈,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一场博弈,而这场博弈中的"局中人"便是我们自己,博弈的对象便是与命运抗争,与命运展开为期一生的博弈游戏。困难、挫折、失败,就是你人生路上所要征服的一道道魔障,你的一生是碌碌无为,还是光彩照人,这就要取决于你的策略和行动。宁做命运的主人,不做命运的仆人。在人生这场游戏中你必定有过数次豪赌的机会,或者赢得痛快淋漓,或者输得一败涂地,就像贝多芬所说的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结果他成功了。

  当然,在更多的时候你也可以站在命运的一边,不是与之正面交锋,而是与之通力协作,就像英国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的那句名言一样:"我无法驾驭我的命运,只能与它合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它朝我引导的方向发展。我不是心灵的船长,只是它闹闹嚷嚷的乘客。"在人生这个博弈的舞台上,有时你需要一种敢于和命运相搏的胆识,有时你还需要有与命运进行捉迷藏的智慧,因为博弈不能只是争强斗狠,你必须重视策略,才能赢的更轻松。

  博弈论的构成要素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或赛局理论,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它也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同时也是运筹学的重要组成内容。目前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生物、计算机、军事等诸多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博弈学的蓬勃发展,它又延伸到了会计学、统计学、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学科。

  从字面不难发现博弈论思想的源头来自棋类,是研究棋手们 "出棋" 招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诞生之初主要是研究围棋、象棋、桥牌、赌博的胜负问题,确切地说就是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猜测对方意图来布局棋盘的斗智行为,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依据。后来一些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来研究其规律及变化,使之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被世人所熟知。1928年,匈牙利数学家、化学家冯·诺意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正式宣告博弈论的诞生。1944年,冯·诺意曼又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共同编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将博弈论推广到了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该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2478.html

更多阅读

第3节:肯定的力量(3)

系列专题:《从推销员到顶级CEO:肯定的力量》  第1章  以创始者的心态去挑战  生活中有时会感到迷茫。这时不要动摇,不要踌躇,不要回避,要以“我能行”的信念去开辟新的道路。世上的路都是由人来开辟的,而你就将成为那个开辟新的道

第3节:女人的幸福女人定(3)

系列专题:《自由是幸福真意:女人的幸福女人定》  我在职场奔波多年,担起家庭的重任,无论是家庭收支、我丈夫的情绪,还是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和世界和平,我都视为己任,却很少对自己的表现满意。迄今为止,唯有孩子是我最大的幸福源泉,虽然有

古史辨自序 第3节: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自序(3)

系列专题:《李玲瑶: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要想事业成功,或许主导权不全在自己手中;但要使自己心智成熟,就要端看自己的修炼了。事业成功固然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但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处理事务圆通周到,更能赢得朋友的称赞与肯定。成

第6节:博弈论的构成要素(4)

系列专题:《洞悉博弈论:日常生活中的博弈战术》  "纳什均衡"的提出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了挑战,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要从利己的目的出发,然后再为全社会谋利,其实质就是先利己后利人。而"纳什均衡"却

第5节:博弈论的构成要素(3)

系列专题:《洞悉博弈论:日常生活中的博弈战术》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称非合作博弈均衡,是以美国著名数学家、经济学家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的。1944年,纳什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标志着现代系统

声明:《第3节:博弈论的构成要素(1)》为网友可攻可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