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全球管理培训生 达能的全球谋略与宗庆后一个人的战争



2007年4月,法国达能公司欲以40亿元人民币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的消息被媒体披露。随后,双方不断以各种形式将合作发展的内幕对外披露,争端不断升级,直至双方开始诉诸法律,一起企业合作双方的内部争端开始演变成为一场社会舆论纷争。为了深层次解析这场覆盖法、理、情的全方位企业之争。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著名投资并

 达能全球管理培训生 达能的全球谋略与宗庆后一个人的战争
  购专家肖金泉大律师。www.qikan.com.cnUVdBJZ4Ap14RWfC5

  《今日财富》:肖律师,您好!作为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著名投资并购专家,相信您也一定非常关注最近这段时间商界的一宗大事件,即达能和娃哈哈之争。在“娃哈哈事件”受到媒体关注已经近五个月时间里,达能和宗庆后先生各自有不同的动作,双方你来我往,争斗的不亦乐乎,各方均称自己在娃哈哈事件中是正确的,并称自己在法律上占优,各方专家和新闻媒体也纷纷加入其中,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一时间众说纷纭。您能否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解析一下达能强行并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比如说,达能的种种举动是否与其全球战略有关?中国市场乃至中国的瓶装水市场在达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何种地位?达能和娃哈哈的对弈又暴露了国际资本并购的何种特性?

  

  肖金泉:好的。首先我想介绍一下达能公司的成长背景:达能成立于1899年,1966年与一家法国玻璃制造商合并后成为玻璃制造商。达能从1970年开始,采取纵向并购其下游主要客户的方式向食品工业拓展,逐步成为法国首屈一指的啤酒、瓶装水及玻璃制造商,到1973年,达能与一家乳品及面条生产商合并后,其年销售额达14亿欧元,之后达能出售了玻璃制造业务并全力发展食品和饮料业务,到1989年,达能已成为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年销售额达到74亿欧元。此后,达能继续通过并购的方式向欧洲以外的市场拓展,在世界各地广泛收购当地食品饮料行业优秀品牌,实行本土化和多品牌的战略,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同一种产品上,也实行多品牌并存的战略。目前,达能已拥有三十多个知名品牌,在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拥有自己的控股企业,成为全球第三位的食品行业巨头。截止2006年底,达能市值已达400多亿美元,年净利润超过12亿美元,销售收入达到164.553亿美元,其中,达能在欧洲以外的销售收入占达能总销售收入的39 %。达能非碳酸饮品的销售重点已向亚洲倾斜,亚洲地区的销售额已占达能饮品销售额的51%。以上数据显示了达能全球战略的骄人成绩,仔细分析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达能在并购整合其产业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竞争形势,不断调整战略方向,对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产品,达能则果断地退出并将其出售给原来的竞争对手,然后利用资产处置获得的现金流,支持达能在朝阳行业中的并购行为。从1997年开始,达能将乳品、非碳酸饮料和饼干作为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加大了在上述行业的投资和并购力度,同时达能也开始从调味品、啤酒、意大利面、玻璃瓶以及食品零售等领域逐步退出。从2000年起,达能将其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的啤酒企业出售给英国的酿酒厂Scottish and Newcastle,获得现金收入79亿法郎;将调味品中的HPFoods、李派林以及“淘大”在欧洲的生产许可权出售给亨氏集团,获得8.55亿美元的现金收入。将淘大食品集团出售给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获得现金收入18.45亿港元。到2006年,达能乳品、饮料和饼干销售额分别占集团销售额的56%、28%和16%,而达能已经开始有计划地从饼干领域退出,将主营业务向乳品和饮料方面集中。2004年起,达能开始出让英国、爱尔兰以及哥伦比亚的饼干业务,到2007年7月,达能宣布以72亿美元将其除拉丁美洲和印度以外的饼干业务出售给卡夫食品,之后又发布公告称,计划以每股55欧元的价格收购荷兰婴儿食品与营养补品公司Numico。Numico是目前成长最快、盈利最高的营养产品研发和生产商之一,在婴儿食品和营养品领域处领先地位,旗下主要品牌包括纽迪希亚、美乐宝、牛栏和多美滋,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如果达能完成对Numico的收购,将大大提升达能的增长结构和发展潜力,婴儿食品、营养品将和乳品、非碳酸饮料一起成为达能未来增长和提高收益的主营业务方向。以上数据和事实真实反映了达能的全球战略布署,其每一次并购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为其全球发展和扩张披荆斩棘。www.qikan.com.cnUVdBJZ4Ap14RWfC5

