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做成酱 土酱做成了致富的产业



 这里是吉林省延吉市依兰镇九龙村村民崔英子的家,2008年8月1日清晨,崔英子正在冒雨给经销商金松今装货。当天,金松今要从崔英子家买走3吨散装大酱运往延吉市销售。

  记者:“这是多少钱一斤卖的?”

  崔英子:“2.2元。”

  记者:“您多长时间找她进一次货呀?”

  金松今:“一个月一次,一个月一次,还有出国的话,不够的话,还有一个月两次也是拿。”

  金松今说,她最看中的是崔英子做的大酱口感纯正。

  金松今:“卖的时候,顾客都是先尝一尝然后拿走。”

  崔英子:“这个好吃吧?”

  记者:“好吃。”

  崔英子:“这个是自然发酵的。”

  金松今:“那个好几年保存也是没事。”

  记者:“您一年一共能做多少酱?”

  崔英子:“这个将近100吨吧。”

  记者:“都能卖出去?”

  崔英子:“不够卖,我现在,你看看,已经没有了,一半都不够,现在我200多吨也能卖出去了。”

  崔英子家去年卖出200多吨大酱,纯赚20万元以上。依兰镇的农民究竟是怎样靠着这些“土酱”发家致富的呢?

  延吉市依兰镇是延边朝鲜族人口聚集地之一,因为盛产黄豆,当地的农民很早就有制作和储存大酱的习俗。

  江姬子:“咱们这里的姑娘,一出嫁的,都会做这个大酱,不会的话谁也娶不了。”

  早在2000年以前,依兰镇的村民大多都是自家做酱自家吃,偶尔有些人把剩余的大酱卖给附近的小商贩。因为零散销售,当时大酱的价格低到了每公斤不到一元钱。春兴村的朴允玉觉得把大酱卖给小商贩价格低不划算,她就办理了大酱制作和经营许可证件,自己制作了成百公斤的大酱储存在仓库里。2000年,她和丈夫拉了200公斤大酱到延吉的农贸市场销售,不到一个星期,她们就以每公斤2元钱的价格把大酱全部卖了出去。更意外的是,顾客当中有饭店的采购员,没过几天,他们就给朴允玉打来电话,要求每周按时给饭店供货。这些袋子里装的就是朴允玉家制作的成品大酱。

  朴允玉:“这一袋是100斤,两个200斤。他们要多少就送多少。每天差不多都有,这样的话呢,我们挣的钱多。”

  把大酱卖给饭店,每公斤的价格能卖到三四元钱。就在当年,朴允玉卖出了近5吨大酱,赚到近万元的利润。

  朝鲜族大酱通常是在秋季制作,经过晾晒和发酵,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再储存两个多月才能食用。每年5月过后,朝鲜族大酱就进入了销售旺季。

  记者:“现在七八月份正是大酱销售的旺季,在这个时候,我们看不到农民制作大酱的场景,但是这次为了给大家展示一下,那么我们特别请了当地的这个朴允玉大姐,给我们亲自操作一下,让我们看一看,大酱是怎么做出来的。”

  用清水煮好的黄豆要沥干水分,再全部碾碎,接下来要把豆泥揉制成扁圆形状的豆饼,做好的豆饼要拿到阴凉处晾干,再用稻草把干豆饼扎成串,成串的豆饼要吊挂在木桩上风干。大概15天之后,风干的豆饼才能用来发酵制作大酱。眼看生意越来越多,朴允玉自家的大酱不够卖了,她就带着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做酱,到春兴村订购大酱的客户越来越多。这样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与春兴村相邻的九龙村,九龙村也是做酱大村,做酱的人比春兴村还多,但却一直是各家各户散卖给小商贩。村民卖酱不是一条心,商贩就趁机压价,有些村民想早点回收资金,赚不到钱也急着卖。

  崔东燮:“价格就下来了,完了销路方面呢,互相不告诉,自己卖自己的。”

