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击碎稳定的假象(1)



系列专题:《企业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走向精益》

  第2章

  击碎稳定的假象

  如果美国式的经营模式要盛行于世并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我们就必须习惯于经营状况的改变;生意场上最后的生存者也必须不断适应经营状况的变化。

  ——山姆·沃顿(Sam Walton)1

  1907年,福特汽车公司还只是成百上千家公司之中摸爬滚打、为了在新兴的汽车市场取得一席之位的一员。和其他许多人一样,亨利·福特还处在不断的挣扎之中——多年来,公司的奋斗史上更多的是失败。直到他的第十二个设计——T型车的问世,亨利·福特才最终开始成为这个市场的领军人物。2

  引人注目的不在于他的产品,倒是他公司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进行汽车生产的过程中,福特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来改动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这正是其成功的原因所在——福特放弃了当时盛行的从头至尾装配大型元件或整车的生产模式,转而将工人的工作细分成小型、简化和重复的任务。通过对这些生产任务仔细地排序和管理,福特生产每辆车所需要花费的生产时间和成本都大大降低了。3

  这样的劳动分工是十分重要的——从今以后不再是由某一个工匠以其仅有的个人经验来考虑一个任务应该如何完成。通过对各个任务的分工,福特可以使这些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且具有较高的重复性。4再者,这样一来,他也能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每一个步骤进行之时所产生的变化,并从生产所花费的时间到产品的规模等所有方面保持较高的连续性。

 第16节:击碎稳定的假象(1)
  尽管如此,福特仍面临着另一个更大的挑战。他的T型车生产线显著地超越了从前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所给出的早期的大头针厂的案例只涉及几个部件且装配简单易懂,而福特的操作却涉及一连串复杂的、连续的任务,且各个任务与之前的操作相互依赖。这样一来便引起了新的麻烦,尤其是需要处理首尾相连的任务时所产生的变动——那些十分关键且脱离单个任务的变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3475.html

更多阅读

第16节:赢得潜在资源的拓展力(2)

系列专题:《销售中的心理策略:销售攻心术》  在别人都认为他们已经买过保险,或者根本就不敢去推销的时候,上面案例中的那名销售人员并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出击,努力去争取,结果开发出了很广阔的一个市场。因为实际情况并不是同事们想象的

第16节: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16)

系列专题:《透析基金的秘密:明明白白买基金》  2.创新封闭式基金:不断诱惑你的基金  创新封闭式基金——同样是2007年开始出现的一类产品,对于投资者的冲击远远没有分级基金那么大。不过,这种基金充分利用了人们逐利的心理,因而也具

第16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13)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我们买饮料或其他消费品的时候,经常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很多人会在价格比对的刺激下,选择中号商品。我们把这种选择“中庸之道”而忘记了真实的需求的现象称为“中杯效应”。  特

第16节:增强互补吸引力的三大策略(1)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增强互补吸引力的三大策略  相似性能够引发吸引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那么,我们仍要问:“我们真的就不能获得那些相反性格的人的吸引了吗?”  当然能。人和人的交往肯定是以某种共性为基

第25节:击碎稳定的假象(10)

系列专题:《企业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走向精益》  ◎聚焦价值  如上所述,基于稳定的管理手段会影响企业优化其生产能力并使企业无法适应任何变动。任何变动,即使只是略微的改变,也会引起大面积的混乱并造成巨大的损失。对此,它们的应

声明:《第16节:击碎稳定的假象(1)》为网友萢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