  《今日财富》:那么达能在中国又是如何发展的?中国市场在达能的全球战略中又是占据了何种地位呢?

  肖金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达能就开始将触角伸到中国。在饼干领域,达能饼干在中国拥有达能牛奶饼干、王子、闲趣、甜趣、高钙梳打等五大品牌。在调味品领域,淘大在中国内地液体调味品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5%。在啤酒领域,达能先后在中国投资的武汉东湖与唐山豪门两个啤酒合资工厂,年产量达到60万吨。在乳品领域,达能通过与光明乳业合资建立上海酸奶及保鲜乳两个项目为起点,通过资产置换和增持股份的方式持有光明乳业的20.01%的股份,成为光明乳业的第二大股东,同时达能通过授予光明乳业部分产品使用“达能”商标的方式,继续扩大达能商标在中国乳品市场的影响力;达能还同中国乳品行业另一巨头企业蒙牛合作生产酸奶,并在内蒙、北京和马鞍山建立三家合资公司,蒙牛在合资公司占51%股权,达能向三家合资公司注入总共约5亿元人民币后,在三家合资公司分别占有49%的股权。在非碳酸饮品领域,达能在1996年通过合资的方式在娃哈哈合资公司中掌握51%的控股权;达能在1998年与深圳益力成立合资公司经营益力矿泉水,达能掌控合资公司54.2%的股权并买断益力品牌,进而全面控股深圳益力矿泉水公司;达能在2000年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并全面掌控乐百氏经营业务;达能在2001年收购上海梅林在正广和饮用水公司的50%的股权并最终掌握其经营控制权;2006年,达能又以1.37亿美元认购了汇源果汁的期股,并约定达能在汇源果汁上市持有的股份不低于22.18%,在汇源果汁上市时,达能最终持有汇源果汁的股份为23.32%,成为中国最大果汁企业的第二大股东。www.qikan.com.cnUVdBJZ4Ap14RWfC5

   达能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是达能在全球市场战略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达能将主营业务集中在乳品和非碳酸饮品的战略决策的实施,达能在中国市场上也进行有计划的战略调整,先后从啤酒、调味品、饼干等领域退出,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非碳酸饮品和乳品领域的发展和整合。由于达能控股了娃哈哈、乐百氏、益力、正广和等四大品牌公司,参股了汇源果汁公司,导致达能在中国饮料市场上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瓶装水行业,达能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达23%,仅达能控股的娃哈哈和乐百氏两个品牌的瓶装水的年销售量就已达到36亿升,远高于达能本土品牌依云(Evian)瓶装水在全球15亿瓶的年销售量。在达能成为光明乳业、蒙牛酸奶、汇源果汁的第二大股东,抢占了外资在中国乳品和果汁领域的先机地位后,达能开始腾出精力整合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瓶装水产业,由此可见,娃哈哈事件的发生与达能的全球战略是有直接联系的,在瓶装水成为达能现有两大主要产业之一的情况下,如果达能丢掉其在中国的瓶装水市场,将严重影响达能在全球饮品市场的地位。www.qikan.com.cnUVdBJZ4Ap14RWfC5

  《今日财富》:也就是说达能早就瞄准了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并已经开始全力整和其中的瓶装水市场,而这些都是达能在实施全球战略的步骤吗?