  听说春兴村有人带头把大酱卖到了饭店,九龙村的村主任崔东燮坐不住了。他到处打听,得知当时依兰镇政府正要把当地的大酱作为重点产业来扶植。

  张书记:“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带动农户致富,发展什么项目,后来就根据大酱这种发展潜力,或者发展这种市场,这样的话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

  九龙村村主任崔东燮赶紧召集村里几个制酱大户商量,打算以大户缴纳会费,注册商标,大户带动小户制作大酱,统一销售的方式成立协会。

  2004年春天,九龙村大酱协会正式成立,由13家农户组成,统一给大酱注册商标,大户向其他农户传授制酱方法,统一大酱的口感和质量。

  崔英子:“一到秋天吧,有的时候,有的家的条件也不够,那样协会帮着,谁家条件不够呀,那我们都一起帮着给他们整一整。”

 蔬菜做成酱 土酱做成了致富的产业

  大户向小户传授制酱的关键方法和细节,大酱的口感和质量才能够统一。2005年初,在依兰镇政府的组织下,九龙村大酱协会参加了延吉市的大型农产品展销会。

  崔东燮:“咱们挑协会会员中几家好吃的大酱,几家几家拿到展销会上,让他们尝一尝。”

  张书记:“外地客人在品尝美食的时候,对依兰这个大酱的口味产生浓厚的兴趣,回家之后都带一点回去,这样逐渐逐渐的扩大了我们依兰镇这个大酱的这种销路。”

  在延吉,无论是汉族餐厅还是朝鲜族餐厅,大酱都是必不可少的食材。刘在军是延吉市一家餐厅的经理,他的餐厅每天都要用掉15公斤左右的朝鲜族大酱。听说展销会上有本地大酱参展,他马上跑了过去。

  刘在军:“他们在那儿摆的展台,一家一家在那里摆着,来的客人随便品尝。一吃就有明显的那个口感,香,光吃酱就有那种特殊的味道出来了。”

  刘在军当即就跟九龙村大酱协会签下了订单,按照4元1公斤的价格,每月订购500公斤朝鲜族大酱。除了刘在军之外,还有许多本地和外地的客户也都开始从九龙村订购大酱了。此后,协会接了订单大家轮流卖,一家接了订单如果库存不够就带着别人一起卖。2006年,崔英子接到了一个50吨大酱的订单,可当时她只有40吨库存,她就把客户带到了村民金光玉家里。金光玉家的大酱是在崔英子的帮助下制作出来的,口感和质量跟崔英子的大酱很接近。这一次,金光玉也跟着卖出了10吨大酱。

  金光玉:“这个大酱我自己卖的话,有半年能卖出去,可是崔英子带我们家,一下子就卖了2万斤。”

  除了九龙村,春兴村也已经成立了大酱协会。如今,依兰镇的朝鲜族大酱从不知该怎么卖变成了不愁卖,甚至年产2000多吨还不够卖。农民们联合起来一起做酱一起销售,市场扩大到了东北三省,以及北京、上海、青岛等地,甚至还通过经销商把大酱远销到韩国和俄罗斯,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编导:刘 然 摄像:王震宇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3079.html

更多阅读

土家掉渣烧饼 土家掉渣烧饼的做法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土家掉渣烧饼土家掉渣烧饼又名恩施土家烧饼。土家人结合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做成了别具风味的表面撒有馅料的烧饼,并且广泛传播开来。这种烧饼成为恩施土家族和苗族人一种必不可少的美食编辑本段简介时下一种叫土家掉渣

快速致富的秘诀 怎样赚钱快速赚到十万

一、快速致富的关键1、不是以赚钱为目标,而是要做自己有兴趣、有热情的事。赚钱的态度比赚钱的方法更重要。2、做好时间管理,每一分每一秒做最有生产力的事。最有生产力的事: 1)不断地开源。 2)不断地节流。致富不是看你赚了多少钱,而是

15、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的教学反思

15、玩出了名堂一、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

声明:《蔬菜做成酱 土酱做成了致富的产业》为网友蓝鲸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