肖金泉:不错。最近的达能和娃哈哈之争正是达能整合中国瓶装水市场的关键步骤。www.qikan.com.cno0paKxcU2pJc9DGo

  达能在中国瓶装水市场的纵横捭阖始于达能与娃哈哈在1996年的合资,当时娃哈哈和乐百氏两个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给达能创造了最佳的进入机会。达能紧紧地抓住了这个可以各个击破的机会,即使明知无法取得娃哈哈商标权并且宗庆后先生不会放弃娃哈哈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条件下,仍然与娃哈哈成立合资公司,借助娃哈哈合资公司打入了中国饮料市场。达能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先利用娃哈哈合资公司挤压其竞争对手在瓶装水饮料市场上的生存空间,在娃哈哈的竞争对手们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达能又出面将娃哈哈的竞争对手一一收编。达能在1998年先收购了深圳益力矿泉水公司54.2%的股权并买断了益力的商标品牌,在乐百氏的后院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将低价竞争直接引入了乐百氏的根据地。乐百氏在拥有达能资金支持的两大品牌益力和娃哈哈的联合挤压下,业务每况愈下,最终不得不向资本并购高手达能屈服,达能也如愿以偿的在2000年收购了乐百氏92%的股权。达能之后又收购了上海正广和饮用水公司的50%股权并获得实际控制权,还完成了对深圳益力矿泉水公司100%的控股权。达能为了进入中国市场采取了许多行业并购不经常使用的手段,虽然达到了快速进入中国瓶装水市场的目的,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回报,但达能并不拥有中国瓶装水领域最大的两个品牌娃哈哈和乐百氏的商标权。达能对于乐百氏的商标使用权只有10年,在最初几年获得较高盈利后,达能对乐百氏商标逐渐采取雪藏的方式处理,许多乐百氏品牌产品的市场在不断萎缩,有些几乎从市场上销声匿迹,而达能却在乐百氏公司的基础上,开始投巨资培养的自己的饮料品牌“脉动”。雪藏了乐百氏之后,娃哈哈在瓶装水市场上就没有对手了,达能对于娃哈哈的商标权更是势在必得,达能出资40亿收购娃哈哈非合资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排除其收购娃哈哈商标的障碍,但达能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一次资本不灵了,在金钱和娃哈哈品牌面前,宗庆后先生最终选择了娃哈哈品牌,走上了与达能这样的国际资本巨人对抗的艰难之路。www.qikan.com.cno0paKxcU2pJc9DGo

  《今日财富》:达能在强行收购娃哈哈未果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公布离岸公司传闻、提起诉讼和仲裁等等;而作为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先生也采取了相应对抗措施。那么,您又如何看待双方的对策博弈呢?

  肖金泉:在娃哈哈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达能采取的手段不够光明磊落,有通过威胁手段获取利益的嫌疑。不论是达能在美国对宗庆后先生女儿提起的诉讼,还是达能在斯德哥尔摩提起的仲裁,以及达能故意向新闻界公布的所谓宗庆后先生在离岸公司虚假签名的传闻,均故意回避了娃哈哈事件商标权争议这一实质问题,却将全部矛盾集中到宗庆后先生个人身上,试图压迫宗庆后先生妥协,最终达到获取娃哈哈商标权的目的。宗庆后先生在处理娃哈哈的事件过程中,也缺乏整体的战略安排,一定程度上被达能牵着鼻子走。无论是宗庆后先生让出娃哈哈合资公司董事长职位的行为,还是宗庆后先生急于提起的商标转让合同无效的仲裁,均正中达能的下怀,不仅使达能直接控制了娃哈哈合资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还使双方直接进入了短兵相接的争斗中,达能借机提起商标转让合同继续履行的反申请,使商标转让合同的仲裁成为娃哈哈事件的成败关键点。从目前局面分析,达能在处理娃哈哈事件上是有着完整的战略计划的,并且达能已经按照计划完成了战略布局,通过境外仲裁和诉讼以及公布离岸公司假签名传闻,对阻碍达能获取娃哈哈商标权的宗庆后先生形成初步合围,利用宗庆后先生的失误,攫取了娃哈哈合资公司的控制权并借机提起商标转让合同继续履行的反仲裁。达能已经从对宗庆后先生施压、掌控娃哈哈合资公司、商标权反仲裁三个方面完成了战略布局,而宗庆后先生的应对措施却不得章法,对于达能采取的手段疲于应付,完全陷入达能的事先布局之中。宗庆后先生若想摆脱在娃哈哈事件中所处的劣势地位,应该全面总结前一段工作的经验教训,全盘分析推演娃哈哈事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预测作出不同的应对预案,做好应付最坏结局的安排,争取实现最好的结局。因此,在这里,我也想给宗庆后先生提几点建议:首先,认真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法律专家研究娃哈哈公司在1995年到2006年的所有法律文件,从达能的角度出发查找法律要点和支撑,规范完善此阶段的法律文件,巩固好自己的阵地,不给达能进一步攻击的机会;其次,延缓娃哈哈合资公司控制权的交接的法律进程,避免达能实际控制娃哈哈合资公司;第三,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商标转让合同争议的法律策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拖延仲裁审理期间,避免使娃哈哈事件走向极端;然后,研究达能在全球各地的并购纠纷特点,以及达能在中国市场的并购过程,找出达能的最大的弱项后,设计出最佳的反击方案。另外,建议宗庆后先生避免直接同媒体见面,尽可能由专业的新闻发言人负责对媒体统一发表意见。www.qikan.com.cno0paKxcU2pJc9DGo

  《今日财富》: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也希望宗庆后先生能有所启发。此外,达能和娃哈哈之争并非偶然的个案,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国内企业,特别是知名品牌,是否也会面临被国际强大资本吞噬的命运呢?

  肖金泉:很有可能。娃哈哈事件已经再次向我们发出警告,国际知名企业通过周密的计划,透过强大的资本力量蚕食国内知名品牌达到夺取市场为目标的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这些资本大鳄在蚕食其他知名品牌的过程中,手段也是无所不用其极,达能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达能在与印度合资生产饼干的过程中,竟然以达能自己的名义将合资公司的品牌“tiger”商标在东南亚注册并销售获利,最终导致达能在印度引起诉讼纠纷;达能在欧洲市场曾经试图控制啤酒销售市场,结果受到了欧盟的处罚;达能在中国收购并雪藏乐百氏的行为,同样体现了达能排除竞争对手的决心和能力。一旦达能在娃哈哈事件中胜出后,达能在中国的下一步并购计划必然是已完成先期布局的汇源果汁、光明乳业、蒙牛乳业等中国知名品牌企业,由于上述三家公司均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达能一旦对上述三家公司的运作模式研究清楚,有把握自行管理上述三家企业的市场销售渠道,达能在资本市场上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对上述三家公司的收购。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上,即使像达能这样的资本大鳄也同样面临被收购的威胁,在2005年曾传出美国百事集团有意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出价强行收购达能,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法国全国上下一致反对百事集团的收购意向,法国主流媒体甚至将美国潜在的收购方形容成食人恶魔,法国政府也以“国家安全”及“民族情结”为由,公开表示阻止美国百事公司收购法国达能公司的愿望。百事集团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为了向法国民众表示百事集团没有收购达能的计划,不得不将其在欧洲公司的全部利润调回美国,以打消法国人的疑虑。据说卡夫公司原计划也想整体收购达能公司,只是考虑到法兰西的民族情结,为了避免重蹈百事集团的覆辙,才决定单独收购达能的饼干产业。由此可见,即使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法国,收购与反收购的斗争也从来未停止过。保护本国企业、变相实施新经济保护主义也是各国政府和民众的自觉不自觉的惯性。但娃哈哈事件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宗庆后先生在以一己的力量独自对抗达能这样强大的资本大鳄。娃哈哈事件考验着中国政府及企业在全球新经济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如何运用国际规则和惯例,运用合法手段做到从全球战略的高度保护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在利用全球资本、技术的同时也有一个长远的全球战略,以确保中国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不为他人做嫁衣裳,防范中国企业做大后掉进他人恶意收购的陷阱。www.qikan.com.cno0paKxcU2pJc9DGo

  《今日财富》:前些天,达能把中国区负责人范易谋先生调离,您对此有何看法?是不是因为范易谋处理娃哈哈事件不力而换人呢?

  肖金泉:范易谋被调离是达能内部的人事调整,其内部原因不得而知。但这恰恰说明达能与娃哈哈的纠纷,不是个人之间的事。范易谋只是达能的代表,他所有的作为都是达能战略意图的体现,范易谋的职位调整并不影响达能在中国的整体战略。www.qikan.com.cno0paKxcU2pJc9DGo

  《今日财富》:您对目前达能和娃哈哈之争的现状以及对国内企业今后的发展有何建议?

  肖金泉:并购作为市场经济中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在未来中国的企业发展中将被越来越多地遇到。在娃哈哈事件中,中国的法律和投行的专业人士应该积极参与,为日后更多的收购与反收购工作积累经验,并促使政府制定出更为完备的、公正的法律体系;媒体可以通过娃哈哈事件写出更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在中国民众心中传播保护本国产业和品牌的重要性。没有自己品牌的民族永远是束缚在别人品牌上的打工者,只有拥有自己品牌甚主标准,才能成为产业界的主人。通过娃哈哈事件,我国本土企业家,特别是目前已发展得很好的企业,应充分审视自身可能被恶意并购的危机,力求站在全球的高度制定出本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在与国际资本、跨国公司的合作中做好必要的防范。www.qikan.com.cno0paKxcU2pJc9DGo

  

  【编后语】

   肖金泉律师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详尽而又专业地分析了达能和娃哈哈之争的深层面涵义,让大家能够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整个问题,对宗庆后先生和娃哈哈集团如何继续对抗国际资本大鳄应该是有实质性帮助的。而对于更多的准备走合资之路的中国企业来说,这番剖析其实是他们未来这条道路上最好的一个路标。本刊将会继续关注这场还还没有停止的交织着爱与恨的跨国纠纷。

   编辑:舒歌 E-mail:[email protected]

  

  肖金泉律师是我国资深律师、投资并购专家。擅长大型企业项目策划、企业收购与兼并、资产与债务重组、投资法律风险分析和国际融资等商事法律业务;对国际股权私募融资、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的破产重整,以及大型项目和区域经济融资规划的实务操作有丰富的经验。肖金泉律师曾受邀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商学院和哈佛大学法学院讲授中国的投资并购,是第一个受邀到这两所美国著名学府演讲的中国律师。www.qikan.com.cno0paKxcU2pJc9DGo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4281.html

更多阅读

宗庆后:与达能分手后娃哈哈越来越好了

今天,在全国两会浙江代表团记者见面会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代表一番话,引起了记者们的笑声。纠缠了两年多的达能与娃哈哈集团的纠纷案终以达能的退出而“和平分手”。分手后娃哈哈很快恢复“元气”,并打算进军矿业、房地产等多项

宗庆后:达能事件是我们发展中付出的学费(2)

 “达能事件是我们发展中付出的学费”   2007年,中国商业史上最激烈的合资冲突“达娃之争”将宗庆后推到风口浪尖上。对于自己在哇哈哈的“专断”,宗庆后表示,大的失误没有,否则也发展不到今天;小的失误肯定存在,“印象深的是在跟人合

李东生与宗庆后:舍得之间

李宗二人其实都为了夯实自己的基业大厦,但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战略   七八月交替时分的李东生与宗庆后都无法平静。前者所执掌的TCL集团近日有大批高管陆续离职,TCL电脑总经理杨伟强已于7月25日提出离职;后者所执掌的娃哈哈集团与法

李东生微博 李东生与宗庆后的舍与得

七、八月交替时分的李东生与宗庆后不能平静。前者所执掌的TCL集团近日有大批高管陆续离职,TCL电脑总经理杨伟强已于7月25日提出离职;后者所执掌的娃哈哈集团与法国达能的争战日前也进行到了白热化程度,这厢是宗庆后自言娃哈哈商标“势

声明:《达能全球管理培训生 达能的全球谋略与宗庆后一个人的战争》为网友笙歌已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